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6230

查看

93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589#
发表于 2017-2-18 20:33:32 | 只看该作者



       林帕尼至少录过三次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1940年代78转虫胶唱片(录音公司未查到),1951年DECCA录制的33转单声道(TESTAMENT公司后出版CD),1993年77岁高龄在ERATO录制最后一套。CLASSICALTODAY评论员认为TESTAMENT的CD版本声音不够好,而且林帕尼的演奏不以力度见长,而以抒情取胜。但是听下来DECCA LXT的两张唱片,实际感觉却不尽然如此。林氏的触键结实有力,并没有过份地用踏板来强调乐句歌唱性或营造漫散幽冥的气氛。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每首曲子各自呈现的画面感并不如阿什肯纳齐、里赫特等人那么突出,也没有俄系演奏家们在演绎这24首乐曲时普遍释放出的沉思和忧伤。

      

使用道具 TOP

590#
发表于 2017-2-19 11:42:49 | 只看该作者
经年下来,石兄收藏与涉猎蔚为可观,纵览、横揽皆独步论坛。实话说,尽管听了这么多年音乐,熟视无睹的唱片还很多呢,挂一漏万者就更是不计可数了。赞叹石兄宏大的视野和对音乐之凡事不能折的精神。自叹弗如。

点评

惺惺相惜哈。论坛里施兄,石兄,M兄等前辈在这儿长年无私分享赏乐心得,赞!  发表于 2017-2-19 19:14
大M兄又谬奖。弟东抓西敛,不成系统,唯求与诸兄切磋,多借兄之经验,少走弯路。  发表于 2017-2-19 12:11

使用道具 TOP

591#
发表于 2017-2-19 20:15:39 | 只看该作者


补一下林帕尼DECCA LXT版的图

使用道具 TOP

592#
发表于 2017-2-19 20:54:30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提到过法版HMV出版的FALP之古诺的《浮士德》,1953年的单声道唱片。因为作曲家是法国人,演奏乐团是巴黎国家歌剧院乐队,指挥是出生于比利时的法国人克路易坦,主要角色由CHRISTOFF、DE ANGELOS、GEDDA等歌唱家担纲,所以对这套唱片十分珍爱。

        这套原班人马(有些次要角色更换的演唱者)1958年又录制了一套立体声唱片,在EMI公司发行。手上没有,所以无法对比差别。

       单声道歌剧唱片的特点是人声非常突出,质感十分强烈。虽然1953年的单声道录音表现乐队已经相当出色,层次和动态足以令听者忽略音场的左右差别,但放到歌剧场景中仍然退到了次要位置。然而上面这三位歌唱家的声音又足以使听者忽略乐队之分量不足,以及管风琴之力度不强,他们歌声中的戏剧魅力已经足够讲述这个意味深长、亦庄亦谐的荒诞故事。

       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唱片,一旦播放出来,就希望这乐声永远不要停止,一直播送上去。当然,原因是不一样的,大概与当时的心情及环境有关,今天的感觉也可能与昨天不同。但这些唱片一定是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或音响质量的,否则无以在某个时刻将听者牢牢钉在座位上。今晚这本《浮士德》,虽然因为唱片盒里只有法文简介,无法对着歌词聆听,虽然单声道的限制使得古诺管弦乐作品一贯具有的丰富色彩无法尽情展现,虽然克里斯托弗的某些法文发音遭到评论家诟病,但他和盖达、德安杰罗丝三人充满情感、冲击力和艺术色彩的声音,教人欲罢不能,再次证明欧洲歌剧美声唱法经过几个世纪的洗炼,在上世纪中期达到高峰时期的无限魅力。

使用道具 TOP

593#
发表于 2017-2-20 06:56:37 | 只看该作者
这张51年的LONDON版不知和石兄的DECCA版是不是同一个录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应当是的  发表于 2017-2-20 07:09

使用道具 TOP

594#
发表于 2017-2-21 14:49:02 | 只看该作者
帝国之声的斜阳

谈到BBC的监听器材,自然少不了35A、乐爵士这些经典喇叭。

最近去拜访一位也喜欢音响和音乐的朋友。在他家里见到了一对大书架乐爵士。谈到乐爵士,大家都知道已经倒闭了。这对大书架乐爵士表面非常普通,也很陈旧了。就让朋友放了一些音乐听听。感觉声音非常朴素,很一般。与现代发烧概念差得很远。最后让朋友放蔡琴《机遇》听听,一听,马上来了兴趣。声音温文尔雅,朴素、内敛。给我的感觉就是有文化底蕴,声音温和、不刺激。最后放了一张小提琴,我靠,不得了,小提琴声生动、质感好、有韵味。

我的看法是,这种大英帝国之声,就是专门给你听小提琴和古典音乐的。你千万不要拿它来听摇滚乐。

点评

英国箱明智地保证了人耳最敏感的中频段的平衡度和密度,小投入高产出,要揭去聆听者与喇叭之间的那层薄纱并来点儿超高超低投入可就大了。  发表于 2017-2-22 09:30
文字不经意间流露出青春激荡  发表于 2017-2-21 22:54

使用道具 TOP

595#
发表于 2017-3-5 12:03:18 | 只看该作者


       生疏的曲目,鲍罗丁第二交响曲。TAS榜里有这一张,所以寻来听之。

       俄罗斯五人团的作品都容易入耳,旋律流畅多彩,配器层次丰富,意境宏大悠远,是中国人喜欢的音乐风格。

       TAS榜单里有不少生僻的曲目,第一印象不如这首曲子那么好接受。Harry Pearson的音乐口味不是所有人都赞同。但TAS榜确实影响很大,已经构成许多唱片推荐书籍的基础。

       其实只要耐心参考几个主要榜单,包括英国留声机和企鹅,美国的STEREOPHILE R2D4,日本唱片鉴赏等等,不难整理出一份容纳各种音乐口味的基础榜单。

       但是涉及古典音乐唱片评价的媒介实在是不胜枚举,网上就有classic CD, classicaltoday, classicalnet, classicaldigest, bbc musicweb, classicalnotes等等林林总总一大批专门网站,还是纽约时报、NPR、每日电讯报等大众媒体的专栏评论,包括他们出的一些榜单。

       而那些介绍音乐史、演奏发展史的书籍常常会提到一些经曲录音,亦不容放过。

       上面这些列举的大多是录音榜单,还没有落实到黑胶唱片这一更加狭窄的领域。目前只有台湾一家网站上列举的录音目录是以黑胶唱片序列号为基础的,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对于爱好音乐的朋友来说,最重要的是音乐体验,介质只是手段而已。能够在经济承受范围内,以最佳性价比获得美好的音乐体验,应该是大多数爱乐人比较现实的态度和选项。只有综合现场体验与多种介质回放,才能构建相对全面的音乐理念和评判基准。

       音乐介质的多元化,是具有非常意义的音乐革命,从爱迪生到MP3都不例外。介质的产生使得音乐走出固定的场地与时间,使爱乐人得以在阳光灿烂的正午时分、在美酒与点心的陪伴下、在单人独座的状态中聆听原本必须在夜晚厅堂中与一干生人一道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地情形下才能获得声音反射的音乐作品。

       这种音乐欣赏的民主化,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对于文字及文化普及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也以某种程度反向影响了音乐的生产、制作、保存、流通、再现、再再现过程,对于音乐之社会功能也有放大、变异、实验、扭结的作用。这些影响在某些条件的限定下,不一定都是正向、积极的。最典型的一例就是对演奏者现场性、自发性、情绪性演绎的扼杀,弥漫在近一世纪的演奏训练培育和商业扩散过程中。

       但是大趋势是好的,给予了普罗大众获得音乐的权利和便利。使骗子们无以遁形。

点评

如果去荒岛前只能带一种音乐介质,黑胶。只能选一位作曲家的话,贝多芬吧。  发表于 2017-3-6 09:23

使用道具 TOP

596#
发表于 2017-3-6 21:51:50 | 只看该作者
       艺术追求和现实需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今天参加一个节目评审会,听到各路人士对其中一部新创作的小型管弦乐作品发表见解。

       老一代人要求有朗朗上口、易懂好记的旋律,大概是想照着《东方红》或其他革命史诗的创作模式,推出一部能够激发普罗大众充沛热情的现实主义作品。

       年轻的作曲家大概也没有想在一个庆典节目中搞什么先锋创作,乐曲的某些旋律虽然包含一些具有异域风情的半声音阶,但主要的和弦及配器依然是相当传统的。从结构上讲,除了开头有个别具一格的宏大管乐广板外,一路从抑到扬,慢唱快打,直至终曲全乐队合奏高潮。

       余不才,既对乐曲结构不满意,也嫌音乐程式老旧。虽然是热热闹闹人头攒动的庆典,这首七八分钟的乐曲还是可以独立成章,按照交响诗的程式去构架。开头的广板到末尾并没有得到呼应,中间是一口气渐强而缺少起伏,主旋律不突出且没有再现、变形、加花等手法加以强化,自然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节奏的单一使乐曲缺乏呼吸感,和声织体的单调更无法令人耳目一新。当然,今天再能拿出什么新奇的声音来,实在是件难事。音乐到了ARVO PART和PHILIP GLASS这个地步,能够再做到有生命力的创新,都是天才。

       然而,老酒装新瓶,依然比现在这个状态要好得多。其中已经采用的一些中华古乐因素,初听上去颇为惊艳,可以成为进一步加工提炼、变形累砌的素材,构筑成多姿多彩但闻所未闻的乐声。但这应该不是老一辈儿喜欢的路数,音乐在老人家那里,基础是歌,成品是歌的复杂变型。

       想起来当年柴可夫斯基有些作品也倍受同僚诟病,五人团的老大巴雷科什耶夫就想让柴氏改动《罗米欧与朱丽叶》的一些片段。好在老柴作品中多是自发创作,少有应景之作,即使是命题作曲也是为艺术原由而不为现实事功。所以比较容易坚持。

      



      

使用道具 TOP

597#
发表于 2017-3-7 11:04:48 | 只看该作者
ARVO PART和PHILIP GLASS的音乐属于简约主义音乐,是20世纪中后期开始流行的一种音乐,与电影音乐有密切联系。

简约主义又恢复了传统的调性,但在作曲的和声体系上与传统是不同的。简约主义音乐是在12音体系音乐和序列主义音乐发展到一定时期而创立起来的一种音乐。但是否简约主义音乐就比序列主义音乐高明呢?我认为不一定的。这两种音乐的比较,对于一般音乐爱好者来说,可能会觉得简约主义音乐更容易接受。但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序列主义音乐也是发展得相当成熟的音乐。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的音乐在美国其实得到广泛认可的,还有像梅西安,他也受序列主义影响。

我国的作曲家,主要也是受序列主义和简约主义音乐影响。简约主义是后来出现的,并且也比较流行。但我认为,简约主义音乐不会取代序列主义音乐。序列主义音乐也是发展得相当成熟的,并且其本身的魅力也是非常大的。

使用道具 TOP

598#
发表于 2017-3-7 12:39:59 | 只看该作者
shinelb 发表于 2017-3-7 11:04
ARVO PART和PHILIP GLASS的音乐属于简约主义音乐,是20世纪中后期开始流行的一种音乐,与电影音乐有密切联 ...

敢问我国作曲家啥时候主要受序列主义影响了?

就以布列兹为首的那个虚张声势的利益小圈子而言,现实情形恐怕是某个别系主任曾经“欲入而不得其门”吧?除了前些年,上音被法国IRCAM狠宰了一套昂贵的声音空间信息中央处理器以外,屁也没得到。何况,以我国音乐学府广大师生那众所周知的数理逻辑能力,咋玩儿“序列”啊?这不闹呢么!再说,明眼人都知道那其实就是一坑,绕着走还来不及呢!

使用道具 TOP

599#
发表于 2017-3-7 14:23:08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我的理解和你不一样吧,12音音乐也可以称为序列音乐的,朱践耳就受这种风格影响的。

点评

他也就是晚期(80年代)才开始尝试引入些十二音序列技法,想赶个当时西方先锋派学术潮流。比较搞的是,自七十年代后期,西方学术主流又开始回归调性了,所谓“序列主义”最闹腾的劲儿已然过去了。  发表于 2017-3-7 16:09
()Щ  发表于 2017-3-7 16:02

使用道具 TOP

600#
发表于 2017-3-8 20:09:23 | 只看该作者
       两位兄台,小弟对乐理所知甚浅,但依稀知道历史上音乐理论的进步对音乐创作的发展确有辅臂之功。

       然而是否在有些时段中,有些环境下,某种音乐理论在深化演变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情感本质有所忽略,换言之,有些音乐理论家过度沉陷于数理推演、逻辑辩诘之欢娱,而其创作却有悖于动情触心、勃发精神之功能?

       还是说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与那些上世纪各种”主义“流派滋生的环境相去甚远,因而欣赏起来有些吃劲,而无法激活对此类音乐在生理和心理层面上的深刻反应?

       聆听西方古典音乐总体来说已经是一种需要逐步学习、逐渐适应的艺术鉴赏行为,那么面对这些在西方文化情境下已属小众的艺术流派,是否需要更多脱离现实、抛弃现实的沉浸?这种沉浸的结果对于现实生存将起到正向还是反向的作用呢?一时想不清楚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4 03:57, Processed in 0.025272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