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忙里偸闲,断断续续听了三本不同的现场演奏。一是JOSEF HOFMANN在CASIMIR HALL演奏会上的贝多芬“华尔德斯坦”,二是ERNO DONANYI上世纪五十年代现场的莫扎特331,三是索夫朗尼斯基演奏的肖邦前奏曲。
霍夫曼的速度一上来快得有点难以接受,而且行进中的自由速度变化也相当大,充分展现他“随心所欲”、“性之所至”的特点。据说,他的现场演奏比录音室演奏自由度更大,单听这一曲目所言不虚。但如果不去同记忆中的BACKHAUS, KEMPFF, ARRAU等人比较的话,静心冥气地聆听,也很容易融入霍夫曼急急匆匆的音乐涌动,仿佛裹身于山中溪流,忽尔浪花四濺,直冲涧底,忽尔汩汩汤汤,沿坡奔流,忽尔深潭不惊,暗流沉涌,,,这在现场一定有更加摄人的效果。听惯了四平八稳的录音,包装良好的工业音乐制成品,再听这个录音,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多纳伊的莫扎特更加独特。读到过对季雪金演奏莫扎特的评论,说其不同于当时浪漫多彩的风格,独走内敛清新之路云云,而且此前听到的海布勒、佩莱西亚、齐默曼等俱都是沉稳、清爽的表现,因而多氏这种对莫扎特大开大阖的演绎着实令人吃惊,而且一定程度上不大接受。有些段落听上去像是贝多芬了,多氏“砸”琴的手很重。转回头想,既然巴赫之大无可以有卡萨尔斯与曼纳迪这样两个极端不同风格的解读,莫扎特为什么不行呢?现场掌声雷动,大概观众总是需要些额外的刺激。一大群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心理上不大期待那种和缓平静的风格吧。至少那个年代不是这样。
索神。这样对比下来,索氏的演奏确实了不起。现场录音经得起推敲。这套前奏曲给演奏家极大的空间,24个大小段落可以随性发挥,之间的对比程度也由人丰俭。索氏弹得非常精致,音色控制得非常好,各个段落的色彩不同,各有特色,同时并没有十分夸张地进行对比,下一段落开始并不出乎听者预期,但常有新意迸发。总体上速度偏快,现场的特色吧,但是停顿、休止都把握到位了,所以说经得起作为录音资料的反复审视。
现在难得听现场,容易用录音棚的标准来衡量音乐的演绎。但是现场本应是音乐呈现的本真状态,现场录音本应成为评判演奏优劣的重要标准。现场是演奏者真性情的实现,也能反映出一个时代听众的倾向和特点。除音乐之外,很多事情还是应该重视现场以及人的自发反应,那是最能反映人的真实思想和心理状态的。经过所谓认真摆布和考验的东西,可能反而少了味道。想起朱晓梅在教堂里恬静地演奏,听众沉静地聆听,看来这个时代确实不同于上个世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