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4783

查看

10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bach111

73#
发表于 2010-5-4 04:05: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0-5-4 04:0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14 编辑

亨德尔管风琴协奏曲,主要是OP.4的6曲与OP.7的6曲,这两套协奏曲都是在英国活跃时期的作品。除此12首外,另有4首无编号,共计16首。亨德尔在赴英之前便是一位技巧极高的著名风琴师。到英国后,他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神剧创作,管风琴演奏只是用以自娱,所以没有留下一首管风琴独奏曲的曲谱。而管风琴协奏曲在当时作为神剧的前引,形成一种氛围,将观众情绪引入神剧。这种在神剧前演奏的习惯,由亨德尔首创。开始是由亨德尔一人演奏,形成乐队其他乐器的呼应。这些协奏曲乐谱上注明:"大键琴或风琴用",结构上大体由二声部(偶尔为三声部),或一个旋律由和弦伴奏的形态写成,接近大协奏曲。这些协奏曲几乎都是仿托莱里结构,由缓—急—缓—急4乐章构成,采用维瓦尔第3乐章形式。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0-5-4 04:3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6#
发表于 2010-5-4 04:34: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16 编辑

1930年,刚刚毕业的梅西安便被巴黎“第一”和“唯一”的教堂即著名的“圣三一教堂”(La Trinite in Paris)聘任为管风琴师,成为法国当时最年轻的职业管风琴家,并保持这个职位几达四十年之久。1936年,梅西安开始在巴黎音乐师范学校与圣歌学校任教,并和若里维(Andre Joivet,1905-1974)、丹尼尔-勒絮尔(Yves Daniel-Lesur,1908-)、博德里埃尔(Yves Baudrier,1906-1988)等新锐作曲家一起,组成著名的“青年法兰西小组”(La Jeune France),强调以“年轻、自由、避免平淡无奇且无学究气”的音乐创作,去追求并表现所谓“真诚、高雅和纯挚”的艺术理想。梅西安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包括:交响沉思曲《遗忘的奉献》(Les offrandes,1930),为乐队而作的四首交响沉思曲《升天》(L'Ascension,1933。梅西安在1934年将这部作品改编为同名管风琴曲,但改写了其中的第三乐章。),为戏剧女高音和乐队而作的八乐章套曲《献给Mi的诗》(Poemes pour Mi,1937),为女高音和钢琴而作的六乐章套曲《天地之歌》(Chants de terre et de ciel,1938),以及为管风琴而作的九乐章《救世主的诞生》(La nativite du Sergneur,1935),还有七乐章的管风琴曲《享天福的圣身》(Les corps gloreux,1939)等。
(彭志敏著《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

使用道具 TOP

77#
发表于 2010-5-4 04:45: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8#
发表于 2010-5-4 04:46:13 | 只看该作者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管风琴版

bruckner第八交响曲是德奥系音乐的最高成就之一,这是Lionel Rogg演奏的管风琴改编版,演出地点在日内瓦Victoria Hall,BIS出版,版本号BIS CD 946

使用道具 TOP

79#
发表于 2010-5-4 04:5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0#
发表于 2010-5-4 04:54: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17 编辑

c小调第三交响曲,Op.78
管风琴 (Organ)

圣-桑共写了五首交响曲,其中两首早期作品很晚才出版。他最重要的交响曲是完成于1886年的c小调《第三交响曲》(Organ)。此曲具有非常恢宏的构思,也明显受到李斯特创新的作曲技巧的影响(此曲即是为纪念李斯特而作),又名为《管风琴交响曲》——为管风琴在曲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并非独奏,而是与管弦乐团相辅相成。

使用道具 TOP

81#
发表于 2010-5-4 04:54: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18 编辑

在此曲非传统的二部构架内,仍可寻得将音乐素材分为四个乐章的传统区分法:第一部分由快板(以简短缓慢的序奏引导)与慢板组成,第二部分则包含谐谑曲与急板的终乐章。曲中惊人的特色在于大量运用主题变化手法,此一手法是由李斯特与柏辽兹发展出来的,主要内涵是:乐章中某一旋律单元,经过变化之后,在后续乐章中制造出新的主题。《管风琴交响曲》有两个基本主题:一是上行的四音符动机,首先由双簧管配上弦乐哀怨的和声,带出了缓慢的序曲,接着扩展开来,成为慢板抚慰位性主题以及终乐章里庄严如圣咏般的主题,第二个基本主题先奏出小提琴仓惶疾走的十六分音符旋律线,这个快板乐段看似伴奏,后来又以多种面貌重现——在慢板中有两种不同的变化,分别是开端的主题与谐谑曲主题,还有终乐章的副主题。
管风琴庄严洪亮的声音,留到交响曲的结尾部分,当乐团欢欣鼓舞地奏出第一基本主题时,它以象征胜利的和弦应和,但此时最优美的一刻却在慢板的开端,踏瓣的音调衬托着弦乐,奏出安静而抒情的主题。

使用道具 TOP

82#
发表于 2010-5-4 07:34:51 |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TOP

83#
发表于 2010-5-5 03:05:28 | 只看该作者
学海无涯,竟然有这么多管风琴作品。

使用道具 TOP

84#
发表于 2010-5-7 04:31:31 | 只看该作者
我所尊敬的巴赫圣徒瓦尔哈(谈管风琴不能不谈瓦尔哈,这是我以前写的一篇旧文。)

所有音乐家中,我最推崇巴赫。圣人的音乐犹如浩瀚汪洋,博大精深。他的音乐揭示了大自然和宇宙中和谐的神秘性,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所苦苦追求的。我认为,冥冥中巴赫用他的鸿篇巨制在无意识中暗示了大自然的某些人类用意识中的理智苦苦寻找,却永远不可能完全发现的规律和神秘性(也就是上帝的存在),所以圣人的音乐才那么热切的吸引人心,这也是圣人的伟大所在!聆听巴赫的音乐,令人追忆起一个人类追求真理的伟大时代,一个奠定人类近代科学和哲学的时代。那时,伽利略和哥白尼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上的发现,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建立,都在把人类引向探索真理的路程,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牛顿的万有引力揭示了宇宙间存在的规律,劳克奠定了人类思维研究的基础。这一切科学发现的终极目的就是宇宙间的真理,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巴赫的音乐,则折射着时代的、真理的光辉。如何将圣人的音乐传达给大众,古往今来涌现了无数的杰出者。他们为了表示对圣人的尊敬和崇拜,甘于无私奉献。而在这批传播巴赫音乐的虔诚者当中,我特别尊敬瓦尔哈。我觉得他就是再世的圣人,他对巴赫和音乐的虔诚,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认识到:这个世界还有这样高尚的人格和不屈不挠的刚毅!

Helmut Walcha 瓦尔哈(1907.10.27-1991.8.11)是德国著名的管风琴和大键琴家,1岁时不幸因预防注射引起的后遗症,视力变得极无可挽回,16岁时双目完全失明.瓦尔哈14岁时拜拉敏为师,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我没有看过关于瓦尔哈的传记,只是看过一些零星的资料.瓦尔哈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瓦尔哈具有惊人的记谱能力,他母亲帮他读谱,他都记住了,然后自己再用管风琴弹出来。瓦尔哈终生热爱巴赫的音乐,最后他把所有的巴赫管风琴曲目都背熟并弹出来了,而且弹得很好并且声名远扬。具体地说:她妈妈把巴赫音乐中复杂的各个声部,逐段慢慢用钢琴弹出来,由瓦尔哈在脑海里靠记忆完成总谱.因此瓦尔哈的作品声部异常清晰,和他的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瓦尔哈1926年成为拉敏助手,任圣托玛斯教堂副风琴师,1929年被聘为法兰克福和平教堂风琴师,1938年后任法兰克福音乐学院教授.这一巴赫圣徒是老一辈演奏巴赫的专家,他背熟了巴赫的所有键盘乐作品, 在Archiv录制了巴赫管风琴作品集.

瓦尔哈的伟大成就在管风琴。学习管风琴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管风琴的曲谱与其它器乐器的曲谱是完全两回事的,上面除了记录主调旋律外,还要标注通奏低音、副部旋律及一大堆管风琴演奏术语符号,简直就像一部交响曲的总谱,一个盲人在不能直接看到这些复杂的乐谱的情况下,要正确无误的背谱是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全身心投入,也包括要有极大的天赋。瓦尔哈能演奏的曲目上自布克斯特胡德、巴赫、斯卡拉第,下至辟斯顿,这一切的浩繁曲目都是刻在他的脑海里面,全部凭记忆背谱演奏的。就算是正常人都很难做到。不要说光背这些谱子的难度,就说他较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来学习这些曲目的情境,就叫人对这位一生奉献给巴赫音乐的圣徒肃然起敬了.

1947年,Archiv选定由瓦尔哈来录制巴赫管风琴作品集。风风雨雨几十载,终于完成了这一前无古人的鸿篇巨制。全集并不是巴赫的所有管风琴作品,但包括了其中最为精华的作品。这一伟大成就就可以令他流芳百世。ARCHIV和瓦尔哈所灌录的巴赫管风琴作品全集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集。但这套全集也存在不同的版本:1947年开始到1960年之间的MONO单声道本和1960年到1970年之间的STEREO立体声版本。其中包括了巴赫的颠峰之作《赋格的艺术》。瓦尔哈的演奏兼顾了个人情感和巴赫结构逻辑的平衡,演奏挥洒自如,简练古朴,沉稳内敛。可以说是世界古典音乐录音史上的奇迹!

瓦尔哈也是大键琴高手,他录过《平均律》,《歌德堡》,《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和《帕蒂塔》等等巴赫伟大键盘作品。瓦尔哈使用短杆大键琴(Ammer-Cembalo)。在发声上比一般大键琴发声要迅速。瓦尔哈以心灵窥见了巴赫音乐的真谛,他的音乐具有人性的无比温暖和感人至深的超强魅力。

回顾瓦尔哈伟大的一生,不禁落泪。瓦尔哈情真意切的琴声里增添了无限的凄清,超尘的向往和人世里的苦痛融成一片苍凉………..

(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局部别人的文章,不一一列举,感谢!)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3 17:06, Processed in 0.025252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