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5839

查看

20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广陵散

61#
发表于 2010-6-24 20:24:05 | 只看该作者
古琴曲《墨子悲丝》,现存最早见于明末杨抡所撰《伯牙心法》琴谱(1609)。此曲音调悠扬,意切而情悲,旋律慷慨,流露出一种洁己自爱的感慨之情。为广陵琴派四大操之一。
《蕉庵琴谱》题解:按此曲乃梁惠王时人墨翟所作也。翟出行,见素丝,而悲曰:人湛然同於聖體,為習俗所移。蓋猶絲體本潔也,为五色所染,本同末異,清浊悬殊,人不可不慎也。審音君子能因樂而繹其旨,以墨子之悲自悲,則思所以置身於清白者,自不能已矣。寧獨聽其節奏之音哉?』是如“正人君子,觚稜难近”。
《五知齋琴譜》中該曲的『後記』:『《墨子》之奇,其節奏出乎意外,乃浙與中州之派也。然熟派亦尊之久矣。撫弦者當知曲中之抑揚起伏,實有敲金戛玉之聲,枕石漱流之致。而一種淒然感慨,潔己自愛之懷,隱隱吐出,傳之指下,誠為曠世之奇調。但必用熟派作主加以金陵之頓挫,蜀之險音,吳之含蓄,中浙之綢繆,則盡得其旨而眾妙歸焉矣。餘從髫年習之,亦未盡其秘奥,今參考揣摩,嘔盡心血,方為全美,以俟後之君子,庶幾有可采擇耳。』這裡僅琴派,便提到浙、中州、熟、金陵、蜀、吳等。顯然,同一琴曲各派是有區別的,而琴譜編譔人主張一首琴曲可以廣參各派以求『全美』的觀點,也是很鮮明的。編譔者在這裡既承認不同流派的客觀存在,又強調了各流派間相互借鑒的必要性。另外,也可看出編譔者於此曲之用心,是『參考揣摩,嘔盡心血』,認為已臻『全美』,是琴曲中較成熟者。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0-6-24 20:24:46 | 只看该作者
3、潇湘水云《五知斋琴谱》吴景略
《潇湘水云》:古琴曲,是宋代浙派琴家创始人郭沔(字楚望,约公元1190—1260年)的代表作。当时元兵南侵入浙,郭沔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深感国事飘零,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借水光云影,以寄抑郁、眷念之情。
曲谱最初见于《神奇秘谱》,共分十段:1、洞庭烟雨2、江汉舒清3、天光云影4、水接天隅5、浪卷云飞6、风起云涌7、水天一碧8、寒江月冷9、万里澄波10、影涵万象。
此曲流传至后世,有多种谱本,结构也有一些变化。现流行的是十八段曲加一尾声。
乐曲开始,飘逸的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第一句的旋律音调,自第二段从中音区展开,并贯穿全曲。古琴特有的吟、揉手法,反复围绕着骨干音变化发展,深刻地揭示了作者抑郁、忧虑的内心世界。
第四段低音区层层递升的浑厚的旋律,通过大幅度荡揉技巧,展示了云水奔腾的画面,打破压抑气氛,表现出作者翻滚的思绪。
第五段,乐曲第一句旋律在低音区变化再现,有欲起先伏之妙。第八段,再现了第四段的水云声,但情绪更为奔放、热情。
第九、十、十一,三段一气呵成。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以第五段的前两乐句为素材移高八度展开,高、低音区大幅度的跳动,按音、泛音、散音音色巧妙的组合,交织成一幅天光云影、气象万千的图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第十七、十八段是结尾部分,音乐转入低音区,旋律上行又回折。最后再现的“水云声”,只是一种无力的余波,流露出作者内心无限的感慨。
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充分利用了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绰、注”技法,集中体现了古琴艺术的“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被历代琴家公认为典范。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0-6-24 20:26:20 | 只看该作者
《潇湘水云》题解
《神奇秘谱》:臞仙曰,是曲也,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云之为曲,有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
《浙音释字琴谱》:希仙曰:是曲也,楚望先生郭沔所制。按祖王谱,先生永嘉人,……(与《神奇秘谱》同)……“噫!其望九嶷,怀古伤今,江寒月冷,影含万象之趣,每有余乐於其中矣。”
《西麓堂琴统》:郭楚望所作。其播弄云水,有扁舟五湖之思。抚弦三叹,不觉胸次洞然。
《太音补遗》:郭楚望所作。楚望永嘉人,每望九嶷山,为潇湘之云所蔽,作此盖以寓惓惓之怀也。
《玉梧琴谱》:与《神奇秘谱》同。
《藏春坞琴谱》:与《神奇秘谱》同。
《愧庵琴谱》:按是曲,楚望先生郭沔作了,永嘉人,每顾九嶷山,而为潇湘之云所藏,以寓惓惓之意。然水云有悠扬自得之趣,天光云影之妙,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兴。尽在乎兹。
《琴苑心传全编》:是曲,楚望郭沔所制,沔,永嘉人,每望九嶷为潇湘水云所蔽,乃为是曲,以寓惓惓之意也。聆其音趣,更有水光云影,一蓑江表之致。
《五知斋琴谱》:宁郭楚望所作也。因泛沧浪远望嶷,云水淹映,感慨系之,时值天中阳气渐衰,蕤萎少和,故宾位于五月也,音清和畅。自三段至尾,皆本曲趣味,抑扬恬逸。自四至八段,全在两手灵活,如云水之奔腾,连而圆洁,方得曲之旨也。
《蕉庵琴谱》:与《五知斋琴谱》同。
《希韵阁琴谱》:题解、后记均与《五知斋琴谱》同。
《枯木禅琴谱》:宋郭楚望所作,音韵和畅,曲意缠绵,有云山叆叇,杳雾空朦之意。须两手灵活,低弹轻拂,方合其旨。
《醒心琴谱》:南宋郭楚望所作。其曲取潇湘之水欲连天,云蔽九嶷,风云变幻,影涵万象之意,借以舒志。斯曲者,有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蓑江面,扁舟五湖之志。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0-6-24 20:27:09 | 只看该作者
《潇湘水云》后记
《琴苑心传全编》:语云:古琴名画,不可示於贪污之士,以其心多觊觎也。余谓能知琴与画者,正可以止贪去污者也。画家以山水渔樵,有道隐逸这胜,如装楼阁宫殿,衣冠跄济,则涉乎俗矣。是故因此可以止贪也。琴以平躁养静,古淡和情为本,如竞淫繁促,祖等琵筝,则恶矣,是故因此可以去污也。
《大还阁琴谱》:……今按其曲之妙古音委宛,宽宏澹茂,恍若烟波缥渺。其和云声二段,轻音缓度,天趣盎然,不云水容与。至疾音而下,指无沮滞,音无痕迹,忽用云驰水涌之势。泛音后,重重跌宕,幽深思远。非亲授指法,奚能得其旨趣?……
《五知斋琴谱》:此曲云山叆叇,香雾空朦;怀高岚于胸臆,寄缠绵于溪云,一派融和春水,浓艳温柔,有情至而弥深者矣。低弹轻拂,真落花流水溶溶也。
《春草堂琴谱》:昔人云:“鼓潇湘则天光云影,容与徘徊。”个中情景,当作何如体会,鼓者听者两不知也。谱中此曲用指极难,学者弗徒以手快为胜。
《悟雪山房琴谱》:此曲指法空灵,勿徒以手为工。
《琴学初津》:是操,宋郭楚望因泛沧浪远望九嶷,云水掩映,感慨而作也。音节幽静淡洁,须熟习而后入化,取用贵乎虚灵无迹,方得云水之意。琴山苏先生云:“昔人鼓潇湘,则天光云影,容与徘徊,个中情景,当作如何体会,难与言传,鼓者听者,两不知也”。曲中用指极难,吟猱二法,正合商曲体例,所当之法,兹悉切正,须分清而不混作可也。曲情曲义,二妙并佳,学者勿徒手快为宜,细心静作,神妙无与比也。虚白道人识。
《雅斋琴谱从集》:唐郭元振游潇湘,时值春晓,但见烟波浩渺,云水苍茫,当怀风景,还望无极。於是神弛与至,乃鼓斯操。其音微奥,如天光云影,容与徊徘,宜细心领会,方可期於指下,慎勿快弹为是。(转载复古斋又本后记)
《雅斋琴谱从集》:烟波浩渺,云水苍茫,洋洋乎盈耳哉!探微(转载复古斋第一本后记)。蕤宾调
《诗梦斋琴谱》:此曲最难得其缠绵,余弹此近十五年,仍不能得其旨,盖手不灵活耳。诗梦。
《沙堰琴编》:潇湘幸无二曲,十二十三乃至十八长短不同,分段各异,繁简因以稍殊。然其写江天景色,云水烟波,乃无二致……。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0-6-24 20:27:28 | 只看该作者
《潇湘水云》小标题
《神奇秘谱》:一、洞庭烟雨二、江汉舒晴三、天光云影四、水接天隅五、浪捲云飞六、风起水湧七、水天一碧八、寒江月冷九、万里澄波十、影涵万象
《浙音释字琴谱》:与《神奇秘谱》同。惟第五题作“浪捲飞云”。
《风宣玄品》:与前谱同。
《西麓堂琴统》:一、洞庭烟雾二、江汉舒晴三、波涛云影四、水接天隅五、天光荡漾六、浪捲飞云七、风起水湧八、水天一碧九、江寒月冷十、万里澄波十一、影涵万象
《古音正宗》:与《神奇秘谱》同。
《琴苑心传全编》:与《神奇秘谱》同。
《觉园琴集序目》(《今虞琴社》编):
宋郭楚望泛洞庭。见烟波浩渺。云水苍茫。情动乎中。遂作斯曲。其中以四段至八段。专写水云之声。夫水有声而云无声。然无声之妙。正在妙以有声传之也。九段以下。则击楫中流。逍遥容与。末段用角变打圆。如轻舟之转柁。隐隐有帆随湘转。望衡九面之意。琴操中不可多得之曲也。曲用商调。须紧五絃弹之。或称无射均。以俗乐言。则正宫调也。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0-6-24 20:27:51 | 只看该作者
4、梧叶舞秋风《琴学入门》吴景略
琴曲《梧叶舞秋风》谱本出自清初庄殝凤的《琴学心声琴谱》(1644)。是庄臻凤的传世之作。本曲的演奏极有特色,它轻盈灵动,着重表现了一个“舞”字,全曲旋律细致曲折,疏密呼应,盖写秋意萧飒,静听桐叶摇落之意。乐曲虽短,但余味无穷。清乾隆间苏璟春《草堂琴谱》(1744)跋云“曲意萧瑟,取韵宜幽”。此曲流传甚广,在现存八、九十种清代琴谱中,几乎都可见到。乐曲的结构形式,与明清时期许多民间器乐曲一样,采用一个较长大的主题旋律,进行多次变奏。变奏手法,极为丰富。
吴景略先生据《琴学心声》打谱并演奏,在吴景略先生指下轻盈灵动,一扫常为人们所知的秋风冷峻,或肃然,或伤感的情绪,别开生面地挖掘出了作品的乐观内涵,以一个舞字为线,奏出一派秋高气爽,愉快欣喜的气氛。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0-6-24 20:28:10 | 只看该作者
《梧叶舞秋风》题解
《蕉庵琴谱》:此曲之妙,凋桐生杜,为天地秋声。其气萧然,令人增慨。然其精意惇古淡朴,有清妙之理存焉。今古重加考订,庶不失前人命名之意。而凉指下爽肃,有“静落阶前叶,清传月下砧”之意。
《醒心琴谱》:清庄臻凤(蝶庵)所作。其曲取意天地秋声,“静落阶前叶,清传月下砧”,其气萧然,其风古淡,音韵纯正,清妙淳朴,秋凉飒飒,于指下流出,妙曲也。
《琴心直指》:与《醒心琴谱》同。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0-6-24 20:28:37 | 只看该作者
《梧叶舞秋风》后记
《春草堂琴谱》:庄蝶庵所制新曲十余操,惟此为最。音韵纯正,不杂繁声,初学按谱鼓音,易得其庄蝶庵原制。曲意萧疏,苏琴山为之句读,幽韵益胜。吾琴隐复斟酌数点。今兼取其长,觉清妙蔑以加矣。
《二香琴谱》:庄蝶庵自制新谱十四曲,惟此曲盛传达室於世,亦惟此最佳,故集谱者多收之。时下或呼之为“秋风”或呼之谓“金风落叶”。节呼无不可,然杨西峰圣贤名录载“宋玉作西风落叶”,乃另是一曲,久已失传;琴谱正传有“秋风”一曲,亦判然各别。
《蕉庵琴谱》:秋风一操,洵古调也。冲和恬淡,与白雪相仿佛。神明於古法之外,而亦不失乎作者之旨。因思古人作操,音与词章并美,今词章多有失传,但指法古今不异耳。
《以六正五之斋琴谱》:与《琴谱谐声》同。
《琴学初津》:是操节奏,平顺和缓,琴山先生云,梧叶与挟仙游,可为入手之梯阶,桐君先生云,庄蝶庵所制新曲十余操,惟此最稍简静,可为初学门径,有云用纵指弹,而得飞舞之气,可笑。千里识。
《鸣盛阁琴谱》:曲意萧瑟,取韵宜幽。俗论此曲需用纵指弹,要得舞态风声,可笑。
《诗梦斋琴谱》:此曲乃庄蝶庵原制古本,无吟猱,春草堂增之。今由孙晋齐先生得之。音韵更觉古淡。腐翁手抄癸丑夏日。

使用道具 TOP

69#
发表于 2010-6-24 20:29:00 | 只看该作者
5、忆故人《今虞琴刊》吴景略
《忆故人》又名《山中思故人》、《空山忆故人》。曲谱载于《今虞琴刊》(1937年),相传是蔡邕所作的古琴曲,曲谱为清末民初琴家彭祉卿得其父所传的乐曲,原曲好像是孔子想念颜回所做,经后人多次修改转变成对亲友的思念。曲调缠绵悱恻,意在思念故人。每当静中奏之、即触发对远方的亲友的思念之情,而相会无期、催人泪下的凄清孤寂。全曲共六段,以泛音开头,清新飘逸,使人于空山幽谷的宁静之中油然而生思念故人之情。后几段则以缓慢沉稳的节奏,绵绵不绝的琴音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情深意切,感人至深。乐曲表现空山月下徘徊沉吟,怀念友人的感伤情绪。
《今虞琴刊》:“忆故人”,亦名“山中思故人”,或云“空山忆故人”,传为蔡中郎作,……卢陵彭庆寿识。此曲彭祉卿先生童时受自趋庭,研精三十年,未尝间断,故造诣独深,含光隐耀,不滥传人,自前岁漫游江浙,偶一抚弄,听者神移,争请留谱,於是大江南北流传渐广,惟辗转抄习,浸失其真,或竟自是其是,先生辄引为憾,将复秘之。余既於去秋与先生订交,琴尊酬唱,辄相追陪;一年来欲就学而未敢以请,盖有以知乎先生之志也;今幸得而承教矣,且尽得先生之奥矣,而於先生之志,恶可以不书。虽然抱璞守真,责原在我,循规絜矩,还冀后人,乙亥冬十月真州张子谦识。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0-6-24 20:29:16 | 只看该作者
《忆故人》题解
(又名《山中思友人》)
《神奇秘谱》:臞仙曰,是曲者,与秋月照茅亭一人之所作也。盖曲之趣也,我有好怀,无所控诉;或感时,或怀古,或伤悼,而无所发越者、非知音何以与焉?故思我昔日可人,而欲为之诉,莫可得也;乃作是曲。故前圣之所谓道之不行,乃思圣人。故曰,“我思美人天一方,欲往从之不能忘。”是其言也。
《浙音释字琴谱》:与前谱同,下多“噫!离合无凭焉”。
《重修真传》:是曲也,蔡邕所作。曲之趣者,为思念故人,别殊难会;而思慕於心,时无不想言,而我有好怀,无所控诉,思我美人,天各一方;欲往从之,不能附翼;与谁言欤?噫!离合无凭焉。
《琴苑心传全编》:是曲也,我有好怀,或感时,或怀古,或伤今,而无所发越,非知心者,何以与焉?故思我友人,而欲为之诉,莫可得也。乃为此曲,以写之。
《醒心琴谱》:东汉蔡邕所作。其曲取我有好怀,无所控诉之意。抚此曲者,或感时,或怀古,或伤悼,幽凄之情,流行于弦。而今人所操,出于已故彭祉卿先生家藏之《理琴轩》旧本者,最为流行。其曲柔中见刚,细腻流转,如抽丝剥茧,尽表思念感怀依依之意。
《琴心直指》:与《醒心琴谱》同。
《山中思友人》(忆故人)小标题
《浙音释字琴谱》:一、感怀二、忆旧三、知我
《重修真传》:同前谱。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0-6-24 20:29:36 | 只看该作者
6、秋塞吟《五知斋琴谱》吴景略
《秋塞吟》是一首有着几个截然不同的标题、有着不同解释的琴曲,最早见于《五知斋琴谱》,表达了一种忧抑悲愤的情绪。又名《水仙操》、《搔首问天》,但正名作《秋塞吟》。三个曲名虽同为一曲(曲调大同小异),但解题内容却迥然不同。今山东诸城派按《搔首问天》诠释音乐。
萧鸾在《太音补遗》中倒是说清楚了为什么叫“秋塞吟”:“时莫悲于秋,地莫极于塞。高秋远塞,飞鸟不下,走兽忘群,伤心惨目,孰有过于此哉?此盖以伤昭君出塞之苦也。”戴长庚《律话》中引了很多楚辞来注解此曲。朱乐圃《琴史》中说的是一个与《琴操》大同小异的典故:“伯牙者,古之善琴者也。见称於春秋之后,杂见於诸家之书。尝学鼓琴於成连先生,三年而成。神妙寂寞之情,未能得也。成连曰:‘我虽传曲,未能移人之情。我师方子春,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与子共事之乎?’乃共至东海上蓬莱山,留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剌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寂寞无人;徒闻海水汹涌,群鸟悲鸣。仰天叹曰:‘先生亦以无师矣,盖将移我情乎!’乃援琴而用水仙之操云”。
古琴曲往往一曲多名,本来几首根本不同的曲子因此便产生了同名,从而混淆起来。《水仙操》、《秋塞吟》与《搔首问天》之间的混淆就是一例。吴先生首先对乐曲的内容加以考察。从标题和全曲的音乐形象以及指法特点,确定乐曲内容是表现昭君离别家乡远行塞外,伤时感事的悲凉心情的。从而在演奏中,处处表现婉约之风。尤其多处运用了回转的滑音,一些重要的音用了大吟(即大幅度放动揉弦),而且有下行四个音的持续大吟,充满哀怨之情。缓慢的下行滑音,在演奏中被加以强调,更为凄楚动人。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0-6-24 20:30:09 | 只看该作者
7、渔樵问答《琴学入门》吴景略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名曲,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明萧鸾撰于1560年):“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现在的谱本有多种。《琴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现存谱初见于明代。
此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因此近几百年来在琴家中广为流传。
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刻划出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其中运用泼刺和三弹的技法造成的强烈音响,应和着切分的节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声。第1段末呈现的主题音调经过移位,变化重复贯穿于全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曲有一定的隐逸色彩,能引起人们对渔樵生活的向往,但此曲的内中深意,应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及‘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兴亡得失这一千载厚重话题,被渔父、樵子的一席对话解构于无形,这才是乐曲的主旨所在。历史上最有名的‘渔’的代表是东汉的严子陵,早年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很赏识他。刘秀当了皇帝后多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严子陵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历史上‘樵’的代表则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朱买臣早年出身贫寒,常常上山打柴,靠卖薪度日,后妻子因忍受不了贫困而离开了他。《渔樵问答》一曲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尘世间万般滞重,在《渔樵问答》飘逸潇洒的旋律中烟消云散。这种境界令人叹服。
在吴先生的演奏中,轻重的变化犹如国画中的“墨分五彩”,层次丰富而鲜明。强音可如焦墨,浓郁而坚挺。轻音可如湿墨,飘渺而明晰,其间又有丰富的过渡色彩。在《渔樵问答》中,几处乐句的强弱起伏,吴先生演奏得很是潇洒飘逸。例如第一段入板后第18小节,第21小节(谱载《古琴曲集》)的两次落句,往往被人们弹成渐强。吴先生则处理为明显的渐弱,令人感到一种悠然自得之气。第二段结尾的两次“放合”乐句,也是容易被弹成渐强,吴先生则处理为渐弱,令人感到闲适。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4 06:44, Processed in 0.023695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