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830

查看

12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LJBI4

85#
发表于 2013-5-13 00:19:44 | 只看该作者
这样吧,我看完以后一个个轮着看!如何?

点评

Goodman!  发表于 2013-5-13 20:51
好 ^_^  发表于 2013-5-13 06:30

使用道具 TOP

86#
发表于 2013-5-12 16:46:11 | 只看该作者
宝书可否借阅?

使用道具 TOP

87#
发表于 2013-5-12 16:1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中文版,应该是内部发行的,上面巴伦勃依姆那篇也在里面,这本是朋友送我的,有没有卖我就不知道了。 ...
burt5177 发表于 2013-5-11 23:24


我也有这本没看完,不过挺有意思,哈哈!每个指挥说得都不一样!

内部书刊买不到,我也是业内人士送的!


点评

罗宾扫个PDF放上来吧,造福一下大家  发表于 2013-5-12 19:03

使用道具 TOP

88#
发表于 2013-5-9 13:0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13-5-9 13:31 编辑

托斯卡尼尼就是把马勒赶出美国的始作俑者,他怎么可能指挥马勒?不要说马勒,他连布鲁克纳都不碰,因为布鲁克纳是马勒的老师。。。当然他口头不承认,说他不指挥不能理解的音乐。

富特有很多马勒的现场音乐会,只是不知为何没留下录音,即便留下,估计也不大入耳。理由见下。

先说个新人,蒂勒曼,从风格上他应该算富特和克纳的综合体,以前我一直以为他也和这帮子老头子一样不喜欢马勒,其实他在欧洲一直有马勒的音乐会上演,只不过没有录音发行罢了。听过他马勒现场的唯正说,这风格的确不适合马勒。我想其他那些德奥大师们也是如此吧。蒂勒曼在那套贝多芬全集的解说谈话里多次提及不能照搬贝多芬乐谱标记的速度来演绎,有时候他把速度拉得比乐谱慢好多倍。好在贝多芬的弹性极大,拉开了仍然有张力,同样布鲁克纳也是可以拉的。但马勒不行,他的乐谱严格定义了一切,不留给指挥太多的空间,传统意义上的德奥专家们反而找不到北了。

这里就要表扬一下复合型人才卡拉扬了,一开始他没把马勒当回事,结果被伯恩斯坦踩了主场,差点引起柏林爱乐哗变,羡慕嫉妒恨之下,终于开始钻营马勒。(也有讲法是他早年觉得马勒的作品要求太高,他要储蓄能量,留待以后再演,我觉得是在扯淡)不过在录制了5、6、大地之歌、亡儿之歌、吕克特之歌、4、9之后,他已无力或者不敢完成马勒全集的录音。他的原话记不清了,大意是弄马勒太伤,精神压力太重,负能量太大。其中马勒第九卡拉扬有三次录音,1979年的录音室录音、1982年5月1日柏林爱乐大厅现场(非正规盘)、1982年9月30日柏林爱乐大厅现场(大名鼎鼎的金卡马九)。82年9月30日的现场马九已足够体现卡拉扬对马勒理解的高度,我个人认为是最顶级的演绎之一。不过据说他自己觉得最棒的一次马勒是当年5月1日当晚演出前上午的彩排,据说老卡排演完后悲伤地对爱乐的团员们说到,我们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精彩的演出了。当晚的演出比较平淡,从录音里可以听得出来。82年应该是卡拉扬密集演出和录音马勒第九的年份,当年的萨尔斯堡音乐节上老卡也演出了此曲目,演出后他取消了预订的晚餐,因为入戏太深,已毫无胃口。82年以后他就再也不敢碰马勒了。这一点上,俺觉得卡拉扬是超越了德奥的。

另外两位超越了德奥的大师不得不提,瓦尔特和克伦佩勒,他们的马勒和布鲁克纳一样精彩!他们两位和卡拉扬是如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对我来说是个谜。不过瓦尔特是马勒的学生兼朋友,克伦佩勒是马勒的助理兼朋友,这对于他们深入理解马勒无疑有巨大的帮助。

其实托斯卡尼尼不弄马勒真的可惜,最了解自己的往往不是自己,而是敌人。马勒,真正懂你的人就是托斯卡尼尼么?

切利算不得德奥大师,他的法兰西音乐和东欧音乐还不错,德奥的东西真心弄不来,神形皆无。其实他倒是可以弄弄马勒的,偏偏他当自己是正统德奥的传人,学人样,不屑于马勒。

点评

托斯卡尼尼有一个“布七” [url]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0537277/[/url]  发表于 2013-5-10 17:34
他跟瓦尔特一样,受人恩惠  发表于 2013-5-10 00:43
记得李格的回忆录上说道有次他问克伦配勒,你是否觉得马勒是比布鲁克纳更优秀的作曲家,克伦说,当然不是,李格又问那为什你如此地推广马勒的作品呢?答曰:因为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马勒介绍的,就这么简单。  发表于 2013-5-9 16:17

使用道具 TOP

20世纪有哪些指挥大师从来不演出马勒或者极少演出马勒?

89#
发表于 2013-5-9 10:39:3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JBI4 于 2013-5-9 11:50 编辑

最近发现有很多德奥指挥大师几乎从不指挥马勒,我说几个:伯姆;切利;克莱门斯克劳斯;克钠佩茨布施;约胡姆;旺德;凯尔伯特,还有像20世纪前半叶两大指挥巨擘托斯卡尼尼和富特文革勒似乎也很少指挥马勒,而指挥帝王卡拉扬也只是较少的指挥了几首马勒交响曲(至少相对于其指挥其它德奥作曲家的作品),不知是什么原因啊?巧合的是上述的这些大师却都是马勒同时代的布鲁克钠和理查斯特劳斯的权威阐释者或布道者,大家讨论讨论啊。

使用道具 TOP

90#
发表于 2013-5-9 15:03:54 | 只看该作者
俺觉得卡拉扬是超越了德奥的••••••...
scfan 发表于 2013-5-9 13:07
嗯。世界主义也好,无本无质也好。卡拉扬战线太长,制造不朽的制高点就差了。这几天密集地听Schuricht、Klemperer、Furtwangler的布鲁克纳第九,对布鲁克纳有了全新的认识。

点评

再听听KNA的布九  发表于 2013-5-9 23:16
70年代的勃二(DG)和布七(EMI)我觉得也可算制高点  发表于 2013-5-9 23:15
卡拉扬的不朽的制高点也不是没有,对理查的作品的阐释我认为可以称之为不朽。  发表于 2013-5-9 16:21

使用道具 TOP

91#
发表于 2013-5-9 23:11:53 | 只看该作者
LJBI4  发表于 6 小时前
记得李格的回忆录上说道有次他问克伦配勒,你是否觉得马勒是比布鲁克纳更优秀的作曲家,克伦说,当然不是,李格又问那为什你如此地推广马勒的作品呢?答曰:因为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马勒介绍的,就这么简单。

-------------------------

我觉得这在音乐圈是个共识,记得有年好像是LSO到上海演出,主办方要求把布鲁克纳换成马勒,对方表示强烈不满,我们是可以演布鲁克纳的团,为啥要我们演马勒?


使用道具 TOP

92#
发表于 2013-5-10 09:3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5-10 09:36 编辑

这是很好的题目。我以前也曾经自问过,为什么富特在市面上发行的只有一个马勒的作品,是不是他只指挥了一个马勒作品?后来调查一番,发现实际并不是如此。下面是富特指挥过的马勒的作品。
1912, Kindertotenlieder.
1915,钢琴伴奏马勒艺术歌曲。
1916, Das Lied von der Erde。
1918,Fahrenden cycle.
1919,第四交响乐。第三交响乐。
1920,第二和第三交响乐。
1921,第一和第二交响乐。
1922,Kindertotenlieder
1923,第五交响乐,the Fahrenden cycle和其他艺术歌曲。
1924: 第三交响乐。一次在Leipzig, 一次在Vienna, 两次在柏林。
1925: 第一交响乐在Leipzig一次 和柏林二次。
1929: 第一交响乐。总共五次,分别在Leipzig, Berlin ,Vienna。
1930: 两次在柏林演出艺术歌曲。
1932: 第四交响乐。一次在汉堡。二次在柏林。

纳粹上台,马勒作品被禁演。

战后,总共八次。

1953, 五次Fahrenden 及三次Kindertotenlider
富特在战后没有指挥马勒交响乐,原因可能是无从考证了。

很多德奥大师不指挥马勒,这表明一种姿态。我不愿用反犹倾向来讲,因为这种讲法政治意味太强。我认为这是种对马勒的评价。虽然人们嘴上不讲,但我认为根深蒂固传统的德奥学派是轻视或认为马勒是非德奥的。就象伯恩斯坦只指挥了Tristan Und Isolde和瓦格纳的某些序曲一样是表明了一种姿态。马勒得以普及,特别是六七年代,是和伯恩斯坦(美国)和Barbirolli(英国)的大力推倡分不开。卡拉扬在他最后的音乐会上演出了瓦格纳和马勒的作品,并由黑人Jessye Norman来唱。至于切利,我认为切利可能更是从宗教的角度来表达对马勒的姿态的。(这点只是我的猜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使用道具 TOP

93#
发表于 2013-5-10 13:34:37 | 只看该作者
J版说得在理,我原来也一直觉得富特在纳粹上台前演出不少马勒作品,而后来纳粹禁演后主要是政治原因,但战后其复出后应该在政治上没有了障碍,但是他也没有再上演马勒交响曲,其中原因应该是其内心本身就不喜欢或看不上马勒的作品。
至于战后马勒作品的普及和腾飞主要是犹太音乐家的大力推崇,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瓦尔特和克伦配勒,然后才是伯恩斯坦和巴比罗利。还有就是马勒作品在战后的流行和原先最受欢迎的德奥浪漫主义作品(比如瓦格纳和理查斯特劳斯的作品)和纳粹扯上关系而被压制也有很大的关系。
至于传统德奥大师对马勒的态度,我们可以从伯姆的回忆录中初窥端倪,伯姆在整篇回忆录中提到马勒都是说在当时的德奥地区马勒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家,并且其已没有现场看过马勒的指挥而感到惋惜,但是从来没有提到马勒的作品。

   

使用道具 TOP

94#
发表于 2013-5-10 22:2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桂猪 于 2013-5-10 22:34 编辑

楼主提的那七人,指挥马勒的占了大半。功课没做好。
近60年前瓦尔特就说过指挥马勒的不少了,楼主为什么就是不信呢?阅历丰富的老人家不会乱说话的话我会乱说?叹息呵呵。

使用道具 TOP

95#
发表于 2013-5-12 13:40:18 | 只看该作者
挺热闹的,呵呵。其实在我看来大师们对马勒的好恶只有一个:心理层面的好恶,这根马勒本身没啥关系。

使用道具 TOP

96#
发表于 2013-5-10 23:32:0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提的那七人,指挥马勒的占了大半。功课没做好。
近60年前瓦尔特就说过指挥马勒的不少了,楼主为什么就 ...
桂猪 发表于 2013-5-10 22:29

即便这些大师曾经极少的指挥过马勒,但是就唱片录音中,这些7位大师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马勒交响曲录音,但他们留下的录音总量却是惊人的,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呵呵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8 02:39, Processed in 0.040308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