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66768

查看

28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阿明

37#
发表于 2016-3-10 07:44:04 | 只看该作者
阿明兄是有“匠心”的一个追求完美的烧友,虽未谋面,但是受益良多。再接再厉,加油!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6-3-10 09:19:2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音箱哪里可以试听啊。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6-3-11 00:32:50 | 只看该作者
漂亮!看着单元很眼馋!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6-3-16 11:07: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16-3-17 11:58 编辑

话说前面通过测量和LSPCAD软件设计出了分频器,频响曲线也很平直,但声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听,比较失望。因此,只能继续修改分频器。之后又设计了5-6个不同框架的分频器电路,并就其中的元件参数进行了N次修改调试,并试用了不同品牌、不同档次的元件组合,近1个月的反复试听,其中付出的心血、时间、费用不必多言,虽然很辛苦,但总算一步步接近目标,原先中频偏薄,整体声音不够宽松、不够耐听等问题相继解决,现在声音终于比较大气厚暖了,流畅度、活生感也有很大提升,情感表达力、音乐氛围感基本合格,单个音箱的声音调整可望在本周内完成。下周把另一个箱子也安装好,进入立体声调试阶段。到时再上录音请各位大侠指导。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6-3-16 12:12:13 | 只看该作者
好久不上论坛,期待阿明兄大作~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6-3-16 23:14:13 | 只看该作者
阿明 发表于 2016-3-16 11:07
话说前面通过测量和LSPCAD软件设计出了分频器,频响曲线也很平直,但声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听,比较失望。 ...

期待早日完工开声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6-3-17 11:5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16-3-17 13:15 编辑

再分享些调音体会。
    调音确实太费心血了,真是经验、技术、艺术、个人审美情趣等多方面因素的融合,所以有人说是玄学。
我的经验是,调音,最重要的是要把中频调整好!中频是音乐的灵魂所在。要调整好中频,对应的就是分频点前后高低音交叠区(滚降段斜率)的处理。在此以外,基本上按软件设计的频响平直原则,微调一下高低音平衡,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几点体会:
    1.在调音阶段,要特别重视元件微小变化对声音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各个元件一点点变化所累积起来,对声音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比如,高音旁路电感是取0.36mh还是0.39mh,从频响曲线来看区别不大,但对乐器的琴腔共鸣、音乐氛围的表达,声音的宽松感、耐听度,有着巨大的差别。低音也是,低音旁路电容大小的选择,也对声音有着巨大的影响,比如比旁路电容设计值是12U,可能按这个数值用的话,听感就是不好:单薄、过于干净、不耐听,如果将12U调小到11.2U就变得宽松、自然、富有情感,非常好听了。所以,调试时一定要按照软件设计的数值,在其设计参数的正负5%-15%范围内,反复调整试听,找到最合适的数值。当然,在调试中,也有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当另一个元件数值变化时,原先认为合适的元件参数可能又要推倒重来,甚至原先认为不合适的元件数值又变得合适了,所以说,调试是一个非常费时、需要极度耐心、倾注大量心血的工作。
    我的经验是无论是低音旁路电容、还是高音串联电容,容量差上0.22U,声音就有巨大变化。无论是低音串联电感还是高音旁路电感,电感值差上0.03mh,基本上就是另外一种声音效果了。所以说,治国如烹小鲜,调音也一样。
    2.绝对不能勿视旁路电路中的元件素质,这些元件影响也极其巨大。当我把低音RLC电路中的一个3.9U的电容,从jantzen standard(兰皮电容)换成Jantzen superior Z-cap(红皮电容)时,原先声音中存在的轻微砂砾感、粗糙感就完全消失了,整体声音的流畅度、音乐感、细腻度都有巨大的提升。
   3.调试阶段要尽可能使用最终使用的同系列、同档次的元件。高级电容与低档电容、铜箔电感与单芯或多芯电感之间的声音差别是巨大的,如果定型时用铜箔电感,那调试时最好也能用铜箔。
   4.电容最好能不同品牌搭配使用。调音时,要了解各种品牌、各种档次电容声音特点,有些电容声音宽松,中频质感好,但流畅性差;有些电容音乐味好,低频量感足,声音细腻、流畅,但中频有点弱和细,表现乐器质感差点劲; 有些电容高频延伸好、解晰力强、定位清晰,但声音有点亮和冲,部分频段声音突出。所以,如何合理搭配电容,非常需要经验。总的说来,高级电容综合表现都会胜过低档电容,但即使是高级电容,也要和声音整体表现结合起来。
  5.调音需要三个好帮手。一个是lspcad软件,调整过程中,要及时将最新的元件数值输入软件,通过软件观察元件参数调整对频响、相位、分频器斜率、分频点、分频器Q值、传递函数、阻抗曲线的影响,以准确、客观的数据指导调音。同时还可以将电脑软件模拟的频响、Q值等要素变化与听感变化对应起来,在大脑中建立对应关系。时间长了,就可以形成有用的经验。另一个帮手是一对声音平衡、高素质的参考级成品箱,元件调整带来的声音变化,要及时和参考箱进行对比,才不会让调音偏离正确的方向。DIY箱最怕的是和成品箱同场PK,有了这个参考箱做帮手,起码和成品箱PK时不会输得太难看。第三个帮手,是几位真正懂音乐、玩西洋乐器的朋友,最好是在国外呆过几年,喜欢古典音乐,演奏过室内乐或交响乐的音乐发烧友,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特别是对音色、质感、乐感、氛围 、旋律感的敏锐把握能力,绝非听碎玻璃的音响发烧友能比拟。我以前调音时,略有偏差,我一个能弹钢琴、sax等多种乐器、玩过乐队,在法国留学回来的朋友就能准确地帮我指出来。
     
这是调整中的分频器,非常复杂,但声音已比较好听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方法对了复杂问题就能简单化  发表于 2016-3-18 22:40
很不错的经验  发表于 2016-3-17 12:41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6-3-17 12:34:0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明哥分享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6-3-18 01:21:2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的经验很实在有用啊!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6-3-18 08:13:31 | 只看该作者
太厉害了。谢谢明哥分享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6-3-18 14:45:0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持续关注!!!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6-3-18 21:58:56 | 只看该作者
加油,付出总会有回报的,早日成功!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8:53, Processed in 0.037849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