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7
67
教授级烧友
回复 念经兄: 刚刚过去的中秋后的这个周末,我也听了一个上午的勃拉姆斯: 从格洛米欧的《D大调小提 ... ikushi 发表于 2010-9-25 14:10
使用道具 TOP
没想到清兵兄来了这么大一段,受刺激了不是。 咱还是点到为止吧,哲学谈起来可要没完没了的,还是音乐来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9-27 23:37
与清兵兄讨论:其实巴赫是非常有情感的。 听听《马太受难曲》,这部作品是很人性的, 这部作品歌颂了人类 ... shinelb 发表于 2010-9-23 17:11
呵呵,明代屠长卿评论杜甫王维有两句很有趣的话:“少陵慷慨深沉,不除烦热;摩诘参禅悟佛,心地清凉, ... 清兵 发表于 2010-9-23 17:00
荣誉版主
与S兄商榷: 从主观上来说,巴赫在“马太受难” “B小调弥撒”中确实投入了极大的感情,而“平均律”,“英国法国德国组曲”等都是写给人们练习和消遣,可以说他们表面看来是没有感情的。 然而从实际的聆听感受,却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巴赫在宗教作品中的的感情无疑是虔诚和深刻的,然而这更多的是受作品本身基调的影响,充斥着对所谓“God”的赞美和虔诚的态度,而反衬出人类的渺小,如果说这是很“人性的”,那么只能说是在当时特定环境下人们真实情感的反映,而这种情感明显地受制于宗教的影响。 而“平均律”等表面上练习消遣之作恰恰在不经意中摆脱了宗教的影响,正因为在创作时把他们看做是供练习和消遣的曲目,巴赫才能暂时把他那颗时时仰望“God"的心放回人间,而在作品中体现出强烈的世俗气息,人类一定程度摆脱宗教影响后自然的情感流露,我认为这才是更“人性”的。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9-28 09:39
与S兄商榷: 从主观上来说,巴赫在“马太受难” “B小调弥撒”中确实投入了极大的感情,而“平均律”,“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9-28 09:39
事实上无论是慷慨深沉的杜少陵或是心地清凉的摩诘,都是我钟爱的诗人。 用上述评价套用在勃拉姆斯和巴赫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9-28 09:51
我认为各个时代的人性应该是一样的, 可能是因为环境不同。流行的艺术思潮不同。 从而导致音乐的不同。每 ... shinelb 发表于 2010-9-28 11:26
我认为各个时代的人性应该是一样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0-9-28 11:26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4 02:13, Processed in 0.026062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