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501101

查看

133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ikushi

853#
发表于 2014-6-30 14:40:52 | 只看该作者
综合回复各位的关注:
已经开始试听各种线材,除Kondo的线材外,也想听听其他各类的。线材的搭配也只能试听!
loou兄,有机会自然想欣赏一下你的心血结晶,单晶体导线。目前以我的听感,超时空旗舰胜任。
直言兄,跳线与喇叭线同用一个品牌自然好,但这种混搭并不会怪的。事实上,我的系统无论是电源线或信号线,都是混搭的。
期待各位继续给予建议。

使用道具 TOP

854#
发表于 2014-7-1 15:58: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kushi 于 2014-7-1 22:53 编辑

      之三、题外:欲望与理智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们有了一次Kagura双推Tidal Agoria的欲望。   
       当天,代理好友专程赶来与我一起参与了这次“疯狂”的行动。尽管新加入的一对后级刚刚拆箱开声,用的是跟机的管子,而且所用的信号线和喇叭线也各不相同。我们的内心仍然有一种按捺不住的热切期待。


   

       也许,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试听行为。结果就像任何正常的男人想像左拥右抱的欢愉,双推一次性满足了我们期盼已久的欲望。

      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改造世界和改造自己的动力。从而也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动力。所以,你欲望,恰好证明你在追求进步。
      理智,是人认识和辨别是非、思考和理解利害关系、决断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所以,你理智,也代表你正在不断的进步。

      欲望与理智是《夏日恋歌》的两个主题,在这个炎热的夏季里平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55#
发表于 2014-7-1 18:19:48 | 只看该作者
这么搞超好。我要这么搞就倾家荡产了哦

使用道具 TOP

856#
发表于 2014-7-1 20:08:25 | 只看该作者
之三、题外:欲望与理智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们有了一次Kagura双推Tidal Agoria的欲望。 ...
ikushi 发表于 2014-7-1 15:58

干反了。

使用道具 TOP

857#
发表于 2014-7-1 21:46:38 | 只看该作者
干反了。
老郭 发表于 2014-7-1 20:08

插错眼了?


使用道具 TOP

858#
发表于 2014-7-1 22:59:41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再来一对!对于老郁来说,双推那是极好的事情了!t

使用道具 TOP

859#
发表于 2014-7-2 00:0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ikushi 的帖子

电源线信号线在一套系统中混搭很正常,并且推荐这样使用。但是在喇叭这个通道,两个品牌得线材混用,出正常(平衡)声音的机率太小,何况靓声!对郁教授说教了哈。
   

点评

tyr
赞同,如真出靓声的话,某个环节可能出了问题。  发表于 2014-7-2 11:24

使用道具 TOP

860#
发表于 2014-7-2 22: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电源线信号线在一套系统中混搭很正常,并且推荐这样使用。但是在喇叭这个通道,两个品牌得线材混用 ...
直言不讳 发表于 2014-7-2 00:09


这个倒是未必。
没有任何依据能表明非的要同品牌的喇叭线和跳线声音才会平衡。
音乐信号不但要经过喇叭线和跳线,还要经过内部连线、分频器上的电感电容、喇叭音圈的漆包线、接插件等,很显然,这些东西不可能全都是同品牌的......
声音平衡与否跟这个跳线没什么关系,我倒觉得如果非的要某跳线声音才平衡的话,那才是真的有问题。

点评

tyr
可能你说的是对滴,也相信ikushi 教授心中自有分寸。  发表于 2014-7-3 00:34
Agoria 那跳線是跳中音到低音的三段設定 與一般跳線不一樣啦 所以愛用什麼牌子的跳線跟是否與喇叭線是否同品牌同型號一點關係都沒有的  发表于 2014-7-3 00:05

使用道具 TOP

861#
发表于 2014-7-2 23:57:53 | 只看该作者
不同品牌喇叭线混搭的变数确实有点大,特别是一致性难以控制。

使用道具 TOP

862#
发表于 2014-7-3 01:2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BJMA 的帖子

那只能说明我对系统的控制力还不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啊!
   

使用道具 TOP

863#
发表于 2014-7-3 15:34: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更应该多谢楼上各位的建议和宝贵的经验之谈!
作为楼主,因事没能及时回复,还请见谅!
换后级后的线材搭配,我仍在摸索之中;尤其是喇叭线与跳线搭配尚属首次,缺乏相关的经验,只能靠现场试听。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在此期间能得到各位的建议乃能可贵!
在我认识的朋友中,有全套FM搭配超时空线材的;也有用尽各类高价线材后,返璞归真使用专业同轴线材的。。。。。。但这不但不妨碍我们交流,更有利于我们在折腾中相互取经。
也许你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因为我们都是烧友。有道是“天下烧友是一家”!
近期只顾着折腾器材,还要听新买的软件,仍有迟复或漏复的可能,请朋友们继续见谅啊。

使用道具 TOP

864#
发表于 2014-7-8 12:4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kushi 于 2014-7-8 13:24 编辑

      倾听历史

      你说这天儿还真奇怪。刚进入小暑,三十六度的高温已经让人感到酷暑难挡!
      又想听单声道唱片。将装在TW10.5寸唱臂上的London Reference唱头卸下收好,按上了一只老彭出品的单声道。
      输出有0.6mv的这只唱头在之前使用GakuonII后级时,用原厂建议的针压2.2克聆听感觉不错。但换上了新旗舰Kagura和相应调整线材后,原厂建议的针压就略显过重,声音表现得较为宏壮,犹如眼下这热烈的夏天般。不太符合Kondo器材和Tidal Agoria的风格:清纯、精致、灵动!听了一个晚上,感觉似乎有点不对。昨天将针压调至2.05-2.1克后,渐渐找回了想要的感觉。
      相比较各种时期不同厂家的立体声唱片,60年代之前出版的单声道唱片由于其厚度基本一致,省略了烦琐的VTA和SRA的调校,可以专心的听。再说这支TW10.5寸唱臂可以在聆听过程中实时调校VTA,十分方便友善。
      听单声道,你最好暂时忘却播放立体声时系统的各类指标。此言并非指单声道没有立体声动听,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正好相反。当你将尘封了六十多年的唱片,用超声波洗碟机洗干净,精心调好唱头。你就可以穿过时光隧道,尽情邂逅大师们的精彩演绎。这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
      当然,最重要的还需调整好自己的心境。如果你坚持用现代Hiend的标准去衡量单声道唱片,那我真的劝你最好不要去碰。起码单声道的“先天不足”,令它不可能有立体声那样宏大的场面,也达不到现代Hifi意义上的三段延伸和乐器分隔度。有朋友坚持认为,单声道唱片的最高境界是用同年代的系统器材聆听。我缺乏相关的机会,没有办法作出判断。但是,以我的经验来讲,用一套平衡的现代风格的器材一样可以胜任有余。
      不过,听单声道,必须用单声道唱头。而且那些经过翻录成立体声后的单声道唱片,确实是不堪入耳!
      由于难忘立体声系统的声音,目前的我对于单声道唱片,仍以奏鸣曲或重奏为主,最多听到协奏曲或歌剧。交响曲等大件作品仍没有心情去碰。
      找出了几张单声道录制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感受一番换新后级的系统。


被企鹅评为历史3星的Capital五十年代的录音。米尔斯坦的演绎一样的庄严而宽广,但斯坦因伯格指挥的匹兹堡交响乐团就没有下面这张对我有吸引力!单声道味道较浓。

我虽有一张EMI60年梅纽因与西尔维斯特里指挥维也纳爱乐的立体声录音。但这张53年录制的唱片,竖年便离世的福特文革勒指挥爱乐乐团与梅纽因激情四溢、气势宽广、表现自如的演绎相得益彰,更加充满诱惑力!难怪有那么多多的福爷迷呢。但论音响,当然是立体声占优。

这可是一张我喜欢的小提琴家哈恩黛尓与库贝里克指挥爱乐乐团的精彩演绎。说精彩是指哈恩黛尓的演绎,巾帼不输须眉。琴声饱满,演绎自如,尤其是第三乐章的Solo。值得一提的是RCA Bluebird Classics录音最接近立体声!

这张EPIC录制的贝内姆指挥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与格罗米欧的演绎,与手头的飞利浦出版的立体声盒装版本比较,我更喜欢后者。

      上周六,香港《音响技术》主编、音响达人大草率领其弟子来寒色小聚。大草是AN UK的忠实拥趸,目前在用Audio Note M10Signature和Gakuon。听闻我在用Kondo新旗舰Kagura,便兴致勃勃的前来比较试听。很愉快的在一起度过了近五个小时的聆听。他告诉我London Reference单声道唱头超好声。我便问在场的好友庄生,他答应会尽快安排寄一个给我,与国产精品比较一下。

      LP的复活,也许是历史的复活。生活在这个五光十色年代的我们,听LP也许是在倾听历史。尤其是那些单声道唱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5 04:05, Processed in 0.036529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