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2-6 10:01 编辑
已经听说Yoko剪了个短发,见了面还是吃了一惊。问她留了多年的长发剪掉了,不可惜吗?Yoko说,快要春天了,就在平淡生活的持续中给自己创造一个小小的崭新吧。
每年的二月,连空气都是甜蜜的,因为有情人节。可是,从来最怕朋友聚会谈及爱情的话题。因为我不太懂爱情,或者说,自以为懂一点,但是身边的朋友离离合合多了,现在又觉得完全不懂了。下午去看了一位朋友,心中有种很温暖的感觉,在我的观念中,情人节不单单是恋人间的节日,但凡有心中有情有爱的人都可以过情人节,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情感的组成部份。回来的路上,收音交通频道播了一首很久都没有听的歌《L-O-V-E》,
L is for the way you look at me \ O is for the only one i see \
V is very very extraordinary \ E is even more than anyone that you adore \
......
忽然间,脑海中仿佛有天使飞过,Nat King Cole,这位历史上最杰出的爵士乐手,用他低沉、缓慢而深情的嗓音,唱出了一种迷人的LOVE,让人一时忘记那些永远纠缠不清、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的情感话题,只想扪心自问心中的LOVE是什么样的构成。也许每个人的答案会各不相同,一年后,5年后,10年后,也许答案也会都有所不同。这,也许也是成长的一种体现吧。那么,我的LOVE又是什么?就像那部电影的名字----《在黑暗中等待相遇》。理想中的爱情,是震撼到一道闪电划过原本混浊的心灵,也是平淡到有一个人愿意在我想喝水时为我递上一杯白开水。
布拉格之恋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导演:菲利浦.考夫曼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朱丽叶特·比诺什, 丽娜·奥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孰轻孰重?米兰.昆德拉,不知是否给了你答案。第一次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是被它的书名所吸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于是买了回来,但一直没有看,以至于后来莫名其妙地又买回了三个不同的版本,就因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个书名。就好象《百年孤独》这个书名一样,总是莫名地吸引着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的剧情很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剧情,而昆德拉写这部书的重点也不在于剧情和人物,而是完全凌驾于作品之上,利用小说来表现昆德拉对小说及人生的探索和理解。它不同于通俗小说,也不同于一般的先锋小说,这本书的思维含量极大,几乎每一句话里都有一个隐喻,每一段议论中都有一个人生哲理,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三年,仍然不敢说读懂了这本书的70%。
影片《布拉格之恋》就是根据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著名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改编。在这部长达172分钟的爱情电影中,其以1968年的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为展开背景,讲述了外科脑部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轨迹,用四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和悲欢离合来“以小见大”苏联入侵捷克这一重大政治事件,爱情与政治的参杂影射了捷克在“布拉格之春”时期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绪。
1968年的捷克首都布拉格。医术精湛的外科医师托马斯始终游戏人生,对性爱抱着解剖般的探索精神,从不轻言允诺。画家萨宾娜是最了解他的情人,两人对性爱有着同样的态度。后来托马斯出外看诊时,碰到生命中唯一让他下允诺的人:特丽莎。因此,他开始游走于有爱情与性爱之间。但这并不是一部简单讨论“爱情"与"性爱"之间的电影,虽然影片对性爱场面的着墨较多,虽然剧中的男主角一直讲的口头禅就是:take off your clothes。但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影的话,那么将会忽略掉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而影片中的人物境遇,是与这一时代背景相关相联的。二战结束后,美苏形成两大阵营,包括捷克在内的东欧国家都是在苏联阵营之内,苏联对其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管辖。但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弊端,使得东欧各国对苏联的管辖开始感到不满。1968年,捷克发动反斯大林运动,称为“布拉格之春”。这项运动就是希望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能够往更民主化的路上迈进,使捷克共党能够放弃斯大林式的极权政体,朝向更具人性的社会主义民主化的国家。但这项运动仅进行了几百天就被苏联武装镇压,整个改革运动宣告失败。面对这样的时代变局,托马斯和特丽莎逃离布拉格。但托马斯的习性并未因此改变。特丽莎在忍无可忍之下,离开了托马斯独立重回布拉格,并用照相机记录下了战争期间的珍贵资料,坚守在报道的第一线。托马斯惘然若失便回去找她。但这一回去,他便受到命运的整肃(他曾发表过一篇批评当政者的文章),被下放去做清洁杂工。托马斯尽管是名工人,在女人堆中仍然受欢迎,这一点使特丽莎无法忍受。时局如此恶劣,生命如此沉重,以致于无法再承受任何再怎么轻的重量,但为什么其还如此游戏人生?特丽莎决定自己也去找其它的男人。但找过之后的失落感也使她无法承受......最后,两人决定带着心爱的狗狗隐居到乡间农场。而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归园田居让他们的心回归到了原始,走在了一起,然而他们心爱的狗狗的死也使他们重新反思生命与爱情的意义,由于他们没有孩子,所以狗狗代表了爱情结晶,对他们有难以替代的重要意义。在昆德拉的原著中有两章节的小标题叫“灵肉之约”,但故事的过程中好像是灵与肉一直在失约,等到两者相遇时,却注定了这个“灵肉之约”是个悲剧。不久后,一场意外车祸夺走了他们的生命。
数日后,在美国的萨宾娜收到布拉格来信:托马斯和特丽莎在一次车祸中不幸死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爱情的难题“孰轻?孰重?”,当生命得到升华时一切也都明了。在米兰.昆德拉的原著里面对于男、女之间,或人与人之间所谓的答案这样写道:“托马斯突然想起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的假说: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另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
原著中的萨宾娜总是戴着黑帽赤祼照镜子,她,和托马斯有着别为亲密的“性友谊”,是他众情妇里最知己的一个。她性感,知性,聪慧,张扬而不失韵味,桀骜而不失媚态,在刚直中展现着柔媚,在洒脱中流露着忧伤,她属于生活的自由者,不为尘世的任何而牵绊,用画家的艺术角度去诠释漂泊的生命。当她遇到为了她而情愿离异的弗兰茨时,面对这份着实的感情,她毅然逃避,再次选择离开,去倔强地独处着属于她自己的那份自由。米兰.昆德拉了正是借用了萨宾娜的那句经典对白:“我不是反对共产主义,而是反对媚俗”来穿透变幻莫测的政治云障,直刺人类深层本质的劣根性,也将自己逼到了人性劣根与欲爱的旮旯里。
昆德拉的原著里穿插了很多理性的哲学思考,包括尼采、巴门尼德等人对人生和世界所进行的思考和理论。但影片的导演菲利浦.考夫曼在《布拉格之恋》中,只是集中讲述了以托马斯为中心的一个爱情故事,用几乎平铺直叙的手法,把一个既浪漫又忧伤的爱情故事放到了“布拉格之春”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中,进而影射那些写在背后的思辩主题,也算是将名著搬上银幕比较成功的特点之一。捷克作曲家利奥什·雅那切克的作品是贯穿电影始终的音乐。音乐分别出自六个作品:《荒烟蔓草的小径》组曲Ⅰ、Ⅱ,《在雾中》第二乐章弦乐四重奏第一号、第二号,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四乐章,《童话》第三乐章,为弦乐团而做之第五乐章。飘浮又感人至深的爱情气息伴着优美的音乐绕人不止,由头至尾感官都被笼罩在优雅动听的音乐里面,特别《童话:第三乐章》里的小提琴协奏曲时而激情四射,时而忧郁泣泣,在音乐和低调的光影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肉欲给每个进入思考程序的观众带来了永远没有答案的思索。
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正如昆德拉所说“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