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9502

查看

67

回复
123456
返回列表
楼主: zenegger

61#
发表于 2012-2-29 13:26:26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重要法啊?
牛仔 发表于 2012-2-29 13:20
简单地说:她基本上一生都在弹巴赫,评价也很高。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2-2-29 13:29:35 | 只看该作者
简单地说:她基本上一生都在弹巴赫,评价也很高。
shinelb 发表于 2012-2-29 13:26

这是一点,但没说出重点啊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2-2-29 13:31: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点,但没说出重点啊
牛仔 发表于 2012-2-29 13:29
呵呵,你说说?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2-2-29 13:57:3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你说说?
shinelb 发表于 2012-2-29 13:31

最先用钢琴演奏的会是谁呢?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2-2-29 16:27: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2-2-29 16:30 编辑
第一个用钢琴录WTC的应该是菲舍尔。
shinelb 发表于 2012-2-29 15:48

不错。1933—34年是最早的录音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2-3-1 11:29:49 | 只看该作者
最爱图雷克。。。。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2-3-1 18:59:16 | 只看该作者
我最喜欢的两套WTC都换成黑胶了,分别是兰多夫斯卡的大键琴版和李赫特的萨尔茨堡版。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2-3-2 10:03:45 | 只看该作者
《平均律》各前奏曲和赋格介绍:
注:以下内容来源网络。

第一卷开篇(C大调)的“前奏曲”部分首先给人带来宁静明朗的感觉,旋律单纯而动人,像是满怀着美好的企盼,“赋格”部分也是特别纯净,旋律明快如歌,平均律曲集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了。第2首(C小调)的“前奏曲”以频繁变化的速度来造成情感的起伏,“赋格”的主题同样是不断跃动的,全曲有力并洋溢活力。第3首(升C大调)是一支快速的乐曲,“前奏曲”欢快如阳光闪烁,“赋格”是一首可爱的加沃特舞曲——它一种法国的古老舞曲。第4首(升C小调)全曲满怀悲情,也满怀憧憬,“前奏曲”呈现出圣洁的情感,“赋格”堂皇而宏伟,就像以平稳的速度行进一般。

第5首(D大调)的“前奏曲”速度迅疾而不间断,“赋格”则堂皇华贵,二者形成截然不同的对应。第6首(D小调)给人以即兴的感觉,不论“前奏曲”和还是“赋格”,音乐都是在不断摇摆着的,只是“前奏曲”的摇摆要更加激烈。第7首(降E大调)的“前奏曲”是十分悠然徐缓的,而“赋格”的轻快谐谑与之形成不对称感。第8首(降E小调)乐曲始终都是徐徐行进的,“前奏曲”极其庄重,旋律悠悠,似在倾吐内心之情愫;“赋格”平静舒缓,具有古老的中世纪圣咏风格,仿若沉思冥想,此曲与巴赫的宗教音乐一脉相承。第9首(E大调)的“前奏曲”有着悠闲的田园气息,洋溢着暖人的幸福感,进入“赋格”后气氛变得愈加活泼,感觉上是对前者的发展。第10首(E小调)以缓慢的“前奏曲”开始,其旋律温柔摇曳,随后的“赋格”中,琴声点点,轻盈如飞。

第11首(F大调)的“前奏曲”在轻快的琶音中行进,并很快进入帕斯皮耶舞曲节奏的“赋格”,这种活泼的舞曲据说发源自法国某地的水手中,传到巴黎后还在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的宫廷里流行过。第12首(F小调)在“前奏曲”中,可以听到在背景上隐含着的哀歌旋律,它与“赋格”主题的沉重形成了必然的联系,二者构成一首动人心弦的乐曲。第13首(升F大调)是十分明朗的乐曲,“前奏曲”的开朗性格与“赋格”的优雅可爱皆极富于魅力。第14首(升F小调)与前一首截然不同,充满了寂寞的情调,并在“赋格”中进一步加深,如果说“前奏曲”尚有些微波,那么“赋格”则如止水,其中形成对位旋律的动机被后人称为“叹息的动机”——这里先不用探讨“对位”和“动机”这两个名词,我只是想说明此曲是一首充满哀愁的乐曲。

第15首(G大调)短小而轻松,“前奏曲”轻松明快,“赋格”有着舞曲风格,乐曲活泼跳跃。第16首(G小调)“前奏曲”的旋律有圣咏的感觉,“赋格”十分复杂且杰出,含有四个部分,结构明确,音乐总体上平稳而端庄。第17首(降A大调)的“前奏曲”具有适当的沉思性的特点,“赋格”则显得很高贵矜持。第18首(升G小调)的“前奏曲”十分精致,集悲情与高扬于一身,“赋格”的情绪特别丰富,充溢着真挚之情。第19首(A大调)是一首色调鲜明的乐曲,“前奏曲”有着明亮和欢快的情绪,“赋格”的行进十分从容。第20首(A小调)对于当时来说,不属于优雅的音乐,“前奏曲”或许可以形容为粗犷的优雅,“赋格”的演奏难度很大,使用了长大而极为复杂的对位技法,据说结尾的持续低音在钢琴上无法演奏,除非是在管风琴上。

第21首(降B大调)是一首活泼可爱的乐曲,“前奏曲”轻巧而跳跃,“赋格”有着快乐的舞曲风格,十分讨人喜爱。第22首(降B小调)有着异常庄严的气氛,“前奏曲”恰似虔诚的祈祷,“赋格”有着浓厚的宗教氛围,其悲怆之情带有受难乐的风格。第23首(B大调)的“前奏曲”轻柔而婉约,被称为“两个深渊之中的一朵小花”,“赋格”接近宗教题材的管风琴曲风格。第24首(B小调)作为第一卷的最后一曲,有着异常深沉的情感,其“前奏曲”以行板速度的演奏有一种跃动的感觉,“赋格”以徐缓的广板速度的演奏则呈现出庄严的气氛,表现了崇高的精神世界。

从上面关于第一卷的介绍中,我们应该可以初步了解到,巴赫的平均律曲集包含了各种情趣,及丰富和深刻的情感,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只是练习钢琴使用的乐曲,可以说平均律曲集就是一个情感的世界,人类的喜怒哀乐它那里面全都有。在平均律曲集的第二卷中,我们将继续体会这个情感世界的各种滋味。

聆听平均律曲集之二

第二卷开篇(C大调)的“前奏曲”有着管风琴曲般的庄重气氛,“赋格”被称为“天真无邪的嬉戏”,它同前者的气氛截然不同,自由得无拘无束。第2首(C小调)的“前奏曲”是优雅的阿列曼德舞曲风格,“赋格”则既欢快又宁静。第3首(升C大调)的“前奏曲”和“赋格”的模式听起来很相像,都是先以轻轻跳动的方式行进,然后音乐的力度得到加强。第4首(升C小调)是一首杰出的乐曲,内向的“前奏曲”如一首有着深切情感的三重唱,而这一特点在“赋格”中以快板速度被延续。

第5首(D大调)有着光辉的色调,“前奏曲”具有巴赫《管弦乐组曲》那样的光采,“赋格”给人以单纯的感觉。第6首(D小调)的“前奏曲”充满了幻想的色彩,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赋格”持续着幻想的色彩,但变得深沉。第7首(降E大调)快速的“前奏曲”带着甜美的味道,庄重的“赋格”则与前者在情绪上有着极大的反差。第8首(降E小调)有着阿列曼德舞曲形式的“前奏曲”,和高贵如歌的“赋格”。第9首(E大调)是曲集中最美的乐曲之一,“前奏曲”不仅结构精致,而且旋律也很精美,“赋格”具有宗教气氛,带有一种美妙的神秘感,接近于文艺复兴晚期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的风格——这位意大利作曲家一是巴赫之前最伟大的复调音乐作曲大师,以“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而著称。第10首(E小调)的“前奏曲”具有意大利库朗特舞曲的速度迅急的特点,“赋格”速度不像前者那么快,琴声如珍珠般点点落下。

第11首(F大调)的“前奏曲”在管风琴曲风格的外表下暗含着柔美,“赋格”则轻快而单纯。第12首(F小调)中“前奏曲”的伤感特征同巴赫的音乐特征相去较远,具有意大利倾向,“赋格”的节奏特点也让人想起维瓦尔第协奏曲的快板乐章,这首乐曲体现了巴赫所受的外来因素影响,下一首亦然。第13首(升F大调)中的“前奏曲”具有法国式序曲的特点,给人以威风堂堂之感,“赋格”则有着高贵的气质。第14首(升F小调)的“前奏曲”近似小咏叹调,舒缓而抒情,“赋格”相比前者有力了许多,而且它在这套作品中独一无二,是一个“三个主题的三重赋格”。

第15首(G大调)总体上特别轻快,据说为了配合“赋格”,巴赫三次修改“前奏曲”,最终使二者达到外美的契合。第16首(G小调)的“前奏曲”缓慢踯躅,显得有些沉重,“赋格”则有一扫隐晦的感觉,变得强而有力。第17首(降A大调)“前奏曲”的情真意切与“赋格”的激情荡漾珠联璧合——由于我很喜欢此曲,所以这里破例说些专业点儿的内容:其中“前奏曲”使用了意大利牧歌中的“迭歌”的方式,“赋格”主题的音域超过了八度以上,之后出现的半音阶型对位旋律,让这首乐曲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它也是巴赫最具独创性的作品之一。第18首(升G小调)的“前奏曲”预示了早期的古典风格,而“赋格”开始时的悠然之状又宛如摇篮曲风。第19首(A大调)的气氛明朗的“前奏曲”与构成单纯的“赋格”,刚好结为恰如其分的一对儿。第20首(A小调)的“前奏曲”总给人以一种奇妙的不确定感,倒是随后的“赋格”通过激烈而有力的琴声所营造出的紧张感,更让人有确定感。

第21首(降B大调)在第二卷中地位相当重要,因为它的“前奏曲”在结构上有明确的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很接近古典奏鸣曲形式,再次显示了巴赫与早期古典风格的联系,而与“前奏曲”相对应的“赋格”,则延续了前者的轻盈与欢快。第22首(降B小调)的“前奏曲”有一个长而悠然的主题旋律,其中所出现的从低音爬升至高音的持续音产生出极佳的效果,“赋格”以沉重的步调开始,然后一步一步走向高潮,给人以同“前奏曲”类似的迷人效果。第23首的“前奏曲”单纯而活泼,音乐是跳动着的,如同明亮的闪光,之后的“赋格”显示出了高雅的情趣。第24首(B小调)作为平均律曲集最有一首乐曲似乎过于单纯了些,“前奏曲”颇有点小情调,而“赋格”则有些谐谑的味道。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06:07, Processed in 0.027090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