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7-11-16 19:12 编辑
维瓦尔第《四季》可以说是爱乐者最喜欢的乐曲之一,据统计有近 6000 录音版本,其中最受欢迎和发行量最大的是马连那与圣马丁的录音版本,爱乐者基本上是人手一张。
整个《四季》中的四首协奏曲,主题鲜明,各异其趣,然而听起来却一气呵成。你不得不叹服各乐章间的起承转合是那么的丝丝入扣,作曲家手法高超,写景、写人、写情,甚至写具体情节,都有神来之笔。或挥洒泼墨,或工笔细描都有画龙点睛之功,生动地再现出一幅幅大自然风花雪月的优美画卷。难怪这部作品几百年来一直是世人百演不倦、百听不厌的经典之作,也是帮助初入门者接近古典音乐的必听教材。
《四季》之《春》 E 大调
第一乐章(快板)以回旋曲形式写成,其主要主题华丽而洒脱,具有欢快的春天气息。开曲即展开轻松愉悦的旋律,使人顿时联想到春天的葱绿和生机。描写的是春光重返大地,小鸟欢愉地歌唱,森林枝叶随风婆娑,呢喃私语。突然,电光乍闪,春雷惊蛰,万物苏醒。这一乐章是整部《四季》中最为著名的乐段。
第二乐章(广板)描写的是静谧而悠闲的田园风光:“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在簌簌作响的草丛中,牧羊人在歇息,忠实的牧羊狗躺在一旁。”是春雷过后,雨过天晴,小鸟又唱起了动人的歌曲,牧羊人和他忠实的小狗在鲜花丛生的牧场上悠闲小憩的恬静景致。乐章猹始是小提琴声部以很弱的音量奏出的附点节奏音型,以及中提琴那有点唐突的、仿佛是牧羊狗的吠叫声的切分音型。在这个背景上,独奏小提琴以优美而恬静的旋律牧歌般地唱了起来。
第三乐章(快板)描写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下乡间的欢乐景象:“伴随着乡间风笛欢快的音响,在可爱春天的晴朗天空,仙女们与牧羊人翩翩起舞。”乐章的基本主题是一首当时颇为流行的西西里舞曲,它一开始就出现在独奏小提琴和小提琴声部,低音弦乐器奏出的和弦节奏和管风琴浑厚的音响则着意渲染了舞曲的欢快情绪。
《四季》之《夏》 G 小调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你可以听到闷热的酷夏午后,牧人慵懒、牛羊萎靡,只有杜鹃、斑鸠依然窃窃私语,不甘寂寞。忽而一阵凉风掠过,带来乌云满天,一场夏雨即将来临,随着豆大的雨点开始打落,惊恐的牧童仓惶躲避,不住哭泣。
第二乐章(柔板转急板) 隆隆闷雷惊醒了牧童的白日好梦,他试图再睡,无奈蚊虫嗡嗡飞舞,扰得他烦躁不已。
第三乐章(急板)风暴终于来临,狂风怒吼、电闪雷鸣、摧枯拉朽,似要将夏日的烦闷一扫而光,酣畅淋漓。
《四季》之《秋》 F 大调
第一乐章(快板)即呈现出一个金色的收获季节。在庆贺丰收的欢腾气氛中,农民载歌载舞,兴高采烈。男子汉们更是痛饮美酒,一醉方休。
第二乐章(柔板)是一个醉汉沉睡的幽默特写。
第三乐章(快板)是描写森林狩猎:号角四起,枪声阵阵,不时有犬吠传来;猎物带伤逃窜,奄奄而死。
《四季》之《冬》 F 小调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描绘冬天的难以抵御的严寒:“北风凛凛,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战栗不止,顿足奔跑路途艰,牙齿格格直打颤。”
第二乐章(广板)则屋外下着冻雨,屋内人围坐在火炉边,品尝热酒,感受温暖安宁的浪漫气氛。此情此景与户外冰天雪地对比鲜明,更显醉人。
第三乐章(快板)则着重刻画一个滑冰的场景:“冰上溜,慢慢行,谨防滑倒要小心,忽然急转而摔倒,爬起身来又急跑,不料滑到冰窟边。” 返回屋内后,再聆听户外“风神们的开战”。这首作品的结束语,维瓦尔第这样标示:“这是冬天,但这样的冬天带来欢乐。”
手上收有这个录音的 5 个版本,英国的 ED3 椭圆标版、英国 ED4 的小方标版、 荷兰的 ED3 椭圆标版、荷兰 ED4 的小方标版,还有日本的宽标 LONDON 版。
这张英版的椭圆标头版一直是爱乐者追捧的 LP 之一,如果使用黑胶系统有了几年时间朋友,相信差不多是人手一张。的确,这是一张演绎录音皆佳的唱片。这张唱片差不多是最后期椭圆标,由 Marriner 和 Loveday 带领 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 1969 年在伦敦的 St John's Smith Square 音乐厅录制,Michael Bremner 监制,录音师是著名的 DECCA Tree 录音法的创始人之一的 Stan Goodall。唱片于 1970 年首次发行。
二版的英国小方标也有不错的音质,容易寻找,价格也便宜不少。
这是荷兰压片椭圆标版,与英国椭圆头版是同步发行的。从这点看 “ 1980 年后英国黑胶生产线迁移荷兰 ” 的说法是不确切的。仔细看荷兰压片椭圆标版的片芯,外缘凸起的部分与 PHILIPS 片芯是一样的,片芯的灰蓝底色也与 PHILPS 蓝银标的底色一样。其实,各国大的唱片公司相互之间的合作由来已久,本国的唱片在他国差不多都有他国的唱片公司代为制版发行。这样就形成了荷兰版的 ARGO、DECCA 。同样,有英国制版发行的 PHILIPS 唱片,有德国制版发行的 EMI 唱片......
荷兰版的的小方标。
这张唱片在日本是以大 LONDON 片芯同步发行的,因为商标权的问题,DECCA 和 ARGO 在日本和美国都是用 LONDON 发行。不仅片芯与 ARGO 视觉识别相差甚远,唱片封套也是面目皆非,或许在日本人的心理认为他的封套设计更好。
通常情况下,唱片是以本土制版发行的音质为上。但是他国制版发行的优于本土的也有个例,这张阿兰•罗夫黛主奏小提琴,马连那指挥圣马丁与的四季就是如此。 如果手上只有一张英版或其他版本,那也就无从比较了。我这里有了四张唱片不同版本,为比较提供了条件。 起初我也是固执的认为一定是英版优于荷版,但在多次试听比较下(2 个椭圆标头版),发现荷版要优于英版,整个乐队的细节荷版要多于英版,尤其是独奏的小提琴声部,英版的主奏小提琴朦一些,形体相对虚一点,而荷版的主奏小提琴的轮廓要清晰不少,琴体充实,与乐队的空间距离恰到好处。为了验证自己的听感,特意约了好友帮助试听,在他盲听的情况下,他认可选择的是荷版。当天晚上他就不声不响在网上淘了一张椭圆标荷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