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0444

查看

101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481#
发表于 2014-12-4 21:5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2-4 21:59 编辑

回复 MZL 的帖子

这张是立体声的,今天听了一遍

不知怎的,重播效果,特别是小提琴,反而没有前面那张单声道的突出,听上去有些纤巧柔弱,没有奥氏一贯的大开大合、挥斥方遒的感觉,力度相形之下短了一截。

在下不善辨别斯氏琴与瓜氏琴的区别,但如果这版是斯氏琴,并排除录音的问题,那么斯氏琴的高单明显没有瓜氏明亮、鲜活。私以为用这琴拉门德尔松更妥贴。
网上找了一段斯氏琴与瓜氏琴的区别,粘在下面,算是个资料吧。

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
我们常听说,提琴有瓜式琴,斯式琴之分,瓜式,斯式琴,但是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区别吗?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的鼎鼎大名,对于爱乐者尤其是小提琴乐迷来说无疑是如雷贯耳的了,这两大名琴系,既有共性,也各有个性。悦耳宏亮的滋润音色,这自然是他们的共性;相对而言,斯特拉迪瓦里较为温暖,委婉流利的音色有时似管乐器般清纯亮丽,有时又恍若天鹅绒般温馨柔媚。如果将斯特拉迪瓦里比作内秀的窈窕淑女,那么瓜奈里就该是高亢激昂的意大利男高音,这就是他们各自的个性了。
斯特拉迪瓦里最适合不以外表的炫技、音色见长的内在型演奏,能够充分体现作品和演奏家的高贵宏伟的风格、深邃的意境。据说约阿幸姆、布什、库贝里克、萨拉萨蒂以及埃尔曼、梅纽因、米尔斯坦、莫里尼、大卫.奥依斯特拉赫等大师都喜欢用斯特拉迪瓦里琴。
瓜奈里的演奏者必须天生具备热情奔放的幻想气质和精湛卓越的表演技巧,运用大幅度的揉弦,使音色洪亮、润美,由此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外表刺激与华丽浪漫的激情效果。当然这样的演奏难度系数极大,真正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大师不多,屈指数来,为首的当然是大名鼎鼎的炫技派大师帕格尼尼,以及海菲兹、维厄当、绍尔、维尼亚夫斯基、伊萨伊和斯特恩、阿卡多等等。克莱斯勒虽然自称是个“瓜奈里族”,然而行家们认为他是少数几位两种风格都能运用自如的大师之一。

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及其他们的主人虽然有着如此的不同,但这是需要相当的欣赏水平和一定素质的器材才能区别的,愚如我这般非“金耳朵”的菜鸟,纵有最好的器材,恐怕也是以难正确辨认两种名器的神妙的。 就小提琴的确切起源时间而言,时至今日仍然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据推测大约是在16世纪的初叶。
早期的小提琴制作工艺都是家族式祖传的,因此较为原始也无一个标准的定制,直到了尼科罗.阿玛蒂(1596-1684年)的出现才真正确立了其标准的构造与形制。尼科罗·阿玛蒂是17世纪意大利克雷蒙那小提琴制作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继承了家传的精良制作工艺之后,对提琴的音 色、造型、结构以及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由其制作的小提琴突出特点是具有一种饱满、圆润和颇为接近人声歌唱的丰富音色。
尼科罗·阿玛蒂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制作大师同时也还是一位卓越的教师,在他的精心教导下两位晚生脱颖而出,他们继承发扬和光大了克雷蒙那学派的优良传统并且使之成为不朽,他们便是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1644-1737年)和代·吉苏·瓜奈里(1698-1744年)。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是举世公认的一位最伟大的提琴制作家,他在继承其老师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还把提琴制作艺术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高峰,以至在他去世后至今的200多年里仍无人能够超越其上。斯特拉迪瓦里曾从阿玛蒂学习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是他最好的学生之一。斯特拉迪瓦里在制作中所追求的创作风格是提琴要具有更宽泛的艺术表现力,更强的力度和更大的音量。在斯特拉 迪瓦里的精心制作下,他的提琴不仅有着天鹅绒般甜美的音色,而且还具有浓郁、纯熟与浑厚的低音,穿透力很强。.


使用道具 TOP

482#
发表于 2014-12-4 23:2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这张是立体声的,今天听了一遍

不知怎的,重播效果,特别是小提琴,反而没有前面那张单声道的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4-12-4 21:51


奥大爷用过瓜内里吗?我记得他和米尔斯坦都是只用斯特拉迪瓦里的。维基百科说他用过不下七把不同的斯特拉迪瓦里。

格鲁米欧两种琴都用。他晚年用瓜内里琴录的唱片声音反而更醇厚温润,可能跟他晚年用的琴弓有关系。

使用道具 TOP

483#
发表于 2014-12-4 23:32:49 | 只看该作者
瓜内利琴音共鸣更丰富,中频宽厚,音质层次感更丰富,拉来气度宏大、音质醇厚。更适合力度大变化丰富的琴手,像克莱斯勒、海菲茨、大卫等;而斯特里迪瓦利,高音更清亮,歌唱性、延展性更好,旋律线条飞翔感更自如,饱满度没有国内里强,很多技巧派都适合斯特里迪瓦利,像米尔斯坦、梅纽因、弗兰切斯卡第、谢霖等。

点评

名琴犹如超跑,不是一般人,甚至不是一般大师能驾驭的。  发表于 2014-12-5 09:20

使用道具 TOP

484#
发表于 2014-12-4 23:43: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zinante 于 2014-12-4 23:45 编辑

网上查到一段关于奥大爷的琴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大意是他虽然拉过一把瓜内里和一把阿马蒂,但常用的还是十把属于苏联国有资产的斯特拉迪瓦里。

Ruggiero Ricci once told me: ‘A Stradivari tends to cushion the sound, whereas with a Guarneri you can really whack the bow down. For Heifetz, who had a direct attack, a Stradivari was not so well suited, but I can’t imagine Oistrakh, with his cushioned attack, on anything other than a Stradivari.’ And he was absolutely right. Oistrakh is known to have played the c.1727 ‘Guilet’ Guarneri ‘del Gesù’, a c.1715–20 Pietro Giacomo Rogeri and a 1629 Amati. But his stock-in-trade violins were a series of ten Stradivaris, mostly owned by the Russian state (three of them also played by Kogan).

使用道具 TOP

485#
发表于 2014-12-5 09:08:53 | 只看该作者
石南根 发短消息 发表于 昨天 18:17
YOUTUBE上还真有片断
--------------------------------------------------
罗杰肯尼迪的贝小协,勃小协我以前都是买的磁带。
他与滕斯泰德合作的勃小协,是我很喜欢的版本。

使用道具 TOP

MZL

486#
发表于 2014-12-5 22:56: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诸位,其实我最常听的是Krebbers和海丁克指挥皇家音乐厅合作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质朴、感人。

使用道具 TOP

487#
发表于 2014-12-6 00:1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eli 于 2014-12-6 00:23 编辑

看到前面奥伊斯特拉赫/高克 的贝多芬作品61号的版本,我也是多年不得其解。以前听的是磁带,音效相当不错。带壳上印的是“立体声”,没有录制年代。后来见到一盘CD,也是高克指挥的,而且也是磁带那家公司 Allegro 发行的(一共5张一套)。买回CD来一听,音效相当糟糕,跟磁带的完全是两回事。两版的乐团似乎也不是同一个。 至今还没见过奥伊斯特拉赫/高克 的贝多芬作品61号的立体声C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88#
发表于 2014-12-7 10:2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2-7 10:29 编辑



      很难为情,照像技术很差,又是大晚上,勉强能够看清。

      这几张都是奥氏的贝小协,三张是Gauk指挥的,一张是Kondrashin指挥的。乐团的名字很混乱,不知道苏联人是怎样组织的。谁能把奥氏的录音目录完整地列出?最好还能讲清各个版本的特色。

      富特文格勒的录音版本在网上能查到完整的目录,非常准确,实用。

      坏了,又搞颠倒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89#
发表于 2014-12-7 13:1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4-12-7 20:46 编辑


  • Concerto in D, opus 61
    • with Alexander Gauk, USSR Large Radio Symphony (1950 or 1951)
      • Melodiya [ CCCP ] 18230 (78 rpm)
      • Melodiya D 0498/9 (LP)
      • Allegro AR-88044
      • Ariola XP 88 665 K (LP)
      • Bruno 14020 (LP)
      • Carmen 5006 (LP)
      • Colosseum CRLP 155 (LP) [ labelled National Philharmonic ]
      • Concert Classics (LP)
      • Concert Hall CHS 1303 (LP)
      • Disques Acropole APCC 60.044 (LP)
      • Fidelio ATL 4022 (LP) [ labelled USSR State Symphony ]
      • International Joker (LP)
      • JVC (LP)
      • Eurodisc GD 69055 (CD)
      • Everest (LP)
      • Lys 331-334 (CD)
      • MMS 2017 (LP) [ labelled Bolshoi Symphony ]
      • Murray Hill S-2760 (LP)
      • Music Appreciation MAR 6438 (LP)
      • Period SHO 316 (LP)
      • Vox STPL 516.150E (LP)
      • Whitehall 335013 (LP)
    • with Abendroth, Berlin RSO (live, 31 March 1950)
      • Melodiya M10 46361 (LP)
      • Arlecchino ARL 164 (CD)
      • Bello Music CD 962 (CD)
      • Melodram MEL 18020 (CD)
      • Tahra TAH 129-131 (CD)
    • with Sixten Ehrling, Stockholm Festival (10 or 11 June 1954)
      • Angel 35162 (LP)
      • EMI/Columbia 33CX 1194 (LP)
      • Pathé Marconi (LP)
      • Testament SBT 1032 (CD)
    • with André Cluytens, Orchestre National de la Radiodiffusion Française (8 & 10 Nov 1958)
      • EMI SAX 2315 (LP) [ note: this is currently available from Testament ]
      • Angel S 35780 or 34457 (LP)
      • Columbia [ France ] FCX 817 (LP)
      • Columbia 33CX 1672 (LP)
      • EMI/Electrola 037-90 905 (LP)
      • HMV SLS 5004 (LP)
      • Jugoton LPSV-VSM-313 (LP)
      • Melodiya D 033639/40 (LP)
      • Nota Blu (CD)
      • EMI CDM7 69261 (CD) or 4 83418 (CD)
    • with Gui, Milan RAI Symphony (1960)
      • Cetra LAR 3 (LP)
      • Arkadia CDMP 4181 (CD)
      • Hunt 34018 (CD)
      • Fonit Cetra Emozioni CDAR 2028
      • Melodram CDM 28034 (CD)
    • with Pedro de Freitas Branco, Symphonic National Orchestra Portugal live 27 June 1960
      • Strauss Portugalsom SP 4078 (CD)
    • with H. Albert, A. Scarlatti di Napoli della RAI Orchestra (live, 15 April 1965)
      • Melodram CDM 28034 (2 CD)
    • with Kondrashin, USSR State, on Everest SDBR 3343 (LP) [ doubtful, probably Leonid Kogan ]
    • conducting with Igor Oistrakh, Vienna Symphony (5/1970)
      • Melodiya SM 03011/2 (LP)
      • Ariola-Eurodisc H 25 932 K (LP) or 80458 PK (LP) or 9130 16 (LP)
      • Eterna 827 355 (LP)
      • RCA GL 25005 (LP)
    • conducting with Yehudi Menuhin, Moscow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live in London 28 Sept 1963)
      • BBC MUSIC BBCL 4019 (CD)

使用道具 TOP

490#
发表于 2014-12-7 16:4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2-7 16:50 编辑

回复 metamophore 的帖子


    M兄就是靠谱。什么都拿得出来

    看来不同厂牌对乐队各自标注,并不精确了。
    但是那张绿色的Musidisc立体声是咋回事?如果是后期用单声道加工而成的,那就是说1950或1951年这次录音就是用的斯氏琴,十几个版本都取自同一母带。各厂牌音效不同,是因为压片制作的差异喽?那张Colosseum版的小提琴是相当明亮、近乎锐厉的。Allegro 听上去比Musidisc 饱满些。没来得及AB对比听,不敢说是否同一录音、同一把琴。

使用道具 TOP

491#
发表于 2014-12-8 10:34: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2-8 10:57 编辑

       历史最引人入胜的,往往是在大场面中发生的一些偶然事件。有时甚至因对偶然事件的过度关注,史家用了太多的笔墨,从而遮蔽了事物本身的主流线索及宏观要旨。

      昨晚波哥莱里奇演奏《彼得鲁什卡》时,国家大剧院的斯坦威不胜其负,断了一根弦。演奏过程中没人听出来,波哥自己演奏完,草草向观众鞠躬示意,搬开钢琴面板查看,随后跑向后台比比划划。他是在抱怨,还是想说明一下问题所在?当下不得而知。

      现在我担心多年以后,包括我在内的听众说起这场音乐会来,可能记不清曲目和演绎,但是能记得波哥敲断了一根弦。

      《彼得鲁什卡》是部很吃技巧的作品。当天波哥选择的四部作品有些令人意外,除《彼》外,还有李斯特“巡礼之年”第二部《意大利》中“读但丁有感”,舒曼幻想曲Op.17,勃拉姆斯“帕格尼尼变奏曲”。这些作品考技巧,更考体力,昨天还考了钢琴的质量。不好说这样安排是为了炫技,但从印象上讲,都是大开大阖、急风骤雨,音乐的多样性和深刻性上似乎打了些折扣。

      他应该是很适合弹这类曲目的,从他的演奏史看,这些都是他的绝活儿。邻贴里施兄在组织讨论他弹奏的莫扎特。其实我特别希望他开场弹一弹巴赫或者海顿或者莫扎特,音乐类型上丰富一些,对于炫技曲目也有个衬托。但波哥从来是特立独行,不按常理出牌的。

      以前听SOKOLOV,他以拉缪开场,玲珑剔透,婉转纤巧,与他后半场的勃拉姆斯差异甚大。但那真是令人瞠目结舌,过耳难忘。

      对于波哥莱里奇,我是不熟悉的。盛名早闻,但手上只有两张录音,因此不敢妄评。从现场效果看,他是可以把一架斯坦威变成一个乐队的那种WARHORSE,段落间的音色变化也拿捏得很准,尤其是在勃拉姆斯的变奏曲中。节奏吗,还是那句话,他是不大守规矩的。56岁的老帅哥当然不像30年前刚出道时那般桀骜,但也绝不是POLLINI 那种清澈、方正的洁癖。舒曼和勃拉姆斯还是颇能打动人的,两位作曲家的爱情生活之纠结,1996年丧偶的波哥应该深有共鸣。斯特拉文斯基、李斯特钢琴上花样太多了,听现场,演奏家的手指和表情很容易把大半的注意力吸引过去,音乐的摆布落在了其次。也许是因为到了岁数,去听音乐会总希望有些心智上的抚弄,能够联想到一些事、一些人、一些场景、一些道理,而不大再想看演奏者汗如雨下、手指飞舞了。波哥没有流汗,手臂和身体的运动也很节制,也许这些“难弹”的曲子在他已不是问题,这点倒令人钦佩。只是SOUL-SEARCHING稍微少了一些,反正这些曲子原本也不是以此著称。

      巴尔干人身高马大,波哥也不例外,出场很有气势。青年时代的帕特莱夫斯基头如今只剩下贴着头皮的灰白短发,倒让他有几分神似拉赫玛尼诺夫。特别是走起路来慢吞吞的,悠游地打着转转向四周的观众半躬示意。

使用道具 TOP

492#
发表于 2014-12-10 22:56: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2-10 23:30 编辑


      经典的力量

      经典容易变得稔熟,稔熟容易造成疏忽,疏忽容易导致错误。

      “不拿干部当回事”,就是因为干部天天见,熟了,近乎了,没啥了不起的,自然就不当回事了。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特别是那几首被冠了名的经典曲目,那几位著名大师的经典演绎,听得过勤过密了,就容易熟俗得边听边在心里跟着哼唱,能够准确地预计到下一秒钟将出现什么样的声音。进入这样的状态,新鲜感丧失殆尽,音乐的响动就容易变成高级背景声音,不再用心体会乐曲的意境和趣味。

      然而隔上一段时间,等先前的印象逐渐模糊了,再重拾经典曲目之经典演奏,那就如同夫妻久别重逢,既熟悉又陌生,算是个难得的小经历。
      熟悉令人眷恋,陌生令人好奇。

      今晚风大,因而天极晴朗,城市迷散的灯光之上竟也清楚地辨得满天的星斗。月是半盈半亏的,刚刚越出天际线,慵懒地吊在枯杨的枝桠阴影间,带着浓浓的、昏黄的、诱人的倦怠。这景象曾是少年时代经常见到的,如今因为气候问题竟也成了稀罕的景致。不一样的是,三十年前的少年,会有许多野蛮的幻想和单恋的苦愁,常常将一只脚悬在自行车大梁上,呆呆地在冷风中凝望着脆亮得能看出球体的月。而今的境地却有几分蹊跷,独自站在家边公园的小山包上,楼群、路灯、人声、车嗓似乎都被大风吹跑了,远到只能用眺望、遥见、依稀来形容了。身边感官所及,是莫名的黑暗与沉寂,只有带着发光项圈的小狗狗在黑黢黢日树影间钻来钻去,搅碎这略微有些碜人的寒夜。

      也许是因为这既熟悉又陌生的月夜,想起既熟悉又陌生的贝多芬,想起他的“热情”,想起吉列尔斯手下的“热情”。连同这张碟上的另一首“华尔德斯坦”,吉列尔斯都不是我首选的演绎。李赫特热血贲张的“热情”第三乐章,特别是终曲时的手指冲刺,简直可以列入吉尼斯纪录了。巴克豪斯的“华尔德斯坦”,第二乐章的叙事乐句又是出人意料的飘逸、标致,令人怀疑这录音是否真出于狮王之手。

       然而吉列尔斯的“热情”、“华尔德斯坦”,是如此地周正,如此地沉着。他指下泾渭分明、华美丰润的琴音,是“只此一家,别无他寻”的专利。他均衡、稳健的节奏及结构,使他的演奏有了可作教科书标杆之嫌。然而他毫不死板,毫不木讷,毫不教条,音乐是持久而磅礴地流动着的,一如宽岸处的长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9-19 23:40, Processed in 0.10910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