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36056

查看

17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hgl1989

49#
发表于 2011-6-11 13:19:38 | 只看该作者
机构名声很差,就别来了
牛仔 发表于 2011-6-11 13:16


谢牛仔兄教诲。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1-6-11 13:35:43 | 只看该作者
终于给我猜对了,还有啥可讨论的,难道要露你机构老底,无论公募还是私募,可以嘲笑你的是,业绩决不会好的 ...
hgl1989 发表于 2011-6-11 13:09


呵呵...32168可不是"几百万的小私募" , 其实不妨在言辞受控的基础下,大家深入讨论下去...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1-6-11 13:41:5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32168可不是"几百万的小私募" , 其实不妨在言辞受控的基础下,大家深入讨论下去...
rock 发表于 2011-6-11 13:35

谢谢rock兄抬举,有时间一起叙叙。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1-6-11 15:10:38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公募私募或者那些所谓的机构都讲人话,有点差强人意啊
就是喜欢坐轿,让公募私募或者那些所谓的机构抬轿。舒服啊!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1-6-12 09:58:56 | 只看该作者
牛仔兄好,我看现阶段别指望那些机构会给你抬轿了,熊市未结束,他们仍会汇集在期市,以总体向下,小波浪式做空做多股指期货来度日,要不他们早喝西北风去了,以往股市弱成这样,机构早已怨声载道或出现破产清算潮,如今较少发生这一幕,正是因为股指期货救了他们的命,所以说现阶股指期货是机构的恩师,是中小投资者的敌人。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1-6-12 12:0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牛仔 的帖子
赞同你的一些观点,但就当今体制,国家队是有恃无恐的,他们什么都敢做,他们当初敢把上证3500点当时被认可的点位(减印花税),打到1600多点,这次配合欧债危机等因素,难说不会再试该点位,况且这次是赚钱的。如得到天朝默许,把股市作为流动过剩的储水池,再想办法如推出国际板,把水在2000点以下放掉,既控制了通涨又释放了天朝最怕的金融凤险.....
股指期货只是对参与者保值,对二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是付出。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1-6-12 12:28:19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参与者应当去适应这些游戏规则,而不是让规则适应自己
表面上看期指保值对中小投资者没什么好处,如果没期指保值,大家都抛股票,指数会下降的更快。
国际板推出就是要吸引炒房地产的资金,能否做到,现在无法说清。但不可避免的会吸引其它板的资金。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1-6-12 13:05: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gl1989 于 2011-6-12 13:07 编辑

市场低迷或致国际板推延         
  2011年06月12日 08:51范军利《新世纪》-财新网


  目前仍有部分监管层因“市场情况不佳”和协调问题等,对国际板推出持保守态度
  热议多时的国际板进程或因市场低迷暂时搁置,何日重启仍需跨越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开放及监管部门协调等诸多问题。

  6月10日,财新记者从多位消息人士获悉,此前曾认为国际板推出受制于国务院层面的审批问题,目前高层已下放权利,希望各部委“继续讨论具体环节及实施事宜”,但目前仍有部分监管层则因“市场情况不佳”等对国际板推出持保守态度。接近监管层的消息人士称,国际板进程可能因此而暂时搁置。
  “监管层顾虑呼声不能太大,至少暂时别把舆论搞大。否则反而影响国际板进展。”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
  中信证券
副总德地立人10日告诉财新记者,国际板推出势在必行,“但一定要选择好时机。”在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令投资者发生亏损会影响国际板市场后续发展。
  当然,国际板推延背后的深层原因则在于部委间的协调。央行担心,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开放的难题影响国际板技术操作。例如,在国际板上市的境外公司完成人民币融资后,是以人民币形式在境内继续投资还是兑换成外汇回境外继续发展,这类细节仍无定论。
  事实上,2010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超曾公开表示,从外汇管理的角度来看,国际板的推出在外汇管理上不存在太大的制度障碍。
  李超当时表示,外汇局已经就国际板前期费用的自由兑换、发行前后兑换的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他说,外汇管理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类别,对我国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程度进行了初步的评估。结果显示,与世界各国的情况相较,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程度还不算差。
  北京一位投行高管表示,资本项目不开放有不开放的方法,此类细节已经完成,主要原因还是央行对待国际板推出的态度较为保守,而证监会也希望能在“市场更容易接受的时候”推出。
  10日,上证综指一度盘中失手2700点后,收盘前半小时,在权重股强力拉下,报收2705.14点,涨幅1.79%。同日,上证B指报收249.91点,跌7点,跌幅2.72%,
  这已是B股连续第四日下跌。此前一日,B股市场在跌破年线之后,曾变本加厉,大幅暴跌,跌幅达7.9%,单日跌幅创近年来之最。
  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板推出传言为B股暴跌主因。由于B股市场是用美元、港币作为结算单位的,具有不方便、成本高的特点,容易在国际板上市之后,造成B股投资者的挤出效应,今年4月22日以来,整体表现远超A股的B股市场突然连续跳水,5个交易日内,B股指数急挫10.34%。
  诸多暴跌诱因中,资本利得税、美元走强、热钱作空、高位套利等因素等均被视作元凶。但真正的原因则是国际板。此后每当国际板传言出现,B股便连跌不休。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1-6-12 15:27: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gl1989 于 2011-6-12 15:31 编辑

银行股已现最低估值 产业资本仍大喊:清仓      2011年06月12日 08:05王砚丹每日经济新闻


  编者按:城市会在弦歌不辍时夜未眠,但金钱逐利的本性却决定了它总是容易“失眠”,最终成了日夜不眠。
  自4月19日以来,上证综指一路下跌,10日已创出调整以来新低2672.32点。这个新低,也砸出了银行股板块6.8倍和1.57倍的市盈率与市净率,这一估值已低于其自身在上证综指2008年探底1664点时的水平,创出历史最低。而市场认为,或许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但是,面对估值已创新低的银行股,日夜不眠的产业资本却仍有难抑的卖出冲动。这是为什么?《每经》记者为您解读。
  /银行/
  监管新规或诱发银行股权融资冲动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涨时重势,跌时重质”,近期大盘屡创调整新低让市场日渐关注银行板块估值问题。统计数据显示,以昨日(6月10日)价格计算,银行板块整体市盈率和市净率已分别下降至约6.8倍和约1.57倍。而在2008年上证指数探底1664点时,银行股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仍分别达到8.4倍和1.98倍的水平。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已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但是即使如此便宜,银行板块表现仍然相当不佳。特别是6月以来,除中国银行表现略好外,其余15只银行股全部遭遇重挫。华夏银行
浦发银行
兴业银行
跌幅甚至超过7%。
  监管新要求或致巨额融资潮
  渴!渴!渴!
  此前数省大旱,岳阳楼旁仅余死水,鄱阳湖中更成草原。而在资本市场上,16家上市银行或比鄱阳湖更渴。
  6月9日,银监会发布消息称,近日,按照已经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银监会正在起草修订《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的主导思想和有关政策精神均已体现在上述《指导意见》中。
  虽然银监会表示,新的管理办法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不大,但由于目前在市场流传开来的 《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核心资本充足率标准或将提高,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于银行巨额股权融资的担忧,并导致一些券商下调对银行股的评级。
  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或提高
  5月初公布的《指导意见》中曾设定了三个层次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一是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5%、6%和8%;二是引入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要求商业银行计提2.5%的留存超额资本和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三是增加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暂定为1%。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
  而目前市场上流传开的 《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这三个层次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的规定与《指导意见》基本一致,只是额外明确了资本留存超额资本和逆周期超额资本应为核心一级资本。据此,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其他银行的核心资本分别要达到9.5%和8.5%。另外,征求意见稿中对资产的风险权重作出了一定调整。例如,银行同业资产的风险权重由以前的20%以下上调到20%~50%。而对于工商企业股权风险暴露、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的风险权重均上调至最高的1250%。
  国信:银行资本缺口或近6000亿
  上述对于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引来市场高度关注。东莞证券一位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部分银行一贯喜欢发次级债以满足资金需求,但次级债只能补充附属资本。因此核心资本率要求提高后,银行只能通过股权融资来达到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银行股表现不佳,巨额融资压力就是重要原因之一。统计数据显示,上市银行2010年在A股和H股市场上实际募集资金约4454亿元。而进入2011年仅仅几天,农行、兴业银行就先后又宣布发行次级债充实附属资本。6月7日,农行本次次级债发行完毕,期限15年,总规模达到500亿元人民币。
  近日,国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明确指出,如果按照征求意见稿中的说法,大部分上市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再达标。“如果再加入最近市场传言的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权重上调到150%的影响和覆盖不足平台贷款风险权重上升,多数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幅度在1个百分点左右,对核心资本充足率影响更大。”
  根据国信证券的测算,假设各家银行在最低标准要求之上,再加一个百分点的缓冲,在不考虑开发贷风险权重调整的情况下,上市银行资本缺口在4360亿元左右,如果考虑上述风险权重,缺口将达5850亿元。其中,农行、工行的核心资本缺口金额最大,若考虑开发贷款权重调整分别为1517亿元和1027亿元,即使不考虑也将达到1188亿元和734亿元。
  分析师:估值或降至5倍PE
  根据上述测算,国信证券下调银行业的评级至“谨慎推荐”。国信证券认为,“银监会一再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政策,会对二级市场的心理预期带来不利影响,市场将很难判断银监会在资本充足率标准要求上的最终目标。提高资本充足率对于再融资的影响不是一次性的,会增加再融资的频率。今年初,银行板块的上涨是优良业绩和再融资压力下降综合影响的结果,但这一政策或将使银行的估值压力释放成为泡影。虽然上述监管要求目前还只是征求意见稿,最终执行方案可能较目前要求有所软化,但目前看期望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6月9日,中信银行
A股配股申请刚刚获得证监会通过。配股方案显示,中信银行拟每10股配不超过2.2股,方式为A+H,其中A股可配股份不超过59亿股,H股可配股份不超过27亿股,融资不超过260亿元。另外,招行在5月底的股东大会上,也通过两项融资议案,包括获得配发、发行新股不超过A股、H股各自已发行总股数20%的一般性授权,以及未来3年内发行不超过负债余额10%的金融债券。以招行A股本周五收盘价12.78元估算,未来招行股权融资规模可能超过500亿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分析师则指出,除了巨额融资外,银行业资产质量也是令市场担忧的一大因素。“前几天有报道称监管层准备清理地方2万亿~3万亿地方政府债务,但目前方案尚无最终定论。而不管方案到底如何,银行都将承担一定损失。近期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前两年银行所放出的天量贷款,有多少会形成坏账也值得关注。尽管银行业中期业绩仍能保持确定性增长,但整体性机会要等到融资规模和资产质量明朗后才能明确。不排除银行市盈率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最大极限可能到5倍PE。”
  /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或大举减持银行股
  城市只有夜未眠,但金钱却是日夜不眠。银行对资本金的渴求从未停止,但持有银行股的上市公司对资金的渴求也不逊银行,在银行股遭遇困境时,部分公司已考虑套现退出。
  股神巴菲特投资理念核心之一就是购买价格绝对低廉的股票,但是A股的银行板块在估值已经如此低廉的时候,却依旧受到市场抛弃。近期,两家上市公司——华资实业
(600191,收盘价7.20元)和哈投股份
(600864,收盘价9.64元)先后宣布将择机减持各自持有的数千万股华夏银行、民生银行
(600016,收盘价5.63元)股票。
  分析人士指出,不少投资者喜欢买便宜股,但银行股已如此便宜他们仍不愿意买,这只能说明,在其低估值背后,仍有风险因素没有释放,导致投资者犹疑。现阶段,银行股最主要的风险就是在新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下,银行需要更多的资本金以满足监管要求,因此未来或再掀巨额融资潮。
  在A股市场上,中小板
、创业板原始股东套现从来都是热点话题,特别是遭遇大盘环境不好的时候,这些股东们的减持行为更容易对市场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从而拖累相关公司股价。但或许因为银行股流动性较中小市值个股好得多,那些原始股东们对银行股的减持常被人暂时忽视。
  这些银行股的原始股东们普遍持股数量巨大、初始投资成本低廉,尽管他们套现时对股价的冲击不像对中小板、创业板个股那样巨烈,但是他们面对市场最便宜的银行股,依然毫不犹豫地“走为上”,这一态度本身就耐人寻味。
  两公司再提减持银行股
  5月28日,华资实业股东大会通过决议,拟由公司风险投资工作小组在确保资金安全和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选择适当时机出售其持有的8718.8986万股华夏银行股权。
  这并非华资实业第一次作出出售华夏银行的决定。在华夏银行股改前,华资实业持有其1.2亿股,初始投资金额仅为1.76亿元。在华夏银行股改后,华资实业持股数降至1.06亿股。2007年起,华夏银行限售股陆续解禁,华资实业从此开始套现之旅。
  2007年,华资实业出售华夏银行524万股。2008年由于股市暴跌,华资实业未进行操作。2009年起至今,随着股市回暖,公司继续卖出华夏银行股票。截至4月26日,华资实业持股数已降至7809.1万股,其中2011年以来减持数量就高达909.8万股。
  无独有偶。哈投股份在减持银行股方面也成 “急先锋”。5月6日,哈投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在出售其归属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民生银行股票完毕后,再次出售民生银行股票不超过5000万股(含权),期限为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后一年内。
  5月以来,A股市场一直因通胀高企、经济增速放缓而饱受折磨。上证指数在4月18日摸高3067点后一路狂跌,昨日更是创下调整以来新低2672.32点。两家上市公司在此背景下提出减持银行股,其中有何玄机?
  产业资本面临难题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先后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华资实业和哈投股份,公司董秘办人员均表示,股东大会决议仅仅是授权,并非表示现在马上要卖。“我们只是先通过一下这个决议,以免公司要卖的时候,还需要慌慌张张走程序。至于何时卖,要视市场情况而定。”
  但毋庸置疑的是,卖出股票对上述两家公司业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年,华资实业实现净利润5269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净利润为亏损,其中出售华夏银行股权就是主要原因之一。今年一季度,华资实业主业同样亏损,而依靠7064万元投资收益(主要也是来源于出售华夏银行股权),公司最终实现微利。哈投股份与之情况相似,201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75亿元,其中出售民生银行获得的投资收益就达2.01亿元。
  某策略分析师指出,一般而言,虽然许多上市公司在投资其他已上市公司股权时成本低廉,但如果不是特别缺钱,一般不会选择在市场非常低迷时卖出。华资实业在2008年大盘一路下跌时就并未减持华夏银行。但是,这些产业资本如果选择通过出售金融股来套现,也有个好处——金融股一般流通盘较大,流动性优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即使市况不好,也不易出现中小板、创业板个股快速跌停导致无法出货的困局。
  上述分析师还指出,对于产业资本而言,是否现在出售银行股是个稍显艰难的判断题。“不过,考虑到银根持续收缩,企业贷款变得越来越困难,不排除他们低位套现的可能性。”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1-6-12 11:35:13 | 只看该作者
1989兄好。股指期货最重要的一点作用是保值。没人敢过度做空是因为有政策底、国家队、操纵市场罪名等因素存在。做为个人投资者,应当把眼光放远点,在合适时机先于机构“潜伏”下来,不能老跟着人家屁股转,这样只能渴汤吃不着肉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1-6-12 11:00:40 | 只看该作者
为何前一阶段它们会在股指期货上获得丰厚利润?因为他们就中国宏观大环境的看法达到空前一致,没有机构会和趋势作对,但他们赚了谁的钱?赚了的是虚拟的亏损者,不过炒股指期货看错方向被迫跳楼的也时有发生,小资金,还是不要去博好。
这几天,期指有小幅帖水,他们也非常小心.....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1-6-12 15:53: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gl1989 于 2011-6-12 15:55 编辑

历次重要底部的数据特征 A股已到建仓时?
www.eastmoney.com2011年06月12日 09:13廖建强中国证券报


现价:2705.14 涨跌:1.80 涨幅:0.07% 总手:79638863 金额(万):8397141 换手率:2.56%


  从历史数据中看市场底
  底是什么?对于股市来说,底是个区域,而不是点位。反观A股这些年来的历史走势,几乎每一次的底总是在人们还充满争议的时候就已经悄悄来临,而当人们发现底部的时候,其实股市早已脱离了底部,这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行情总是绝望中产生,犹豫中上涨,疯狂中下跌。当我们现在回头再来看这些底部时,发现底其实是有特征的,是可以感知的。

  于是,我从公开资料中搜集了一些A股历史上几次重要底部时的一些特征(市盈率),试图摸清A股目前所处的位置:
  底1:1992年11月9日,点位386,平均市盈率15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5倍左右。之后一路涨到1993年2月16日的最高位1558点。
  底2:1994年7月18日,点位325,平均市盈率12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2倍左右。1994年9月13日涨至1052点。
  底3:1996年1月18日,点位512,平均市盈率19.4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2.44倍左右。2001年6月14日涨到2245点。
  底4:2005年5月24日,点位998,平均市盈率15.87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7倍左右。2007年10月16日涨到6124的历史高点。
  底5:2008年10月27日,点位1664,平均市盈率14.2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95倍左右。 2009年8月4日涨到3478点。
  历史上这5次底部,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平均为15.31倍;市净率在2倍以下,平均为1.76倍。
  历史事实证明,这20年来,平均市盈率在15倍左右的时候,市场就是一个底部区域。从这些年来的历史经验来看,市盈率这个指标应用在大盘指数的判断上比运用在个股的判断上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把握,市盈率超过60倍就是顶,低于20倍就是底部区域几乎成了这十几年来的铁律。在过去的20年里,如果每次在A股平均市盈率低于20倍的时候进行中长线布局,你抓到的都是底部;超过60倍的时候清仓卖出,你都是逃顶高手!
  2008年,当上证指数跌穿2000点时,人们讨论最多的是经济会不会持续低迷,会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倒闭,CPI何时见顶,于是,当时股市上的悲观情绪越发严重,看空者越来越多,看空的点位也越来越点,更有甚者已经看空到千点以下。这与目前的市场环境也多少有些相似:CPI何时见顶、房地产调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多大、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滞涨等等。
  根据中证指数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收盘,沪深300静态市盈率为14.89倍,沪市平均市盈率为16.12倍,这个数据已经接近上证指数08年998点时的15.87倍,16.12倍是个什么概念?在A股历史的5次大底里,出现过最低的平均市盈率是12倍左右,那是1994年7月18日,历史仅此一次,其余的4个底部里,有3次底部的市盈率均在15倍左右,分别是92年15倍、05年15.87倍,08年14.24倍,只有1996年那次大底是在19倍左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目前A股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的最底部。
  有人说,股市是人性的放大器。股市把那些想赚钱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于是就形成了股市的涨涨跌跌。股市的参与主体是人,是人就会有贪婪与恐惧,因为贪婪,每一次的顶都会伴随着狂热,成交量会急剧放大;因为恐惧,每一次的底都伴随着恐慌,成交量会锐减。在顶的时候,由于上涨已经成为人们的惯性思维,人们会忽视一切的利空,把利好无限放大;而在底部,情况恰恰相反,人们会忽视一切利好,把利空无限放大!本来,社保基金进场、产业资本增持,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但是市场却视而不见。
  巴菲特说:“最简单的,就是最有用的。”,有时候,我们确实是把问题过于复杂化了,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定证券投资学的科学性,相反,有时候越是简单就越能看出问题的所在。股市的涨涨跌跌,从长远来看,其实就是在做一个类似于拍皮球的周期运动,高了跌,低了涨。至于什么是高,什么是低,历史会有所交待,只要作个横向比较,一切都会清晰起来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6 04:09, Processed in 0.024530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