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632

查看

9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舒存

37#
发表于 2010-7-9 18:37:10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一个提议,关于音响的那些事,大家提出问题,一起来讨论。

这个话题也可以叫:你认为音响最有争议,或分歧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舒存 发表于 2010-7-9 16:02

我是用中性大型音响系统的,空间有30多平方。但我的音响并不贵,CD系统和黑胶系统合在一起就10W左右,主要特点是比较全面,但音色并不高贵,勉强能听。听黑胶弦乐和大动态是其特长。我的理念就是为了追求现场的感觉,因为播放大型作品也能勉强过关。我只希望我的音响系统有点像现场就行了。我的理念来自90年代初的一个音响演示会。当时是在深圳交响乐团音乐厅,音响系统是大型的,我坐在第三排,音响演示还是有点意思的。所以10几年来我仍然记得这个音响演示会。当时播放的曲目是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我喜欢规模感比较大、也比较全面的音响系统,音色是否高贵倒在其次。我是这样玩音响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本人比较满意,几年内都不会升级了。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0-7-9 19:18:5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小字辈,不敢发表意见,但是下面这段话,让我感觉到很有启示:

“声音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前者是可以测量的,后者不可以测量(或是需要特殊工具测量)。就舒存老师所谈到的内容,大多都属于审美的内容,这怎么是仅属于声学的话题呢?。我一直强调把“真”分开谈比较好,否则大家较真起来,谁的说服不了谁。审美的问题可以多谈谈,为什么,这属于自说自话,谁也干涉不了谁。”

这让我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0-7-9 20:1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0-7-10 08:41 编辑
《TAS》曾经组织过一次讨论,话题就是音响系统还原出“逼真”的“敲门声”。同样的系统,同样的空间,同样的唱片重播,不是每一次都能听到这种“逼真”的“敲门声”。如果音响追求的只是这种“逼真”的“敲门声”,肯 ...
舒存 发表于 2010-7-8 21:22

现场演唱即然用到电声设施,千万别说口形。
舞台的调音台、扩音一用上,这现场本身就不真实了,但是人是真实的。
这种现场与录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拿来混为一说,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0-7-9 20:58:23 | 只看该作者
声音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前者是可以测量的,后者不可以测量(或是需要特殊工具测量)。就舒存老师所谈到的内容,大多都属于审美的内容,这怎么是仅属于声学的话题呢?。我一直强调把“真”分开谈比较好,否则大家较真起来,谁的说服不了谁。审美的问题可以多谈谈,为什么,这属于自说自话,谁也干涉不了谁。

alma 发表于 2010-7-9 16:19


alma说得很对,应该把客观和主观分开,客观是可讨论的,主观越讨论越乱。

不过舒存老师老是在讨论客观问题的时候会加入他的主观审美观点,在我们被带入到主观审美问题的时候他又棒喝到,“我们在讨论客观问题”,让人很是无奈。舒存老师把水搅混的本事真的很大。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0-7-9 22:08:49 | 只看该作者
舒存老师是我的前辈,在音乐和音响上面他教了我很多,我也学了很多。我向来尊重舒存老师。我和他的分歧爆发在对同一场音乐会的认知方面-------------诺林顿率领斯图加特在上海东艺的演出,我们几乎坐在同一个区域,但对音乐的评价差异甚大,我以前对舒存老师是言必从行必依,但是我发现我们差异甚大,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差异。

其实声音也是如此,声音的认知表面看起来是声学问题,其实是一个美学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孤立的看待声音意义不大。(待续)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0-7-9 22:4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7-9 22:51 编辑

诺林顿率领斯图加特广播在上海东艺的演出,我专门写过一个评论在168上。一个特别的乐团在一个对声音有特别追求的指挥领导下表现出了特别的音色,演出了海顿、普罗和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斯图加特在诺林顿棒下表现出了纯净直白的声音,有不加雕琢之美,这个音色在演奏海顿的时候非常出彩,协奏普罗钢协的时候也还不错,但是在谜语变奏曲时,我有点受不了这种不加揉弦的声音,声音太纯净直白,情感的表现力方面有缺。这就是我对这个音乐会的看法,和舒存老师分歧很大,他认为是这个演出太好了。这个分歧让我我意识到对声音的评价必须与演绎的音乐结合在一起评价才有意义。

有一次我到上海一位著名发烧友家里听他的系统,坦白说,这个系统声音非常不平衡,高音区非常漂亮,这种漂亮是在现场都达不到的,但是低声部不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频不平衡。我观察了一下他的唱片,他的古典乐主要就是莫扎特的协奏曲,其他的我还真是没看到。主人和我说起,他平常主要听一些小提琴小品,譬如神秘园,他追求高频非常非常细腻通透的声音,因为他主要就是听这些。我想也是,莫扎特的协奏作品里也不强调低频啥的,其实莫扎特所有作品都没有强调低频的。我在想一个问题,这位主人其实他很懂音乐和声音啊,他清楚他听什么音乐,也清楚通过什么手段获得什么声音。这种能将音乐和声音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的追求,就是好追求,如果按照三段平衡论,在一定成本控制内,他的低频可能多了点,但是也会减弱他的高频效果。我觉得这就是好的发烧友了,有追求的发烧友了。这位主人是上海首批的钢琴十级,而且我在音乐会现场经常看到他。他其实很懂声音,因为他能将系统的表现和他听的音乐结合在一起。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0-7-9 22:51:1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前辈的这么些深入的讨论,我确实发现了自己的一些误区。

音响的重播真不真,这基本是个科学问题,是可以有指标可以讨论的。讨论这些问题,讨论的应该更多是科学指标问题,也就是广大音响厂家喜欢在说明书当中标示的那些我也看不懂的指标吧。这些指标是不是合乎科学的“真”,这需要专门掌握这门科学的逻辑方法的人才能真正辨别,而这种辨别应该是以客观的检测作为基础。话说到这里,大家也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了吧?我们在网络上,凭借听感,是根本不可能探讨所谓的音响重播的“真”的问题的——这方面产生共鸣也是可能的,无非就是感性方面的惺惺相惜而已,谈不上对音响的认识有多大的提高吧!因为没有科学的数据。也没有科学的逻辑。

音乐和音响的“美”,却根本跟科学无关。既没有数据,也没有逻辑。也就是个各说各话的。我们在“学习”这种美,其实就是好像学习一个艺术流派的审美方式一样。没有定法的!

过去的美学,经常是借助了科学的逻辑概念,来改造美学,以求更加“科学”,但是这种外衣,现在看来,却是不合体的。所以现代讲音乐的美,通常还是直接诉诸人的体验。就像周海宏在演讲中所做的那样。这种演讲方式,放在三十年前中国,我们是不会听到的。这是个进步了。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0-7-9 22:52:2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好多年前在家电就和舒存老师吵架了,一直吵到现在,不过每次音乐会现场见面时都是很平和的。虽然很多观点不同,但我一直把舒存老师当做良师益友。舒存老师的部分偏激观点我居然是赞成的,比如德奥团的素质高,这点和alma兄有不同。音乐圈子不大,大家能长期保持激辩而相互为友,在我看来,正所谓君子之交也。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0-7-9 23:03:3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好多年前在家电就和舒存老师吵架了,一直吵到现在,不过每次音乐会现场见面时都是很平和的。虽然很多观点不同,但我一直把舒存老师当做良师益友。舒存老师的部分偏激观点我居然是赞成的,比如德奥团的素质高, ...
scfan 发表于 2010-7-9 22:52



关于声音的文化问题,scfan兄正好谈到了德奥乐团,我也谈谈。舒存先生是著名的德奥控,就是德奥是一流、二流和超一流,其他国家乐团都是三流和四流。我对这个观点从来就没有同意过。德奥的乐团声音是个金字塔结构,因为他们主要演奏德奥音乐,特别是那些深邃厚重的管弦乐。英国音乐就不是这样,他们喜欢减弱一些低频突出一些高频,这也影响到他们的乐团的声音。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并不能将德奥的声音作为一种标准到处套,这是不同风格。所以我说,光谈论声音的表象意义不大,因为后面有太多的东西被掩藏了起来。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0-7-9 23:05:4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追求的美在何处,他的音响就会往他审美对象那边调整,我们常说的“唯美”,其实多少就是有失去正常的平衡的含义。但是失去平衡重要么?在审美当中不重要。因为审美就是一个各说各话的地方。所谓达者为师,在这个审美的范围里面,这个达的含义是比较含糊的。因为道理在哪个方向可以变成一种艺术,是没有办法预计的。那么最后的审美评价是什么哪?其实是所谓的公论吧。

李杜元白到底有多好,也许一千年后的我们,比当时的人更加清楚。古典音乐有多好?大家也都清楚。因为我们所听的古典音乐有几百年的历史,有定评的作品多的是,但是音响有多好?或者说,有多正确?这个有所谓的定评么?没有!那些专家大师销售抢手,哪些是值得信赖的评价,我不知道。而且音响的历史非常短。我想我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找到几个有定评的,有公论的卓越的音响作品。如果有,也许就是我们大家都能叫的出名字那几个。其他的,谁也说不准。

所以对于音响作品,大家互相推荐一下就好,似乎不用一味争论好坏,到底是好是坏,看它流传下去的生命力吧,时间自然会有一个答案……说道这里我突然想起麦景图275,呵呵,无厘头!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0-7-9 23:13:53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面,骂杜甫和捧杜甫的人都不少,现在看来,偏颇言论也不少,现在看来,这些争论,其实也就是一些美学观点的不同,这些正是不该争论,而应该去学习体验和欣赏的地方吧,如果欣赏不了,我会说我自己跟这些音乐和音响没有“缘分”。能欣赏当然最好,艺术的殿堂不总是一个大敞厅,也有偏房,厢房,厨房,书房,大家各有位置,音乐和音响的家族才有趣。

其实审美的争议,本来就不该影响友谊的产生呢,大家以和为贵吧。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0-7-9 23:20:37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面,骂杜甫和捧杜甫的人都不少,现在看来,偏颇言论也不少,现在看来,这些争论,其实也就是一些美学观点的不同,这些正是不该争论,而应该去学习体验和欣赏的地方吧,如果欣赏不了,我会说我自己跟这些音乐和 ...
清兵 发表于 2010-7-9 23:13

。^-^  ^-^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6 10:04, Processed in 0.02395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