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6232

查看

93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601#
发表于 2017-3-8 20:27:47 | 只看该作者


       萨瓦利希指挥的这套《以利亚》,得到几本参考书和若干榜单的推荐,却一直被忽略。前两天又有位爱乐老兄在微信中大赞不已。这位年兄长期静心专听宗教合唱音乐,他的感慨应是真心感发。从淘宝购得一盒三张红银版,果然是便宜又好听的佳作。

       门德尔松真是得了巴赫乾坤转世般的衣钵,尽管旋律和织体不同于巴赫,但这部作品的底层结构、发展程式特别是音乐中散发的气质、韵味、精神,与巴赫是如此贴近。门氏发掘、推介、弘扬巴赫作品有功,而他这为数不多的几部合唱作品更是身体力行地对巴赫风格的实践和传承,并在继承中融汇出自己的风格,一点也不突兀,一点也不违和。

点评

我也买到了这套黑胶,还是全新的!可见作品比较冷门?  发表于 2017-3-10 09:58
能听《伊利亚斯》的都是大家!  发表于 2017-3-9 09:15

使用道具 TOP

602#
发表于 2017-3-9 12:57: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7-3-9 14:01 编辑

工作很忙,关于现代音乐和当代音乐,简单说几点:

1、        现代音乐的产生与20世纪早期的文艺思潮有关,与20世纪早期的哲学、美学、心理学等等有关。和美术等姊妹艺术类似。叔本华、尼采、帕格森和弗洛伊德等人对20世纪的艺术有很大影响。

2、        现代音乐和传统音乐是建立在不同音乐理论基础之上的。传统音乐是建立在传统和声学基础上的,而现代音乐是打破了传统和声学体系的,它们之间区别很大。这个道理和美术是一样的,塞尚、马蒂斯和毕加索等人对绘画的理解与西方传统绘画是完全不一样的。是新的艺术理论,与传统完全不同甚至完全颠覆。

3、        不能采用欣赏传统音乐那种方式来欣赏现代音乐。欣赏现代音乐要放弃对优美旋律和和谐和声的期待。我们欣赏传统音乐的时候,有时听了一句,就可以联想到下一句。而现代音乐是根本不同的,是联想不到的,因此会觉得意外,因此在欣赏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也是现代音乐的特点之一。在本质上,之所以会这样,与作曲理论等原因有关。

4、        像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梅西安等人在DG等大唱片公司都有很多录音的,很多制作也是重量级的。也说明他们的价值得到肯定和认可。

5、        有机会,我们多探讨。

使用道具 TOP

603#
发表于 2017-3-9 15:46:53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施版有时间推荐一些现代音乐的代表作品&唱片。

使用道具 TOP

604#
发表于 2017-3-9 16:12:26 | 只看该作者
joyjscz 发表于 2017-3-9 15:46
期待施版有时间推荐一些现代音乐的代表作品&唱片。

可以的,我们一起学习。
欣赏现代音乐,可以从拉威尔、德彪西、巴托克、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等音乐家开始。
论坛以前也讨论过。B老师这个置顶贴《20世纪音乐漫谈》就非常好的。可以先看这个: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1

使用道具 TOP

605#
发表于 2017-3-9 19:13:12 | 只看该作者
Burt老师这个贴子真是个宝,过一阵儿回头看看,又有新收获.

点评

真的是谦虚使人不断进步,只是咱后者就更追不上了😄  发表于 2017-3-10 09:55

使用道具 TOP

606#
发表于 2017-3-10 16:29:46 | 只看该作者
刚才试着听了勋伯格的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感觉不错似乎没那么难接受。还是6只眼单声道版本呢。

使用道具 TOP

607#
发表于 2017-3-10 19:22:14 | 只看该作者
joyjscz 发表于 2017-3-10 16:29
刚才试着听了勋伯格的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感觉不错似乎没那么难接受。还是6只眼单声道版本呢。

升华之夜是他早期的浪漫派作品,属于“后瓦格纳-理查”式的交响诗。写完古雷之歌之后,勋伯格自感江郎才尽,自忖一辈子也写不出老柴、瓦格纳那般伟大的旋律,这才开始鼓捣他那十二音体系。折腾半天最后自己都承认是失败的。

点评

哈哈。让人长出一口气啊。  发表于 2017-3-10 21:49

使用道具 TOP

608#
发表于 2017-3-12 18:28:43 | 只看该作者
音符是有限的,是否旋律也会穷尽??

使用道具 TOP

609#
发表于 2017-3-12 19:05:51 | 只看该作者
joyjscz 发表于 2017-3-12 18:28
音符是有限的,是否旋律也会穷尽??

连巴赫这样主题似乎无穷无尽的人在晚年也捣鼓起了半音,毕竟写旋律的能力和音乐的展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使用道具 TOP

610#
发表于 2017-3-12 19:15:03 | 只看该作者
石南根 发表于 2017-3-8 20:09
两位兄台,小弟对乐理所知甚浅,但依稀知道历史上音乐理论的进步对音乐创作的发展确有辅臂之功。

...

严肃音乐自古以来就是在寻求用逻辑的方式继续推进,人类情感本身并不能使音乐继续发展,音乐发展本质是逻辑,其次再用"意思"去丰满他。
音乐这东西和科学是一样的,每个人都能学会牛顿力学,但越是先进越是艰深,不是专门研究物理的当然不能看懂量子力学论文,但专门研究这个的自然就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妙

使用道具 TOP

611#
发表于 2017-3-12 19:26:52 | 只看该作者
意大利那边的贝利尼等人没有旋律估计展开不了。莫扎特活过五十岁的话会否也搞些不要卖钱的音乐科研作品?

使用道具 TOP

612#
发表于 2017-3-12 19:59:59 | 只看该作者
       天津杨老师的35A微信群十分热闹,除了版主本人厚积薄发的言论传记,也出现不少有意思的评论、感言和视频片段。十年前,这样的切磋交流还只能是个心愿,如今却十分便捷地成为现实,远隔万里也能即时交谈,甚至听一下对方大致齐的音响搭配效果。

       身处此道,认为音响器材和音乐唱片倒是比较早地进入全球化时代。网购是一方面,特别是二手器材和唱片,关税相对较低,能够承受也比较划算。如果语言能过关,网上跨国交流也不是问题。这本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最近淘宝上流传的一些措施却似乎倒行逆施。总之是利益在作怪,文化专权还在其次。总不能一边骂着特朗普逆全球化,一边变着花样搞闭关锁国吧。

       昨天北京和平里地区的赋格小店举办黑胶集市,原本还长宽绰的店面经人流一挤,也有了摩肩接踵的景象。不知道店家如何保证货源,但从产地看,货品来自美、欧、日各地,却也是全球化的缩影了。只是没有什么俄罗斯和东欧的唱片。

       年轻的潮人很多,随耳也听到不少谈论版本的高手发议论,指点朋友收这收那。一时有些后悔,相形之下已经是老人家了,不该来凑这个热闹。

       贼不走空,勉强在年轻人横支的臂膀下扒拉一下,找到一套门格贝格指挥阿姆斯特丹演绎的巴赫《圣马太受难曲》,还是菲利普公司早期的MICROGROOVE 紫红标单声道。门格贝格于1939年68岁时录制的这套唱片拥有崇高的历史地位,1953年棕枝主日(复活日前的主日)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举办了一场录音音乐会,播放14年前同一天录制的这套受难曲。实际上从1899年开始,门氏每年标枝主日都会上演这个曲目,成为阿姆斯特丹战前的一个音乐传统。



       图中这套是1950年代末第二次出版,据说没有五十年代初的第一版好,而且省略掉了门格贝格用指挥棒敲击指挥台的有趣声响。

       吧台喝水的时候同临座的一对小年轻攀谈,说起听古典音乐的仍是小众,只有“听进去”了以后才能“也挺有意思”的。也不知道像上面这套古老的录音,还会有几个年轻人感兴趣,成为这个论坛里几位恐龙般的人物。

       另一张意外收获是John Coltrane的A Love Supreme。对爵士并不在行,所以求助于榜单和评论。评论说这张1965年录制的唱片对爵士后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音乐中能够听到喜悦、狂躁、愤怒、哀怨等各种情绪,柯川本人的演奏技巧也有大的飞跃。



       这张唱片多次被复刻,从标签上看这张标价165元人民币的是1971年IMPULSE/ABC的出品,盘基不厚,盘面需要清洗。店家提供了清洗服务,效果不错。因为吃过日本唱片的亏,所以看到是美国原产,也就不挑剔了。它的头版165美元都买不下来。

       日本早年复刻了许多经典版本的爵士唱片,并不是这轮复刻潮的产品。但包括古典音乐唱片在内,日本产品良莠不齐,听一耳朵经常会“我靠”,只不过有时是惊喜,有时是忿闷。这次有不少百大唱片,因为日本版,都放弃了。价格亦不合适。

       回到35A。今天将一间12平米小屋收拾出来,两侧满布唱片和书架,窗下摆开一套国都22前级+II 后级, 推动那对乐爵士黄黑皮表兄弟。兼联78转虫胶和CD。说实在的,从质感到气势到音场到从容度等等,实在无法与目前的黑胶系统媲美。如果没有比较,其音乐味道、低频下潜、音场纵深感,在这间小屋内已可令生耳惊叹。但是因有珠玉在前,它们就只能作备份了。不是35A不好,是真不容易玩好。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4 04:06, Processed in 0.033629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