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264531

查看

176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雨中独舞

1033#
发表于 2012-1-18 00:32:45 | 只看该作者
(恶灵骑士)中凯奇变身那段合唱好振奋人心!

使用道具 TOP

1034#
发表于 2012-1-18 00:38:24 | 只看该作者
(尘封核爆)里那段投放‘瘦仔,胖仔’的莫斯科交响乐团演奏,非常好听!

使用道具 TOP

1035#
发表于 2012-1-19 01:56: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1-19 10:18 编辑

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地区有座小城,叫克雷莫纳,是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提琴制作人心中的圣地。因为,斯特拉迪瓦里、阿巴蒂、瓜尔奈里这样的绝世提琴都来自这里。而直至今日,人们即使动用了最先进、最现代的仪器,仍然未能探索出克雷莫纳提琴的奥秘。据说,克雷莫纳的制琴大师们在给提琴上漆之前,会将提琴带到自己的卧室相伴而眠数日,待到与提琴心灵共鸣后,才决定给提琴上何种色涂何种漆。在电影《红色小提琴》中,那把充满灵性的红提琴,来自大师尼古拉.阿玛蒂的双手,以及那位难产而亡的美丽女人久久不肯凝固的血滴。虽然,从现代科技的角度来看,提琴沾上了鲜血可不是件好玩的事情,但谁又敢断然否认:艺术家奇思妙想中的鲜血与油漆、毁灭与救赎、死亡与永生、信念与命运中所蕴含的神秘的真实。

在现今珍藏的克雷莫纳小提琴中,有一把叫做“吉普森”的制作于1713年的斯特拉里瓦里小提琴,这把琴在将近三百年的时间历程中,也曾历经劫难,最终因缘际会,重见天日。而这把琴,就是一把涂着特殊耀目红漆的“红色小提琴”。







The Red Violin / 红色小提琴
  

十七世纪,意大利克雷莫纳,提琴制造大师尼古拉·阿玛蒂为迎接儿子的诞生,制作了一把镶嵌红宝石的巧夺天工的小提琴,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带着这把琴成为一个杰出音乐家。临产的妻子因为不安而进行了命运的占卜,谁知随着五张塔罗牌的一一翻开,一把血色的小提琴伴随华丽圆润的琴音,流淌在三百年时空的缝隙中,陆续讲述了五个传奇......



第一张牌:月亮,预示着“漫长的旅途”。
就在尼古拉正准备完成小提琴时,噩耗传来,妻子死于难产,孩子也不幸夭折,所有的关于幸福和未来的美好希望被无情扼杀。满月的月光下,尼古拉点燃了工作台的蜡烛,为这把寄托了对妻子和孩子的痛苦怀念的小提琴上了最后的漆。




第二张牌:倒吊人,危险,虚弱,疾病有很多的灾难。
红色小提琴流落到一家孤儿院。在这里,教士们教每个孩子拉小提琴。这把小提琴就与其他琴一起在孩子们的手中代代相传。终于,一百年后,教会中出了个音乐神童,拉的就是这把红色小提琴。教士们看出这个小男孩拥有超凡的音乐才能,于是把他介绍给当时盛名远扬的法国音乐大师乔治-普辛。乔治也发现这孩子果然是块天然美玉,决定带他参加皇室为寻找年轻音乐家而举办的比赛。赛程越来越近了,乔治每天加紧督促卡帕斯练琴,不过他很不满地发现这孩子对手中小提琴的迷恋程度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他甚至睡觉的时候都要抱着它睡!乔治不愿意看到他这样,于是他试图把小提琴从男孩手中拿走。结果,就在大赛开始之际,卡斯珀却突然倒在舞台上,再也没有起来......



第三张牌:恶魔,一段生命周期,在群山、大海和生命中,色欲和精力不断被释放。
被掘开的坟墓。一群吉卜赛人用红色小提琴演绎欢快的舞曲;红色小提琴从群山到遍野,从草原到大海,从男人手里到女人手里,从年轻人手里到老人手里,游走在时间的走廊——直到遇见了有着魔鬼天赋的英国音乐演奏家波普。女作家的爱恋让波普灵感无穷,使他的演奏充满了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牛津最炙手可热的音乐家。女作家开始了漫长的俄国之行,小提琴家的源泉开始干涸,为此他向爱欲的魔鬼投降,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仅仅是为了让红色小提琴再次发出激昂的乐音。蔚朵瑞归来,背叛的琴音从小提琴家的卧室中传出。一时间,嫉恨崩泻,红色小提琴被子弹击中,波普自杀,恶魔的演奏就此终止。



第四张牌:审判,在一个当权者面前的大审判中,你将被判有罪,小心火焰。
又过了一个世纪,红色小提琴来到了中国。此时的中国,正处在红卫兵、忠字舞、大字报打击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年代。小提琴作为西方资产阶级的文艺工具,也被打上了堕落、庸俗和反革命的印记。烈火中,无数燃烧的琴弦爆裂出绝望的哀号。红色小提琴却有幸与其他有限的几把琴被一个不忍抛弃艺术信仰的音乐教师偷偷保护了下来,一起接受着时代赋予的痛苦煎熬。

  

第五张牌:死神(逆位),你的旅程结束了。但现在的你很强壮,如森林的大树一般,在你的命运里,我看到了重生。
最后一张牌翻开,红色小提琴重见天日,与其他幸存的琴一起,被送到纽约拍卖。拍卖会上叫价激烈,但最终被卖走的实际是一把复制品。真品被鉴定家带回家送给女儿作礼物。红色小提琴将继续歌唱,等待它的下一个百年......




影片的末尾,我们也终于看到了尼古拉完成红色小提琴的最后过程:在作坊,割下妻子的头发做成毛刷,饱蘸妻子鲜红的血为小提琴上了最后的漆,将爱妻融合在红色小提琴中,成为了小提琴的魂魄。谜底揭开:红色小提琴,不但寄托了希望和怀念,更多被注入的是生命和爱——时间无法磨灭的东西。红色小提琴所拨奏的旋律,早已超越了四个八度的音域,演绎着思念的爱、依赖的爱、疯狂的爱和信仰的爱和传递的爱,在时光流逝的洗礼中,飘扬深情的乐音。电影中的红提琴最终安然听从了命运的召唤,完成了自己最初的使命;因此,现实中真实的红提琴“吉普森”终于挣脱了命运的束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正位置。也因此,杜普蕾的克雷莫纳提琴“戴维朵夫”在马友友的手中重新焕发生机。也因此,世上一切不可能均有变成可能,也因此,我们得以在袅袅余音中继续着命运之旅。

正如影片的导演弗兰索丝.吉哈德说:“电影也是一种音乐,不管电影中有没有音乐的内容。”这部电影从结构上来讲,就象是一部完整的交响曲,片中五个不同的时空,就象是交响曲的五个乐章,谱写出神秘、深遂、浪漫、惊悸、温暖、舒坦的命运之曲。 而音乐,在这部关于永恒、关于命运、关于人与物神秘交织的影片中举重若轻。 然而究竟是谁让这把“红色小提琴”原音重现呢?乃是美国小提琴偶像约夏·贝尔,用琴弓写下这令人赞叹的答案而约夏·贝尔本人也是一位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持有者,这把制造于1713年的这把名琴也有着与影片中的红色小提琴一样的传奇经历,这把曾经是小提琴大师胡巴马的用琴在上个世纪在维也纳和卡内基被人偷了两回,后一次1936年,盗窃者自己收藏五十余年,带着它去餐厅和咖啡厅演奏,直到去世后这个秘密才公布于世。电影原声几乎都是小提琴优秀的单曲,曲风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到现代华丽的炫技,配乐中展现了小提琴演奏的多重面貌,包含吉普赛装饰奏、练习曲、还有一首长达17分钟的小提琴恰空等多种曲式和挑战演奏技巧的乐句,在剧情中配合小提琴历经数人之手的漂泊传奇经历发挥得淋漓尽致。






提琴是种很特别的乐器,乐音最接近人声,造型也像极了一个女人完美的背部曲线——从圆滑渐宽的双肩顺延到细润的腰部再到胯部的自然蔓延,波浪似的琴柄如同弯曲、纠结的发丝, S形的音孔像是女人背脊上的两条淡淡的沟壑。这种小提琴独有的光滑,想必是无数人迷恋它的原因之一。小提琴家祖克曼说:“小提琴不是一件工具,它有着很浓的情感。它是我的一部分,是我的延伸。”大提琴家马友友说:“我相信提琴是有灵魂的。”虽然现代制琴业颇为发达,但提琴家们梦寐以求的仍然是三百多年前的克雷莫纳提琴,也许因为那些琴,淌过岁月的河流,凝聚着时间的智慧,以及数代人的精血,就象电影中这把红色小提琴



Anna's Theme  




影片的配乐由John Corigliano担任,在音乐上,以Anna's Theme为主轴,衍生出所有的音乐内容,Anna是故事中,提琴制造名师的妻子,红提琴即是因Anna与Anna腹中小孩的死而诞生,有这样一段悲伤的渊源,使的Anna's Theme同时也是红提琴的主题,因为Anna的灵魂与红提琴仿佛结合成一体,一同走上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漫长旅程。在电影中,Anna's Theme是Anna时常哼唱的一小段旋律,像是Anna为腹中孩子吟唱的摇篮曲,John Corigliano即以Anna的吟唱为起点,进而将这个旋律发展成一篇凄美哀怨,神秘深幽的提琴乐章,揭开红提琴传奇的序幕。


The Red Violin":Chaconne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John Corigliano将配乐中的代表性段落,结集成一首长达十七分钟的演奏曲The Red Violin': Chaconne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是集大成的代表作,仿佛这部配乐,就是由这首名为《The Red Violin》的演奏作品发展而来旋律中出现大量不协和音程与和弦,乐队的伴奏也是如此,象是表达了红提琴所遭受的种种磨难,但是在中间时不时有安娜的主题,那应该是她的护身符,使她在漫长的旅途躲过了一劫又一劫,依然在潇洒的歌唱着安娜的主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36#
发表于 2012-1-19 16:2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1-19 16:28 编辑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外地的同事都提前回家了,公司的每个部门都只留了个把人员值班,虽显清冷倒反有了节日的气氛。动手磨了些咖啡豆,其实不是很想喝咖啡,只是喜欢空气中有淡淡咖啡香味。站在窗前,看着马路上来往行色匆匆的人群和拥挤车流,抱以从未有过的舒心和微笑。又是一年了,年龄的增长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既欢喜却又伤感。欢喜的是要感谢岁月把一些紧缚自己的条条框框都劈掉了,反而露出一个面目清晰,光灿明朗的自己。伤感的是青春已经彻底地离我远去,不再有透澈明亮的眼神,不再有羞涩无辜的表情,时不时流露出来的是一脸的疲惫感。事实上,我并不是真的怕自己变老变丑,而是怕哪天自己会失去对美丽的进取心,放任自己失去对生活的希翼和敏锐。我是一个从不轻易过生日的人,因为我觉得生日是一个很私密的纪念日,我只会和我最爱的人一起分享我的秘密和快乐。但每年生日,我都会买一块手表当礼物送给自己,是告诉自己要记得已过去的时光,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那都是我独有的财富,是别人复制不了的。也同时告诉自己,我的人生还象这表盘上的指针一样,每时每刻还在激情且有力地跳动着,所以对生活还要继续有感恩的心态和勇气。抬手捋了捋有点散乱的头发,一点小亮光一闪而过,那是我今年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一块满天星表盘的手表,这密密麻麻亮闪闪的星星透露出我对生活的梦想:我知道,在我的身上,开始绽放出无限的可能性!
      
谁说自己不能给自己送礼物?生活有时就需要那么一点感性。

使用道具 TOP

1037#
发表于 2012-1-20 10:42:15 | 只看该作者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外地的同事都提前回家了,公司的每个部门都只留了个把人员值班,虽显清冷倒反有了节日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2-1-19 16:27


我来添一下乱
贴一首个人比较喜欢的歌曲的歌词:是一首舒缓的情歌,在主人公生日的雨夜,回忆往昔的温馨和感叹眼前的失落,对比感强烈。由叶倩文演唱,将那种失落和哀伤但又丝毫不嫌过火的情绪把握的极为准确。  

零时十分  
曲:林子祥   词:林振强   编曲:chris babida   

零时十分 倚窗看门外暗灯  
迷途夜雨静吻路人  
曾在雨中 你低声地说  
“HAPPY BIRTHDAY MY LOVED ONE”  

为何现今 只得我呆望雨丝  
呆呆坐至夜半二时  
拿着两杯冻的香槟说  
“HAPPY BIRTHDAY TO ME”  

绵绵夜雨 无言泪珠 陪我庆祝今次生辰  
绵绵夜雨 无言泪珠 齐来为我添气氛  

无人夜中 穿起那明艳舞衣  
呆呆独坐直至六时  
拿着两杯暖的香槟说  
“HAPPY BIRTHDAY TO ME”


使用道具 TOP

1038#
发表于 2012-1-20 16:06:44 | 只看该作者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外地的同事都提前回家了,公司的每个部门都只留了个把人员值班,虽显清冷倒反有了节日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2-1-19 16:27


祝雨中独舞妹子:龙年万事如意!
独自坐在稍显冷清的办公室,阅着美文,想起故乡!
常会记起那次傍晚、雨中的餐聚。
悦耳的乡音、可口的菜肴,以及餐后茶叙断断续续、天南海北的神聊。。。。。。
送上一句日语“ご誕生日、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

使用道具 TOP

1039#
发表于 2012-1-21 22:0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1-21 22:07 编辑

下午和朋友一起喝咖啡,邻座有一位母亲,怀中的女儿尚未学会说话,顶着一头不安分的卷发咿咿呀呀,让周围人忍不住逗弄。我坐在旁边一直看着她,如果有人冲着她笑,她便也笑,露出几颗刚刚长出的小白牙;等到她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如果又有人给出一张笑脸,她便又毫不犹豫地反射出一个可爱笑容。和孩子无条件无理由的笑相比,大人的笑有时候显得那么无奈。摔过几次跟头,人际关系打过几次死结之后,性格中原本带些“绝对或者零”意味的我,才不得不接受成人世界里的游戏规则:遇到自己讨厌的人?......那就Keep smiling。光阴如箭,无论写贴的人,还是看贴的人,都各自有故事,也许笑多也许泪多,但,最重要的是 --- 无悔。祝极品中的每位朋友,新年快乐,2012,笑吧,像婴孩般无需任何理由。












“太平洋的风,一直在吹,吹过了多少人的脸颊,才吹上了我的;最早世界的感觉,最早感觉的世界......”

那是胡德夫的歌声,那是陈怀恩的镜头。那是太平洋的风,那是自由。如果不是深深热爱,谁也无法将一座岛屿的剪影描绘得这样充满温情与包容:风吹过海岸线,一个弱听的少年,一辆旧脚踏车,一把吉他,一场七天六夜的环岛旅行,路程中数段擦肩而过的情谊,这就是陈怀恩的作品《练习曲》。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孤独沉默的残障少年以愉悦的心情背负沉重的行李骑车环绕整个岛屿?逆着风,骑着车,即将毕业的明相用他弱听的耳朵略去世界的嘈杂和慌乱,以微笑的面容沉淀心底的平静和豁达。长长的旅途中,他行走过下着暴雨的公路,穿梭过海鸥飞起的岸边,露宿过海边的礁石,停留过听见潮汐歌唱的教室。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自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终究会各分东西。明相独自的逆风旅程经过了一条公路,遇见了一张张脸,他们说话,他们沉默,他们微笑,他们热情,他们真实,他们善意......他在日记里写:好累,睡在房里,好安全,好温暖。

一位同行的旅伴说,骑脚踏车,总能看见最好的和最坏的一面。他看见一家四口在温馨地郊游,看见一群下岗的阿妈游行顺便观光,看见一位老人倾注心血雕刻母亲的样子,看见街头少年用他断了一根弦的吉他奏出自由的旋律。



逆风行走的青春本来就应该绽放在路上,永远有最好的未来尚未来到,即使吉他断了弦又怎样?生命的本质在这一场肆意的高歌和奔跑中忽然显露了最后的面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自行走的旅人,一段一段路过不同的风景。喜悦会有人分享,痛苦会有人分担,然而,这趟旅程终究是要一个人独自走下去,同路人能听见你描述日出的美丽,却只能是你独自一人看着黎明从云里抬起头;同路人能替你换下骑爆的车胎,却只能是你独自一人越过山川河流奔向遥远的终点。日出和日落,激情和沉淀,都是路上色彩斑斓的音符,只属于自己。

明相回到高雄,收到了MV摄制组拍摄的关于他骑车旅行的画面,以及对他的祝福。他在日记里写道:路,又远又长。



谁的生命不是练习曲谱上高低蜿蜒的音符?那些背负的重量,那些信仰的力量,让我们疲惫地跋涉,艰难地支撑,欣喜地到达,再重新出发。太用力的编曲就像是纪念品,只有简单的旋律才会自己说故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40#
发表于 2012-1-21 23:00:28 | 只看该作者
我来添一下乱
贴一首个人比较喜欢的歌曲的歌词:是一首舒缓的情歌,在主人公生日的雨夜,回忆往昔 ...
和.静.怡.真 发表于 2012-1-20 10:42

谢谢你的祝福,那天不是我的生日,因为过年与生日都会让人有感而发,毕竟想做的事太多,而事实上总是错过或无能为力。找了叶倩文的歌来听,不好意思,听得有点激动,那是雨夜的一丝温暖。但凡爱生活的人都会有颗感恩的心,我真的是越来越喜欢这里的每一位朋友,也越来越留恋这个有感情且简单的极品人生。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认识了不少朋友,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上天真的是很厚爱我,觉得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充实和精彩。

此刻窗外的烟花已经越来越多了,如同美好的祝福和心愿在夜空中绽放,与大家分享一首老歌吧,《亲密爱人》,王若琳。




使用道具 TOP

1041#
发表于 2012-2-3 01:3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2-3 01:37 编辑

因为有点头痛,所以早早就睡下了,迷糊中手机发出有短信的提示,打开上显示:“××,如果我取消婚礼的话,会不会成为一大笑话?”十天后就是她的婚礼,决定要嫁人为妻对一个女人来说需要莫大的勇气,取消已告之天下的婚礼则需要更大的勇气。五分钟后,我回了一句话:“你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人生没有本笑话,而喜欢把别人的事当笑话看的人是没必要上心的。”我的头更痛了,索性起床到书房听音乐,但事实上我根本想不出听什么音乐,于是在静得有点发慌的屋子里坐了两个小时。我们的生活节拍太多时候是不得已的探戈,舞步怪诞,猜疑,不快乐;而我们想要的,不过是一曲知足的爵士,喜悦,踏实,步履缓慢。




《托尼瀑谷》(TonyTakitani)





导演/编剧:市川准     主要演员:尾形一成 宫泽理惠   筱原孝文


一直很喜欢村上春树,他的文字中总是隐隐约约地透露着孤独和苍凉,但又不失小幽默,作品的情节几乎都是简单的,有些也可说是没有情节的。

与其说是一部电影,更像一本插画书,或摄影集,很村上春树,但原本就是村上春树的作品。《托尼瀑谷》,根据村上春树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收于《列克星敦的幽灵》,日本名导市川准再加上日本殿堂级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将村上春树笔下的都市孤独感百分百地呈现了出来,而宫泽里惠一人分饰两角,也获得了很多好评。本片荣获瑞士罗加诺影展2004评审员特别奖及国际影评人奖。


托尼瀑谷生于二次世界大战末,母亲早逝,父亲是个到处演出,到处和女人上床的爵士乐手。自我封闭的个性和任何人都相处不来,直至遇上宫泽里惠饰演的女子,温暖的婚姻生活令托尼瀑谷渐渐摆脱长期孤独的人生,他不再害怕孤独,醒来看到她在身边,会安心;但开始更巨大的害怕,害怕失去她。然而,向来喜欢名牌服饰的妻子却渐渐失控,病态的购物欲侵占了两人的关系,衣服多到衣柜都来不及买,于是只能用房间来当衣橱。婚姻的满足感不能让她解决内心的空虚问题、也无法用购物来治疗,在追悔退给店家的衣服的路上,妻子车祸而亡。托尼瀑谷无法承受突来的孤独,找来一个与妻子一模一样的女生,要她每天穿着妻子的衣服给他看......新来的女生穿上一件、脱下;再穿上一件、脱下......她哭泣道,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漂亮衣服。其实她要是,“自己的身体”从未在如此陌生、如此浩瀚的贴身美感中感到悲凉。



父亲走了,留下小号和一大堆唱片。爵士乐本身并没有带给他安慰。孤独和音乐的关系,大抵也是爱情的一种,强求不来,却也可以把人带去感动的场景。当音乐也变成遗物的时候,宁谧也将更沉重。托尼转手了二手衣服二手唱片之后,彻底孑然一身。人在伤怀的路上走到底,就成了冷淡和狠心,抛弃也就成了救赎。





村上春树的小说是没有办法拍成电影的,因为他的语言简洁而笔触细腻。但市川准却用小说的语言,插画般的镜面诠释了村上,影片的画面以极缓的平行移动,将铭刻着“孤独”的男主人公托尼的人生苦旅,以一种最为直观的简约主义的方式,如一卷现代简易画从容、简单、平易地展现开来,再次以市川惯常的清淡之美,攫获观众的视线。影片情节的走向就如同在看村上春树的原作,如同小说本身,人物也只有三个,加上画外音的叙述,简直就是“极简主义”;更加妙不可言的,是人物气质、影像、色调、叙事时那种冷淡观望的“表情语气”,处处散发出村上春树的味道。导演淡定质朴的手法、演员含蓄深沉的表演、画面明丽冷冽的风格,配合坂本龙一宁谧隽永的音乐,和谐地织出一幅精致的空间,唯美得几近奢侈。电影音乐多为旋律优美的钢琴小品,点缀于略显沉闷的电影中间,很好地烘托出了孤寂的气氛。于是,都市男女平凡的爱情故事便在清澈的音乐中从现实的地面轻轻浮起,一如市川准导演的描述,令人心驰神往。


Solitude    电影原声音乐    坂本龙一




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托尼瀑谷》开头与结尾如此写道:

“托尼瀑谷的真名实姓就是托尼瀑谷。”
……
“一大堆唱片彻底消失之后,托尼瀑谷这回真正成了孤身一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42#
发表于 2012-2-3 19:46:45 | 只看该作者
豪情四兄弟(沉睡者)希望大家看看,上帝在彰显正义。

使用道具 TOP

1043#
发表于 2012-2-3 23:03:49 | 只看该作者
下午和朋友一起喝咖啡,邻座有一位母亲,怀中的女儿尚未学会说话,顶着一头不安分的卷发咿咿呀呀,让周围人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2-1-21 22:03


“太平洋的风,一直在吹,吹过了多少人的脸颊,才吹上了我的;最早世界的感觉,最早感觉的世界......”

胡德夫演唱的这首歌确实非常动人。独舞介绍的这部影片也让我兴趣倍增,有机会找来看看。谢谢。

使用道具 TOP

1044#
发表于 2012-2-6 03:0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2-6 10:01 编辑

已经听说Yoko剪了个短发,见了面还是吃了一惊。问她留了多年的长发剪掉了,不可惜吗?Yoko说,快要春天了,就在平淡生活的持续中给自己创造一个小小的崭新吧。

每年的二月,连空气都是甜蜜的,因为有情人节。可是,从来最怕朋友聚会谈及爱情的话题。因为我不太懂爱情,或者说,自以为懂一点,但是身边的朋友离离合合多了,现在又觉得完全不懂了。下午去看了一位朋友,心中有种很温暖的感觉,在我的观念中,情人节不单单是恋人间的节日,但凡有心中有情有爱的人都可以过情人节,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情感的组成部份。回来的路上,收音交通频道播了一首很久都没有听的歌《L-O-V-E》,
L is for the way you look at me \ O is for the only one i see \
V is very very extraordinary  \ E is even more than anyone that you adore \
......

忽然间,脑海中仿佛有天使飞过,Nat King Cole,这位历史上最杰出的爵士乐手,用他低沉、缓慢而深情的嗓音,唱出了一种迷人的LOVE,让人一时忘记那些永远纠缠不清、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的情感话题,只想扪心自问心中的LOVE是什么样的构成。也许每个人的答案会各不相同,一年后,5年后,10年后,也许答案也会都有所不同。这,也许也是成长的一种体现吧。那么,我的LOVE又是什么?就像那部电影的名字----《在黑暗中等待相遇》。理想中的爱情,是震撼到一道闪电划过原本混浊的心灵,也是平淡到有一个人愿意在我想喝水时为我递上一杯白开水。





布拉格之恋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导演:菲利浦.考夫曼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朱丽叶特·比诺什, 丽娜·奥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孰轻孰重?米兰.昆德拉,不知是否给了你答案。第一次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是被它的书名所吸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于是买了回来,但一直没有看,以至于后来莫名其妙地又买回了三个不同的版本,就因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个书名。就好象《百年孤独》这个书名一样,总是莫名地吸引着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的剧情很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剧情,而昆德拉写这部书的重点也不在于剧情和人物,而是完全凌驾于作品之上,利用小说来表现昆德拉对小说及人生的探索和理解。它不同于通俗小说,也不同于一般的先锋小说,这本书的思维含量极大,几乎每一句话里都有一个隐喻,每一段议论中都有一个人生哲理,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三年,仍然不敢说读懂了这本书的70%。

影片《布拉格之恋》就是根据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著名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改编。在这部长达172分钟的爱情电影中,其以1968年的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为展开背景,讲述了外科脑部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轨迹,用四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和悲欢离合来“以小见大”苏联入侵捷克这一重大政治事件,爱情与政治的参杂影射了捷克在“布拉格之春”时期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绪。

1968年的捷克首都布拉格。医术精湛的外科医师托马斯始终游戏人生,对性爱抱着解剖般的探索精神,从不轻言允诺。画家萨宾娜是最了解他的情人,两人对性爱有着同样的态度。后来托马斯出外看诊时,碰到生命中唯一让他下允诺的人:特丽莎。因此,他开始游走于有爱情与性爱之间。但这并不是一部简单讨论“爱情"与"性爱"之间的电影,虽然影片对性爱场面的着墨较多,虽然剧中的男主角一直讲的口头禅就是:take off your clothes。但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影的话,那么将会忽略掉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而影片中的人物境遇,是与这一时代背景相关相联的。二战结束后,美苏形成两大阵营,包括捷克在内的东欧国家都是在苏联阵营之内,苏联对其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管辖。但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弊端,使得东欧各国对苏联的管辖开始感到不满。1968年,捷克发动反斯大林运动,称为“布拉格之春”。这项运动就是希望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能够往更民主化的路上迈进,使捷克共党能够放弃斯大林式的极权政体,朝向更具人性的社会主义民主化的国家。但这项运动仅进行了几百天就被苏联武装镇压,整个改革运动宣告失败。面对这样的时代变局,托马斯和特丽莎逃离布拉格。但托马斯的习性并未因此改变。特丽莎在忍无可忍之下,离开了托马斯独立重回布拉格,并用照相机记录下了战争期间的珍贵资料,坚守在报道的第一线。托马斯惘然若失便回去找她。但这一回去,他便受到命运的整肃(他曾发表过一篇批评当政者的文章),被下放去做清洁杂工。托马斯尽管是名工人,在女人堆中仍然受欢迎,这一点使特丽莎无法忍受。时局如此恶劣,生命如此沉重,以致于无法再承受任何再怎么轻的重量,但为什么其还如此游戏人生?特丽莎决定自己也去找其它的男人。但找过之后的失落感也使她无法承受......最后,两人决定带着心爱的狗狗隐居到乡间农场。而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归园田居让他们的心回归到了原始,走在了一起,然而他们心爱的狗狗的死也使他们重新反思生命与爱情的意义,由于他们没有孩子,所以狗狗代表了爱情结晶,对他们有难以替代的重要意义。在昆德拉的原著中有两章节的小标题叫“灵肉之约”,但故事的过程中好像是灵与肉一直在失约,等到两者相遇时,却注定了这个“灵肉之约”是个悲剧。不久后,一场意外车祸夺走了他们的生命。

数日后,在美国的萨宾娜收到布拉格来信:托马斯和特丽莎在一次车祸中不幸死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爱情的难题“孰轻?孰重?”,当生命得到升华时一切也都明了。在米兰.昆德拉的原著里面对于男、女之间,或人与人之间所谓的答案这样写道:“托马斯突然想起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的假说: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另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

原著中的萨宾娜总是戴着黑帽赤祼照镜子,她,和托马斯有着别为亲密的“性友谊”,是他众情妇里最知己的一个。她性感,知性,聪慧,张扬而不失韵味,桀骜而不失媚态,在刚直中展现着柔媚,在洒脱中流露着忧伤,她属于生活的自由者,不为尘世的任何而牵绊,用画家的艺术角度去诠释漂泊的生命。当她遇到为了她而情愿离异的弗兰茨时,面对这份着实的感情,她毅然逃避,再次选择离开,去倔强地独处着属于她自己的那份自由。米兰.昆德拉了正是借用了萨宾娜的那句经典对白:“我不是反对共产主义,而是反对媚俗”来穿透变幻莫测的政治云障,直刺人类深层本质的劣根性,也将自己逼到了人性劣根与欲爱的旮旯里。

昆德拉的原著里穿插了很多理性的哲学思考,包括尼采、巴门尼德等人对人生和世界所进行的思考和理论。但影片的导演菲利浦.考夫曼在《布拉格之恋》中,只是集中讲述了以托马斯为中心的一个爱情故事,用几乎平铺直叙的手法,把一个既浪漫又忧伤的爱情故事放到了“布拉格之春”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中,进而影射那些写在背后的思辩主题,也算是将名著搬上银幕比较成功的特点之一。捷克作曲家利奥什·雅那切克的作品是贯穿电影始终的音乐。音乐分别出自六个作品:《荒烟蔓草的小径》组曲Ⅰ、Ⅱ,《在雾中》第二乐章弦乐四重奏第一号、第二号,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四乐章,《童话》第三乐章,为弦乐团而做之第五乐章。飘浮又感人至深的爱情气息伴着优美的音乐绕人不止,由头至尾感官都被笼罩在优雅动听的音乐里面,特别《童话:第三乐章》里的小提琴协奏曲时而激情四射,时而忧郁泣泣,在音乐和低调的光影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肉欲给每个进入思考程序的观众带来了永远没有答案的思索。






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正如昆德拉所说“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5 02:57, Processed in 0.027762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