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2564

查看

8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Jwang

37#
发表于 2012-12-21 14:11:57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观点,但近场聆听乐器的音色还是可以作准的,至于重放时是缺失还是添加我认为纯是主观意识,各人观点不可能统一的。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2-12-21 10:49:1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把这个“抽象化的现场”来作为标准,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标准是不存在的,你这个标准就是没有标准的标准,合肥蒋鹏谈到了音乐会上,13排座位上听到的和1排座位上中到的不同,就是说现场听到的也是失真的,这个讨论讨论去也就没有意思,既然客观与主观失真不可避免,我个人的理解在重放时,用线材调音也好,房间的处理调音也好,尽量让耳朵感到好听,身体感到舒服就行,何必去追求虚无缥缈的现场呢?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2-12-17 11:16:20 | 只看该作者
顶好贴。这一段说的太好了。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2-12-17 11:2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2-12-17 11:27 编辑

感谢大家的发言,我会在后面逐一回答大家的问题的。

这里我先从整个从录音到听音的整个重放过程来看看主观失真和客观失真的存在和作用。

先来看所谓立体声。立体声是用两个声道来模拟现实中现场的真实的声音,现实中的声音不是立体声。在立体声中虽然可以做几乎乱真的地步,但立体声是不能替代实际的现场声的。这样,人为的立体声和现场总是存在着差别。而这种差别就是种失真。这种失真是人为的,即由人来规定的一套的,带有缺陷的听音方式,故这种失真是种主观的失真。

下面我再从录音到重播的每个过程来看主观和客观的失真。图中红色的都是主观失真,蓝色的都表明是客观失真。


第一个过程,录音。

在录音中,很明显的一点是如何运用麦克风,以及用多少个麦克风。有的用多枚,有的用三枚,也有用一枚的。很明显,麦克风的数量必定会导致后期制作的不同。另一个方面是麦克风的摆位。麦克风的摆位必然影响到对不同位置上乐器拾音的强弱,而且在不同的位置上,麦克风会拾取不同的带有这个现场的声学特点。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定录音师把麦克风放在现场后面的墙角上,这录下来的东西必然是大大地失真。那么用多少麦克风,如何放置麦克风是录音师根据他的主观判断和经验来决定的。故由这个带来的和现场的不符就是录音中的主观失真。

在录音中,麦克风是拾取空气的振动,然后引起振膜的机械运动,这个机械运动转化为电信号。在这过程中,多少会引起失真。用于录音的设备也会引起失真,这些失真是电声设备使用中产生的失真,这是客观的失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2-12-17 13:42:30 | 只看该作者
先来看所谓立体声。立体声是用两个声道来模拟现实中现场的真实的声音,现实中的声音不是立体声。在立体声中虽然可以做几乎乱真的地步,但立体声是不能替代实际的现场声的。这样,人为的立体声和现场总是存在着差别。而这种差别就是种失真。这种失真是人为的,即由人来规定的一套的,带有缺陷的听音方式,故这种失真是种主观的失真。

Jwang 发表于 2012-12-17 11:22

也许楼主在说笑话吧?
演奏者还会运用快慢轻重来演奏呢,看来都应归纳为主观失真。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2-12-20 22:44:49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大师又说了,听录音就能听出是不是在金色大厅的演奏! 哦滴个神呐,差距永远是巨大的
合肥蒋鹏 发表于 2012-12-20 11:39


打包票不行,但不少时候确实能听出音乐厅的区别。我前几天听一张托斯卡尼尼的录音,一耳朵我就说:这不是8H录音室,应该是卡内基吧。一查果然。

点评

实际上,正常录音包含现场混响内容。单声道也不例外。  发表于 2012-12-21 07:24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2-12-20 01:59:14 | 只看该作者
打个比方,协奏曲的唱片,独奏的乐器与交响乐的音量平衡比例与现场的真实情况大不一样,这就是录音师或者录音监制所作的艺术处理,这就是我所说的失真,现场听不到乐器这么清晰的质感,是录音师的录制手法让你在唱片里听到了,这也是一种失真的体现,但是这种失真是善意能被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2-12-20 05:53:28 | 只看该作者
       录音师的录点设置、后期调配是以他理解做的保真处理,可以捕捉某些细节,使作品更完美展现。算不得故意制造失真。片面强调还原现场反而是原始、不科学也非艺术的。因为即便你在那个现场,把麦克风装在你耳朵上,录下你在某排某位的听音效果,虽然符合你的真,但肯定比专业录音师的录音作品差的远。
       把录音作品当做艺术品看待,没必要过于自恋。所以说,高保真只是相对于录音作品,并非什么个人想象的现场。再说,录音作品多种多样,有分录合成的,有纯合成器作品等,可能根本不存在实体现场。我们的播放系统能少走样,低失真的再声它们即可。

点评

不过,录音师做所一切的唯一参考标准也应该是现场...  发表于 2012-12-20 09:23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2-12-20 09:12:04 | 只看该作者
打个比方,协奏曲的唱片,独奏的乐器与交响乐的音量平衡比例与现场的真实情况大不一样,这就是录音师或者录 ...
hpstudio 发表于 2012-12-20 01:59


听听黄老师的说法,非常有收获,小弟一直认为录音师、混音师的工作也是也是一部好作品的重要部分。录音师混音师也需要极高的艺术修养,且与音乐制作人、指挥家高度默契配合。希望黄老师多多发言,给我们普及一些专业知识。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2-12-20 09:45: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2-12-20 10:15 编辑

呵呵,我就知道牛仔兄会对这几句持有异议。我建议你好好读下Musicmad兄上传的文章,我想你就会想通的。那文章比我讲的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2-12-20 10:15:47 | 只看该作者
rock 发表于 半小时前
不过,录音师做所一切的唯一参考标准也应该是现场...
          正因为这样,现场录音虽经过录音师加工仍不会脱离那个现场,只会更符合电声播放需要。所以无需在播放环节添油加醋或放味精。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2-12-20 10:26:40 | 只看该作者
   
  录音师的录点设置、后期调配是以他理解做的保真处理,可以捕捉某些细节,使作品更完美展现。算不得故意制造失真。片面强调还原现场反而是原始、不科学也非艺术的。因为即便你在那个现场,把麦克风装在你耳朵上,录下你在某排某位的听音效果,虽然符合你的真,但肯定比专业录音师的录音作品差的远。


录音师如经过处理,比如说加强某种音色特点,这是因为两声道的重放中的根本性的局限使得他不得不这样做。比如说前面协奏曲的例子。而在现场中则不需要。至于你后面的两种状况是不可比的。录音师录音时就是为了两声道的重播而放置麦克风的。那么把麦克风装在耳上又是如何来重放?两者不可比的。

强调现场正是强调科学地艺术地来处理重放。

   
  把录音作品当做艺术品看待,没必要过于自恋。所以说,高保真只是相对于录音作品,并非什么个人想象的现场。再说,录音作品多种多样,有分录合成的,有纯合成器作品等,可能根本不存在实体现场。我们的播放系统能少走样,低失真的再声它们即可。


在音响器材中,做器材强调减少失真是重要的,即我所谓的重放中的客观失真。但这个失真不是唯一决定因素。有的器材失真很小,但重播效果并不好,有的失真相对来讲要大些,但重播效果更好。这就表明我们要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什么是失真。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2 21:00, Processed in 0.028128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