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9-9-13 07:44 编辑
在音响设备系统计划升级目标器材是全套 CELLO AUDIO 时,首先考虑的是先购入 Cello Audio Palette 。Cello Audio Palette 是放大器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环,Cello 在 1984 年首先设计生产了 Audio Palette 。 Audio Palette 发售时间是 1985 年1月。其他器材都是围绕 Audio Palette 进行系统设计的。厂家把 Audio Palette 分为两代,即 “ Single Input Version ” 和 “ Multiple Input Version ” ,它们分别简称 “ SIV ” 和 “ MIV ”。MIV 全绿卡版是最后期的机型,也是最难购买的。似乎是缘分,我顺利的买到了 MIV,而且状态和成色都非常好。1985 年首次发售的价格是 7500 美元,在 Audio Palette(MIV)停产时售价已增加至 25,000 美元。
早在 Mark levinson MLAS 时期 ( 1973年 ), Mark levinson 三位设计大师之一的 Richard S. Burwen 设计的名器 Mark levinson LNP-2 前级放大器上就有了三段音频均衡的运用。20 多年后, Richard S. Burwen 将这个设计理念植入了 Cello Audio 参考系统,随后 Audio Palette 线路设计任务交到 Cello 的工程部副总裁 Tom Cloangelo 手上,于是诞生出了一代名器 Audio Palette 。Audio Palette 最初是用于录音、母带制作以及监听专业方面。Audio Palette加上电源共使用超过6,000个零件,其中有 48 个分立元件的 A 类推挽式放大器,9 个特别定制的 59 档步进电位器。CELLO 厂家产品手册中直言 “ The Audio Palette is an equalizer of extremely high quality design, performance, and construction. ” Audio Palette 与其他 Cello 器材一样,也经历了数次的设计改动。如今,“原始” Cello Audio 公司已不复存在,但 Cello Audio 的这些器材依然为爱乐人所追喜爱,成为音响器材中永恒的经典。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部传奇的 Cello Audio Palette。
Cello Audio 称第一代 Audio Palette 为 “ Standard Version ” ,这个 “ 标准版 ” Audio Palette 由主机和分体电源组成 。
Audio Palette 的面板上共有 12 个钮。Cello 的同好给它一个昵称叫 “ 12 钮 ” 。
Audio Palette 上排左侧起前两个钮是输入电平控制钮。控制钮有两个用途:第一是平衡控制,以调整右声道输入电平的误差,调整范围 +5dB /-24dB, 调整精度为0.5dB。第二,提升或降低输入电平,弥补增益不足或电平过高引起的的过载失真。
Audio Palette 上排左侧起第三个是相位钮,这个钮可以实现两个声道任何一种相位错误输入的纠错,这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Audio Palette 上排左侧起第四个是均衡工作状态选择钮," IN " 是处于均衡工作状态, “ OUT ” 是让均衡旁路,“ BLEND ” 是均衡处于默认的 “ 混合 ” 状态,混合状态的低频会略厚实一些。
Audio Palette 上排左侧起第五个是监听输出电平控制钮,通常监听输出电平都是额定的,可以调整的监听输出电平不多见,使用时具有一定的方便性。第六个是 Audio Palette 输出电平调整钮,Audio Palette 具有将近 12dB 的增益,Audio Palette 输出电平调整可以和前级 Audio Suite 的电平调整进行配合使用。厂家推荐 Audio Suite 的电平设置在 0 至 -6dB 之间,然后由 Audio Palette 调节控制放大器的最终的输出电平。
Audio Palette 下面一排是六个频率点的调整钮,这六个频率点分别是,15Hz,120Hz,500Hz,2kHz,5kHz,25kHz。Audio Palette 的六个频率点是经过经过精心研究的确定的,六个频率点的调整范围与精度也有所不同。
15Hz,调整范围 ±29dB,调整精度为1dB;120Hz,调整范围 ±14.5dB,调整精度为0.5dB;500Hz,调整范围 ±6dB,调整精度为0.25dB; 2kHz 调整范围 ±6dB,精度为0.25dB;5kHz 调整范围 ±12dB, 调整精度为0.5dB;25kH 调整范围 ±24dB,调整精度为1dB。从 MIV 6 个频点调整幅度我们可以看到,中频端调整的幅度比较小,而高低两端相对调整幅度较大,这也符合人耳的 loudness 等响听觉曲线。
在 6 个频点中, 15Hz 和 25kHz 两个频点是针对专业录音领域设计的。 15Hz 的调整,对于处理低频轮廓不清晰是有效的。 25kHz 是人耳可闻频域之外的频率,但在大型交响音乐复杂频谱中包含有 25kHz 左右频域(主要是泛音),这个频域声压级非常低,录音时很容易衰减,25kHz 频点的调整可以有效的防止这个频域的丢失。这个频域最终会体现在声音的质感和光泽上,影响着自然混响时间,以及录音空间的宽度和纵深感。
MIV 15Hz 频点在 5 尺或 7 尺上的调整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是因为 5 尺或 7 尺低频单元频域有限所致。如果在 15 吋或更大的低频单元,相信 15Hz 频点会有更好的作用。25kHz 频点在 5 尺或 7 尺上的调整效果非常出色,D21/2 高频单元 42kHz +/-2dB 的超高频率为 25kHz 频点调整提供了宽阔的频域。
在 Audio Palette MIV 面板上除了 12 钮和一个红色的 LED 指示灯没有其他如何操作键钮。12 钮中有 3 个是切换开关 ( 相位选择;旁路通断;输入选择 ) ,其他都是步进电位器。这 9 只步进电位器的步进级数由 40 级至 59 级,市面上成品步进电位器最高步进级数为 24 级,无法满足 Audio Palette MIV 设计需求。CELLO AUDIO 只有委托康乃狄克州的一家很有名的 F.J.Weidner&Sons 精密金属加工公司所定制 ( 这家公司在 Mark Levinson MLAS 时期就有合作 ),这些精密细致的旋钮都是用高等级无磁不锈钢车制而成,旋钮上的刻度值其达到了 0.001 英吋的精度。步进电位器的内部由 4 块板子构成,电位器上下面是 2 块经过研磨后镀上镍的铜块,上面的 1 块刻有 60 个均分的沟槽,这些沟道是电位器旋转时的定位槽。2 块铜板中间安装有 2 层线路板 ( 只有输入电平调整钮是单层线路板 ),板子上的的铜箔镀银后再镀金,然后以手工銲上两组 59 粒 1‰ 精密金属膜电阻。这个步进电位器的触点是用白金和钯的合金材料做成,不仅具有极低的触点电阻,而且使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非常高。步进电位器的轴和滚珠轴承采用的都是高精度无磁不锈钢。如此先进设计、高端材料和超级工艺制作出这样完美的步进电位器,测试二声道的误差只有 0.1dB ! 这是个很惊人的指标,通常电位器的二声道误差都在0.5dB 以上,甚至更高。由此可见 CELLO Audio 在 MIV ( 包括 SUITE )上的这些步进电位器投入成本是非常之高的。
Cello Audio 称第一代 Audio Palette 为 “ Standard Version ” ,这个 “ 标准版 ” 的 Audio Palette 只有一组平衡输入和一组平衡输出。在 DC 输入端子的两边有左右声道的监听输出接线端子。
这是 “ 标准版 ” 的 Audio Palette 背面,右侧上下的两个 Fischer 母插口是左右声道的平衡输入。右下角内侧的工业接线端子是左声道监听输出。
Audio Palette 背面的右侧上下的两个 Fischer 公插口是左右声道的平衡输出。左下角内侧的工业接线端子是右声道监听输出。
这是日本人在 SIV 底板上贴的标签,电力功耗是 100VA。作为晶体管前端设备,100W 的耗电不小了。第一代的 Audio Palette 主机和电源的机箱顶部都没有设置散热孔。只是用铝合金箱体散热。
厂家为了 Audio Palette 早期和后期版本的区别,称第一代为 “ Single Input Version ” 。这个 “ SIV ” 版的 Audio Palette 也有早期和后期之分,后期的 “ SIV ” 增加了一组 RCA 主输出 ( Fischer 和 RCA 各一组 ),同时监听输出也增加了一组,并且把工业接线端子 改为 RCA 接口 。
Audio Palette 第二代为 “ Multiple Input Version ” 。这个多路输入的 “ MIV ” 版的 Audio Palette 与 “ SIV ” 的主要区别在于输入端增加三组 RCA 端子。“ MIV ” 的主输出有过两个版本,一个是两组输出都是 Fischer 平衡端子,还有一个是 Fischer 和 RCA 各一组。当然,内部电路板也是分早中晚期,就是早期的虾玉色电路板,中期的小绿卡,后期的全绿板。
“ MIV ” 的主输出有过两个版本,早期的两组输出都是 Fischer 平衡端子。
晚期的是 Fischer 和 RCA 各一组。其实我更喜欢两组 Fischer 平衡端子。 两个版本,内部电路板也是分早中晚期,就是早期的虾玉色电路板,中期的小绿卡,后期的全绿板。
Audio Palette “ MIV ” 面板上排的第五个钮由 “ SIV ” 的监听钮改为了输入选择切换钮。“ MIV ” 输入选择的切换钮有4档,对应四组的输入。
Audio Palette 第二代也是分早和晚期,早期的内部电路板是虾玉色电路板,后期的全绿板。Audio Palette 与 Master Supply 共使用了的 6000 多个元器件,Audio Palette 内共有 48 组 A 类放大电路, 每个元件都经过极其严格筛选。日本 STEREO SOUND 腾见洋一在一篇评述 MIV 的文章中说道 Audio Palette “ 相当于 5 台放大器 ” ( 意指前级放大器 ),成本之高可以想象。
通过均衡电路和旁路均衡电路的试听比较下 ( 在 6 段均衡都不做调整的情况下 ),几乎听不出音质上的变化,音频信号通过这么多元器件和电路后音染几乎为零,着实令人佩服 !
有不少人说,接上 Audio Palette 不调整均衡也会好声 ( 声场更好、更厚声等等 )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件好的器材应该是透明无染的,当然任何器材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透明无染,只能相对说 “ 染 ” 的最小最少而已。过去我们不喜欢使用均衡器的原因正是因为均衡时 “ 有染 ” , Audio Palette 之所以让人喜爱也正是它的 “ 无染 ” 或 “ 极低染 ” 。
DC 电源线的连接方式虽然传统,但可靠性非常高,同时可以使用提供较大的电流的电缆。
Audio Palette 的分体电源 Master Supply 和 Audio Suite 的分体电源 Master Supply 是完全一样的,详见 Master Supply。
为了给 MIV 配置再生电源对 Master Supply 做了功耗测量,测试结果令人吃惊,一部 EQ 的功耗竟然达到 195VA 。测试时的市电电压为 235V,MIV 的工作电流达 0.83A。难怪分体电源内的变压器设计的达 369VA。
MIV 的功耗比第一代大了近一倍。因此主机和电源的箱体顶板底板的后端都开有对流的散热孔。在日本有人为 MIV 定制散热更好底板和顶板,前后端都有散热孔。
以下是我的 Audio Palette MIV 的照片。丰富而实用的功能,科学合理的频点设置,精密细致的调节特性,使得本机达到了同类产品的最高水平。
2015.9.22. 前几天收到了定购的 FISCHER 104 公母插座,有时间就要把 MIV 的输入和输出的 RCA 端子都更换一下。输出肯定没有问题,输入要待打开机子看后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更换。
准备把 Palette MIV 的输出端子板送工厂把主输出的 RCA 安装孔扩为 Fischer 104 的平衡插的安装孔(和左边的安装孔一样)。这样 Palette MIV 也就获得了 2 组平衡输出,这为驳接双 F-25 单声道电分提供了双输入的条件。
2017.12.09. 买了FISCHER 104 插座差不多有两年了,最近才抽空把 MIV 输出端子的小背板送厂里加工了一下,把原有的 RCA 输出改为平衡输出( FISCHER 104 公插座),这样就有了双平衡输出。同时 RCA 的接地垫片也截掉一个孔。下图 1 是未加工前拍的照片,下图 2 是加工后拍的照片。这两天抽空把板子插座焊好装好,就可以再听 MIV 接入系统的声音啦!
不知道为什么,CELLO 所有的 FISCHER 平衡插座都是逆时针 90 度安装的,从新买的输出插座(带有红点)可以看到插座安装的方向。
安装上录音输出的两个 RCA 端子,明天就可以焊接装机啦。
早些年在浏览 LP 复刻版的网页时,无意中看到一张 DGG 的罗德里格的竖琴协奏曲 LP(我有这张大花和红头大花的二版和头版唱片,演绎和录音一流! )复刻版的封面上有个标签,标签上似乎有个非常熟悉的 LOGO,定神一看是 "CELLO"!原来这张DGG 罗德里格的竖琴协奏曲复刻版唱片使用 CELLO 系统制作的!于是保存了这张图片。今天给 MIV 的输出端子板拍照时不知何故想起这档子事,于是在文件夹中找出图片上传于此,与大家一同分享。
焊接安装好了两组平衡输出的 CELLO AUDIO PALETTE M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