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3835

查看

93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721#
发表于 2017-5-29 06:29:10 | 只看该作者
追石兄的帖子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却从未发言。因各位仁兄学问渊博,见解独到,怕班门弄斧,只有学习和仰望的份儿。今天看到石兄讲勇敢入土了,非常有感怀。勇敢我在石兄家见过一面,体形硕大而性情温和。我养的狗也已经十二岁了,我心里明白要不了太久它也将离我而去,所以这半年多来常愿意听音乐时,写东西时把它放在腿上,任由它在那里昏睡,尽管腿压得麻木也不愿意放下,即是对这十多年来一场陪伴的感谢,也是提前的告别。

点评

在烟兄怀里,小狗狗是幸福的,生命无限美好。弟强行赋予勇敢太多人间使命,因此总是放不下。其实不过是个执念,早放早了,只是现在还很难。狗狗有他们自己的因缘,与主人善结便是双方的福。  发表于 2017-5-29 08:06

使用道具 TOP

722#
发表于 2017-5-29 11:25:51 | 只看该作者
       (接着斯大林别墅)

       俄罗斯意象中的“山林”与中国不同。斯大林别墅四周是茂密的桦树林,间杂着一些原生的针叶树种和当年特意为主人种植的枫树。而别墅内部的木柱和墙围大多是桦木制品。在地广人稀的俄罗斯,走出人类活动的社区后,便是苍茫无尽的森林和沼泽,自然力以及相伴相生的未知力,随即成为世界的主导力,人在一瞬间从知觉和潜意识上都变得渺小无助。所以在老柴、老肖、拉赫甚至更加入世一些的强力团作品中,无时不刻地感受到旷野的存在,那些在旷野上流动着的风、光线、河流等诸般万物形止而实动的力量。



        老柴的《弦乐小夜曲》,算不上大作,但一直是热门曲目。莫扎特的同名作品充满谐趣,仿佛想见萨尔茨堡宫殿前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的热闹聚会。而老柴这组套曲就能在斯大林别墅应景,熹微天光下的桦树林生机明灭,白昼里从阳光房望出去一片静谧闲适,照片里斯大林抱着女儿亲吻的影像也合乎像《花之圆舞曲》一样明媚的第二乐章。如果强加上历史风云,人情冷暖,有意在乐句中附会一些感念,则更能唤起通感作用下的共鸣。

使用道具 TOP

723#
发表于 2017-5-30 10:33:22 | 只看该作者
       端午节,诗的节日。诗和远方。

       第一次听圣桑第三交响曲的时候,不知道这个法国人要说什么。

       那时候的音响不够好,大约是18年前,还在新加坡。刚开始建立系统。

       今天再听安塞美。听到低沉的雷鸣,叹息勇敢离开这个交织着爱恨情仇的世界。听到神秘的震颤,伴着小狗狗爬到未知的时光隧道,大无畏地探索,一如入常。听到风的飘扬,阳光的倾洒,送勇敢回到山林,回到草原,回到无边无际的旷野和天空,自由地飞翔,自由地飞翔,自由地飞翔,自由地飞翔。。。。。。

       尘世总是挥之不去的,肉体的存在需要凡俗和工作的支撑,需要无尽的、终生的忍耐,顽强地、机灵地抗争。然而卡米尔,这个留着半长胡须、离开我们一个世纪的法国老头子,带 给我们诗和远方,远远地离开肉体感知的满足,翱翔在由每一片美好记忆编织起来的梦幻世界,而且吹开未的的云雾去开启一扇进入更多的诗和远方的大门。

       自由,沉浸每一个音符中,每一丝感觉中,每一阵微风和风中的味道里。随着音符和乐句,离开重重的水泥森林包裹,径直向上飞腾。管风琴,硕大能量的音响,排山倒海的音响,托举着整个乐队,径直向上飞腾。早年间在美术馆看到朱乃正先生那幅屈原,惊得目瞪口呆,那种抛却了现实主义桎梏,将技法与意象完美地结合,将西方的视觉本领与中国的飘渺情思融汇于一道的创作,当年之宏钟般地震动人心,此生永难忘怀。



       伟大的艺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能够融通。也许很多音乐,中国的,西方的,甚至印第安的,非洲的,都能合乎这幅图画的意境。但是这个端午节,一个自由飞翔的节日,就让圣桑的管风琴、乐队和号角,托举屈子的灵魂离开汨罗江,离开大地,离开凡尘,自由地飞翔。。。。。

使用道具 TOP

724#
发表于 2017-5-30 16:15:34 | 只看该作者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使用道具 TOP

725#
发表于 2017-5-30 16:24:50 | 只看该作者
       客厅党的苦恼,是摆位受制于家居,不得追求完美的声场。

       但还是得想办法。摆位,音箱内倾角,空间布局,软料吸音,座位高度,中空共振,凡此种种,都会影响声音表现。是除了硬件之外改变声音效果最应该注意的地方。

       像天朗GRF靠自身制造共振的箱体,按说有长边摆放的优势,不大受箱后与墙壁距离的影响。但实际上距后墙10公分与30公分的差距还是挺大的。能向前挪动一点儿,音场的空间感还是有些许改善。

       很多人反对将器材放置在音箱之间,因为手摸机架都能感到震动。但客厅党之无奈,也只得如此摆放,靠避震钉减少不利影响。音箱前移,对机架的共振能量能够稍微减少一些。

       客厅党的另一个为难之处,是一侧落地窗帘与另一侧开放空间的平衡问题。人为地在另一侧拉个帘子,有碍观瞻,家里领导不会同意。然而放置一些软物料,比如有厚垫的沙发、扶手椅,也算聊胜于无。因为窗帘不只是不反射,很多情况下是吸收音波能量的,这与开放空间的效果还是有所不同。

       与耳朵等高的位置,如果有吸收物或反射物,一定会影响能量平衡。这对于面前音场中各个乐器的定位将带来极大的干扰。因为各种物体吸收或者反射声音的频段不一样,会造成有的乐器定位准,有的发生偏移,甚至钢琴各组琴键的位置出现在面前不同的位置。

       中空物体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怪物。不同材质、体积、形状的中空物对于音波的扭曲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应当尽量避免在听音空间内出现纸盒、木箱、玻璃瓶、塑料瓶之类的东西,连唱盘上的亚克力盖子也得注意。

       另外一个屡试不爽的经验,就是听音位置切勿高于高音喇叭单元的位置。与之相平,对于高音能量的接受趋强,其实并不太理想,容易影响对整套系统平衡的判断。一般人会选择略低,5公分上下,声音相对柔和些。而一旦高出高音单元,会出现种种令人烦恼的问题,特别是定位飘移。

       当然,这些空间处理的问题是应当同系统建设同步解决的。不过很多情况下,硬件搭配调试走在了前头。尤其对于客厅党,前后左右移动10公分,有时候都会影响家庭和谐。所以,在硬件问题处理基本就绪后,还是要关注一下听音空间里是否埋了个把“钉子”。把它们起出来,给自己营造一个舒适准确的听音环境,是必要的,也是非常划算的。

点评

石兄的心得越来越丰富了,而且大体都是正确的,这从一个爱乐之人笔下写出来,尤其难能可贵,软硬兼修不容易啊!  发表于 2017-5-30 21:57

使用道具 TOP

726#
发表于 2017-5-30 21:18:29 | 只看该作者


       Eugene Mogilevsky (Moguilevski,咋翻啊,莫久列夫斯基?),又是一个敖德萨人!1945年出生,1964年18周岁时获得比利时伊莉莎白皇后钢琴大赛冠军。看来波利尼、李云迪的肖邦冠军年龄纪录也没啥特别的了。前两位苏联冠军,一是吉利尔斯,1938年第一届,敖德萨人!!!! 一是阿什肯拉吉,1956年。老爸和俩儿子都是钢琴家,这一家子还了得!

       上面这张同康德拉辛合作的唱片得了一些奖项。可以听出来他的风格细腻流畅,在需要力度和辉煌音色的段落并不放弃乐句的整体性,一旦进入歌唱句,抒情性极强,不愧是涅高兹和扎克的好学生。1992年后他定居布鲁塞尔,在音乐学院任教,可惜当年没有去打听他的音乐会。难怪跳市上会有他的唱片卖。

使用道具 TOP

727#
发表于 2017-5-30 22:4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7-6-1 13:21 编辑



CHOPIN          FANTAISIE OP.49 EN FA MINEUR   
                       SCHERZO NO.3   
SCHUMANN   FANTASIESTUCKE OP.111   
SCHUBERT     IMPROMPTU OP.90 No2 EN MI BEMOL MAJEUR
                       IMPROMPTU OP.90 No3 EN SOL MAJEUR   
LISZT              SONNET DE PETRARQUE OP.104   

ROSA TAMARKINA

       以前提到过这位罗莎. 塔玛基娜,吉列尔斯的第一位夫人,当年这对金童玉女据说过婚后生活得并不太好。1937年17岁获得肖邦大赛亚军(冠军是扎克),1950年30岁不幸患癌症去世。她演奏的拉二被爱乐者追捧。1949年纪念肖邦去世百年演出时她还能演奏协奏曲呢。

       有幸得到一张苏联早期 APRELEVSKY ZAVOD 厂牌的单声道唱片(上图右面那张),据说比火炬片还要早。网上有好几种盘芯,因此不敢断定是第一版,大约是1950年代初压制的。片基极厚,六十年过去不变形,但表面状态不是很好,小划痕造成一些噪音。不过塔氏的琴声依然穿云而出,能够听出她指力非凡。

        塔氏运指技艺之娴熟令人叹为观止,舒伯特即兴曲第三首的琶音极为快速轻盈,同时右手小指无名指弹出的主旋律优美而不忧伤,是青涩且直率的少年情怀,别开生面。肖邦的谐谑曲断句休止比较短,琶音照样水银泻地,第一段听来间不容发、一气呵成。而重复部分又有意放慢,为最后的加速蓄积动能,真是有心机的设计。

       录音效果相当好,李斯特《彼特拉克十四行诗》中高音加踏板部分意境飘渺悠远,fff和弦部分结实有力,富有色彩变化。但她的造句不甚夸张,颇有古风。这样风格百变的钢琴圣手真是难得。天妒英才,不应该啊。



      

使用道具 TOP

728#
发表于 2017-5-31 23:5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7-6-1 13:17 编辑

       不知道隔壁record 33兄今晚在大剧院听得如何,是否对费城的贝九感到满意。

       看样子今晚的演出来头不小,楼座第一排有好几位副国级、正部级、副部级领导,第二排有吕思清等音乐界名流。

       费城的声音打磨得十分光洁,弦乐部声音优美,快速乐段非常整齐,力量感稍微弱些。管乐部不如弦乐动听,但还是相当精细准确。

       大剧院合唱团表现不俗,气势唱出来了,尤其是高潮部分毫不脚软,难能可贵。可能是很少唱宗教歌曲,有些明显带有唱诗痕迹的段落不是很地道,神圣性强调得不足。四位独唱很迈力,但功夫与那些名录音里的大师还有差距。

       指挥瑟顿,不大熟悉,也是相当出力,整体上带动乐团全力以赴,效果不俗。但他的结构处理有待评判。头两个乐章速度相当快,而且乐章内部节奏平均,缺少变化。如果说是为了对比第三、四乐章,也还说得过去,但似乎最后证明其并非有意为之。整个演出,乐句之间的收口都很快(休止不算在内),呼吸处处紧凑。对于这样一部蕴含复杂情感的作品,这种诠释是否可取,恐怕见仁见智了。不知道指挥是有意复古,忠实原谱,还是追求干净利落的现代风格。

       这场演出要录唱片,演出前剧院对观众提了要求。果然奏效,乐章间没人鼓掌,只是使劲咳嗽,也没见人拿出手机来拍照。有几次观众的东西掉在地上,砰砰作响,指挥一开始还把指挥棒甩丢了,美中不足吧。

       出门的时候,听见两个年轻小伙子在说,今天是27下定音鼓,只有富特是29下。未知所云,想必有所出处。真有研究深的。29个鼓点会造成什么样的不同效果呢?看看诸位年兄有无知道的。

使用道具 TOP

729#
发表于 2017-6-1 21:5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7-6-2 10:25 编辑



       终于迎来了尤拉.菊勒,Youra Guller。这张唱片由英国NIMBUS公司1981年出品,而老太太在前一年1980年以85岁高龄辞世。这里面大多数录音完成于1975年之后,也就是尤拉80岁以后的演奏。

       作为依西多.菲利普的学生,她在上世纪二三十年纪在法系钢琴家圈内已是赫赫有名,但迫于二战和健康原因,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演出。此前还在中国生活过八年。七十年代复出后,大家发现她的技术依然如世纪初一般精湛,而且她的演奏法简直是OLD GOLDEN DAYS的标本复原,与当时流行的方式全然不同。

      

       老太太年轻时是个大美人,虽然是犹太血统,二战期间必须躲躲藏藏,但一定有过不少经历。这一点和蕾菲布颇为相象,两位老太太进入暮年后外表上不复有年轻时的艺人风采,但是那种平易、诚恳又仙灵的特殊气质自然而然地流出。

       法国学派声音精致,讲求韵味,但并不像一般认为的那样缺乏力量。蕾菲布的敲击是出了名的,但她手抬得高,触键却并不僵拙,而是非常有弹性有活力。菊勒的力道则表现在对踏板与触键的精妙结合上,几首巴赫改编曲竟在大钢琴上很好的模仿出管风琴或是大键琴的风格,将低音部的轰鸣感与高音部的轻灵感明确地区分开来。前两天再次听兰多斯卡,在大键琴上营造出多种色彩和气氛,有些相合,有些相对,难怪当年那么多人服她。

       听菊勒的斯卡拉蒂,竟有回到布鲁塞尔近郊HULPE古堡的感觉,闲适优雅在湖畔的草地上漫步,踏板下的和弦带着从不远处树林里吹来的风声。想来这可能更应和当年在凡尔赛宫内外流行的演奏风格,符合法式花园规整方正的田园氛围。霍洛维茨比菊勒鬼头多了,带着一股小男孩子的稚气和淘气。

       阿尔贝尼兹、库普兰、拉默、达甘、巴尔巴斯特里,一首首小作品充满盎然生气,却一点都不骄躁。最妙的还是肖邦习曲OP.25第2号,非常短小,但菊勒以飘浮的触键和控制极佳的延音塑造出一个沙龙肖邦的形象,既熟悉又陌生,既实在又玄虚,与鲁宾斯坦那种自信满满、侃侃而谈的肖邦截然不同。上世纪初的肖邦。

       这张唱片上没有菊勒演奏的贝多芬最后两首奏鸣曲,那也是钢琴录音里的一个特例。古尔德、波哥莱里奇的演绎也特别,但菊勒并未强调速度或声音上的变化,而是靠一种诚实、自在的音乐朗诵赢得同行称道。日前在网上听,已是十分感动。

使用道具 TOP

730#
发表于 2017-6-2 22:41:42 | 只看该作者


       蕾菲布演奏德彪西,主要是两组《意象集》。比起著名的米凯朗杰利的录音来,老太太下手更显决断,因此音乐色彩也更加浓重,有点像凡高的大笔触,甚至刮刀着色。米氏则更像莫奈、苏拉,影影绰绰地,亦幻亦真。但蕾菲布不因为力大就显得拙,无论是速度、节奏、音色变化,都非常迅疾,听上去很过瘾,像是个胖子在灵巧地跳舞。也许法国女人不都是因蝴蝶骨而美丽。

使用道具 TOP

731#
发表于 2017-6-4 09:39:16 | 只看该作者
       跳上一楼,再赞一下菊勒。YOURA GULLER。

       听音乐不是随时随地支起耳朵就行。要看情境,要看心境。不久前 Joshua Bell 在华盛顿地铁站演奏巴赫,居然没有什么人驻足聆听,都在赶路。几年前假期旅行,在班贝格古桥头听路边艺人演奏大无,虽然环境嘈杂,但静下心来认真听,还是十分感动。

       在家听唱片也是如此。前天第一次听菊勒的巴赫,因为是晚上,不敢开太大声,另外可能晚上电压也有问题,声音不那么通透。周日早上是听巴赫的好时辰,稍微扭大一点音量,老太太手下的宏伟景象便铺满房间,彰显于眼前。

       菊勒将大钢琴转变为一架管风琴,琴音的轰鸣感特别强,特别是低音琴键组的堂音饱满之极。同时她又能避免混浊感,乐句和复调肌理交待得非常清楚,殊为不易,对触键和踏板的配合要求极高。

       菊勒的力度也令人称奇。触键之刚劲、果断,初听上去堪比吉列尔斯,意气风发,随心所欲,酣畅淋漓,只是没有那么强的金属光泽。因为管风琴无法表现钢琴的敲击特点,同时钢琴低音八度+踏板延音又能完成低声部长音托底的使命,所以这样的巴赫听上去就别有风味。

       网上有不少其他钢琴家的演绎,风格各异,有的更加轻盈剔透,有的强调展示线性重叠,也有用更加复杂的布索尼版本的,但菊勒这样的表现手法确有其独到之处。

       周日早上是礼拜时间,因此这两首作品中的颂诗特征也显得更为突出,仿佛一个多声部唱诗班在教堂穹顶下歌咏,充满虔诚和力量。真是美妙之极。


使用道具 TOP

732#
发表于 2017-6-4 22:57:26 | 只看该作者
        晚来小记一笔。有朋自蜀川来,盘桓半日,听乐谈天,相聚甚欢。只是忽然发现手中比较有意思的唱片居然大多数是单声道的,引起的共鸣和遐想也最多。很能说明问题。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0-7 00:16, Processed in 0.179552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