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247090

查看

177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雨中独舞

1057#
发表于 2012-1-21 22:0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1-21 22:07 编辑

下午和朋友一起喝咖啡,邻座有一位母亲,怀中的女儿尚未学会说话,顶着一头不安分的卷发咿咿呀呀,让周围人忍不住逗弄。我坐在旁边一直看着她,如果有人冲着她笑,她便也笑,露出几颗刚刚长出的小白牙;等到她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如果又有人给出一张笑脸,她便又毫不犹豫地反射出一个可爱笑容。和孩子无条件无理由的笑相比,大人的笑有时候显得那么无奈。摔过几次跟头,人际关系打过几次死结之后,性格中原本带些“绝对或者零”意味的我,才不得不接受成人世界里的游戏规则:遇到自己讨厌的人?......那就Keep smiling。光阴如箭,无论写贴的人,还是看贴的人,都各自有故事,也许笑多也许泪多,但,最重要的是 --- 无悔。祝极品中的每位朋友,新年快乐,2012,笑吧,像婴孩般无需任何理由。












“太平洋的风,一直在吹,吹过了多少人的脸颊,才吹上了我的;最早世界的感觉,最早感觉的世界......”

那是胡德夫的歌声,那是陈怀恩的镜头。那是太平洋的风,那是自由。如果不是深深热爱,谁也无法将一座岛屿的剪影描绘得这样充满温情与包容:风吹过海岸线,一个弱听的少年,一辆旧脚踏车,一把吉他,一场七天六夜的环岛旅行,路程中数段擦肩而过的情谊,这就是陈怀恩的作品《练习曲》。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孤独沉默的残障少年以愉悦的心情背负沉重的行李骑车环绕整个岛屿?逆着风,骑着车,即将毕业的明相用他弱听的耳朵略去世界的嘈杂和慌乱,以微笑的面容沉淀心底的平静和豁达。长长的旅途中,他行走过下着暴雨的公路,穿梭过海鸥飞起的岸边,露宿过海边的礁石,停留过听见潮汐歌唱的教室。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自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终究会各分东西。明相独自的逆风旅程经过了一条公路,遇见了一张张脸,他们说话,他们沉默,他们微笑,他们热情,他们真实,他们善意......他在日记里写:好累,睡在房里,好安全,好温暖。

一位同行的旅伴说,骑脚踏车,总能看见最好的和最坏的一面。他看见一家四口在温馨地郊游,看见一群下岗的阿妈游行顺便观光,看见一位老人倾注心血雕刻母亲的样子,看见街头少年用他断了一根弦的吉他奏出自由的旋律。



逆风行走的青春本来就应该绽放在路上,永远有最好的未来尚未来到,即使吉他断了弦又怎样?生命的本质在这一场肆意的高歌和奔跑中忽然显露了最后的面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自行走的旅人,一段一段路过不同的风景。喜悦会有人分享,痛苦会有人分担,然而,这趟旅程终究是要一个人独自走下去,同路人能听见你描述日出的美丽,却只能是你独自一人看着黎明从云里抬起头;同路人能替你换下骑爆的车胎,却只能是你独自一人越过山川河流奔向遥远的终点。日出和日落,激情和沉淀,都是路上色彩斑斓的音符,只属于自己。

明相回到高雄,收到了MV摄制组拍摄的关于他骑车旅行的画面,以及对他的祝福。他在日记里写道:路,又远又长。



谁的生命不是练习曲谱上高低蜿蜒的音符?那些背负的重量,那些信仰的力量,让我们疲惫地跋涉,艰难地支撑,欣喜地到达,再重新出发。太用力的编曲就像是纪念品,只有简单的旋律才会自己说故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58#
发表于 2012-1-21 23:00:28 | 只看该作者
我来添一下乱
贴一首个人比较喜欢的歌曲的歌词:是一首舒缓的情歌,在主人公生日的雨夜,回忆往昔 ...
和.静.怡.真 发表于 2012-1-20 10:42

谢谢你的祝福,那天不是我的生日,因为过年与生日都会让人有感而发,毕竟想做的事太多,而事实上总是错过或无能为力。找了叶倩文的歌来听,不好意思,听得有点激动,那是雨夜的一丝温暖。但凡爱生活的人都会有颗感恩的心,我真的是越来越喜欢这里的每一位朋友,也越来越留恋这个有感情且简单的极品人生。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认识了不少朋友,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上天真的是很厚爱我,觉得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充实和精彩。

此刻窗外的烟花已经越来越多了,如同美好的祝福和心愿在夜空中绽放,与大家分享一首老歌吧,《亲密爱人》,王若琳。




使用道具 TOP

1059#
发表于 2012-2-3 01:3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2-3 01:37 编辑

因为有点头痛,所以早早就睡下了,迷糊中手机发出有短信的提示,打开上显示:“××,如果我取消婚礼的话,会不会成为一大笑话?”十天后就是她的婚礼,决定要嫁人为妻对一个女人来说需要莫大的勇气,取消已告之天下的婚礼则需要更大的勇气。五分钟后,我回了一句话:“你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人生没有本笑话,而喜欢把别人的事当笑话看的人是没必要上心的。”我的头更痛了,索性起床到书房听音乐,但事实上我根本想不出听什么音乐,于是在静得有点发慌的屋子里坐了两个小时。我们的生活节拍太多时候是不得已的探戈,舞步怪诞,猜疑,不快乐;而我们想要的,不过是一曲知足的爵士,喜悦,踏实,步履缓慢。




《托尼瀑谷》(TonyTakitani)





导演/编剧:市川准     主要演员:尾形一成 宫泽理惠   筱原孝文


一直很喜欢村上春树,他的文字中总是隐隐约约地透露着孤独和苍凉,但又不失小幽默,作品的情节几乎都是简单的,有些也可说是没有情节的。

与其说是一部电影,更像一本插画书,或摄影集,很村上春树,但原本就是村上春树的作品。《托尼瀑谷》,根据村上春树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收于《列克星敦的幽灵》,日本名导市川准再加上日本殿堂级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将村上春树笔下的都市孤独感百分百地呈现了出来,而宫泽里惠一人分饰两角,也获得了很多好评。本片荣获瑞士罗加诺影展2004评审员特别奖及国际影评人奖。


托尼瀑谷生于二次世界大战末,母亲早逝,父亲是个到处演出,到处和女人上床的爵士乐手。自我封闭的个性和任何人都相处不来,直至遇上宫泽里惠饰演的女子,温暖的婚姻生活令托尼瀑谷渐渐摆脱长期孤独的人生,他不再害怕孤独,醒来看到她在身边,会安心;但开始更巨大的害怕,害怕失去她。然而,向来喜欢名牌服饰的妻子却渐渐失控,病态的购物欲侵占了两人的关系,衣服多到衣柜都来不及买,于是只能用房间来当衣橱。婚姻的满足感不能让她解决内心的空虚问题、也无法用购物来治疗,在追悔退给店家的衣服的路上,妻子车祸而亡。托尼瀑谷无法承受突来的孤独,找来一个与妻子一模一样的女生,要她每天穿着妻子的衣服给他看......新来的女生穿上一件、脱下;再穿上一件、脱下......她哭泣道,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漂亮衣服。其实她要是,“自己的身体”从未在如此陌生、如此浩瀚的贴身美感中感到悲凉。



父亲走了,留下小号和一大堆唱片。爵士乐本身并没有带给他安慰。孤独和音乐的关系,大抵也是爱情的一种,强求不来,却也可以把人带去感动的场景。当音乐也变成遗物的时候,宁谧也将更沉重。托尼转手了二手衣服二手唱片之后,彻底孑然一身。人在伤怀的路上走到底,就成了冷淡和狠心,抛弃也就成了救赎。





村上春树的小说是没有办法拍成电影的,因为他的语言简洁而笔触细腻。但市川准却用小说的语言,插画般的镜面诠释了村上,影片的画面以极缓的平行移动,将铭刻着“孤独”的男主人公托尼的人生苦旅,以一种最为直观的简约主义的方式,如一卷现代简易画从容、简单、平易地展现开来,再次以市川惯常的清淡之美,攫获观众的视线。影片情节的走向就如同在看村上春树的原作,如同小说本身,人物也只有三个,加上画外音的叙述,简直就是“极简主义”;更加妙不可言的,是人物气质、影像、色调、叙事时那种冷淡观望的“表情语气”,处处散发出村上春树的味道。导演淡定质朴的手法、演员含蓄深沉的表演、画面明丽冷冽的风格,配合坂本龙一宁谧隽永的音乐,和谐地织出一幅精致的空间,唯美得几近奢侈。电影音乐多为旋律优美的钢琴小品,点缀于略显沉闷的电影中间,很好地烘托出了孤寂的气氛。于是,都市男女平凡的爱情故事便在清澈的音乐中从现实的地面轻轻浮起,一如市川准导演的描述,令人心驰神往。


Solitude    电影原声音乐    坂本龙一




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托尼瀑谷》开头与结尾如此写道:

“托尼瀑谷的真名实姓就是托尼瀑谷。”
……
“一大堆唱片彻底消失之后,托尼瀑谷这回真正成了孤身一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60#
发表于 2012-2-3 19:46:45 | 只看该作者
豪情四兄弟(沉睡者)希望大家看看,上帝在彰显正义。

使用道具 TOP

1061#
发表于 2012-2-3 23:03:49 | 只看该作者
下午和朋友一起喝咖啡,邻座有一位母亲,怀中的女儿尚未学会说话,顶着一头不安分的卷发咿咿呀呀,让周围人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2-1-21 22:03


“太平洋的风,一直在吹,吹过了多少人的脸颊,才吹上了我的;最早世界的感觉,最早感觉的世界......”

胡德夫演唱的这首歌确实非常动人。独舞介绍的这部影片也让我兴趣倍增,有机会找来看看。谢谢。

使用道具 TOP

1062#
发表于 2012-2-6 09:57:3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电影,应该看看原著。

使用道具 TOP

1063#
发表于 2012-2-6 23:5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2-7 00:10 编辑
“太平洋的风,一直在吹,吹过了多少人的脸颊,才吹上了我的;最早世界的感觉,最早感觉的世界......”
胡德夫演唱的这首歌确实非常动人。独舞介绍的这部影片也让我兴趣倍增,有机会找来看看。谢谢。
...
alma 发表于 2012-2-3 23:03

刚要吃晚饭的时候接到老舅的电话,约我见面。说是老舅,其实更像是我的朋友,他原先是个大学教授,后来从政,工作很繁忙,但一直不曾放弃阅读和听音乐,他的梦想是退休后再回到学校读书。和老舅在一起,我们没有辈份之分,也没有年龄的代沟,常常为了一个主题持不同的见解而争得面红耳赤,胡德夫这个超级有魅力的老头也是老舅介绍给我的。老舅是胡德夫的粉丝,虽然他们年龄相仿,但并不影响老舅还专门飞去北大看胡德夫的现场演出,我可爱的老舅,更加可爱的胡德夫。

也是这样一个雨夜,听老舅讲历史故事,不知怎的转到音乐上来了,讲到了胡德夫和台湾民谣的故事。1976年,台湾电台在淡水文理学院组织“民谣演唱会”,胡德夫是嘉宾之一。不幸的是,胡德夫前一天晚上跟女朋友一家吃火锅,遇到前来滋事的流氓,双方大打出手,他的背上被插了根筷子,从楼上摔下来,牙也掉了、腰也伤了、脸也开花了。虽然性命没有大碍,但第二天是肯定无法上台了,胡德夫惟有求助于他的朋友 -- 李双泽,让他上台代唱。演唱会的那天,歌手们基本上都是在唱西洋音乐,轮到李双泽上场,他拿着一瓶可口可乐,没有唱歌,而是质问台下的学生:‘我们在菲律宾,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在西班牙,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在美国,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现在,在台湾,我们还是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然后,他把可口可乐猛地砸在地上,‘我们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歌?’台下的人完全愣住了,没有人想出什么是‘自己的歌’,李双泽就起了一首歌的调子,这是台湾地区小学课本第二页的曲目。”第二天,台湾大学校园爆发了“唱自己的歌”的大规模讨论,学生开始自己写歌。这就是台湾民歌历史上有名的“可口可乐事件”,台湾校园民谣时代也从此开始。而那年发起台湾民谣运动的三君子,李双泽在次年救人身亡,杨弦也移居美国近30年,只有现年61岁的胡德夫还活跃在舞台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匆匆,电影《非诚勿扰2》,李香山的人生告别会上的男声插曲,就是胡德夫的《匆匆》。

《非诚勿扰2》之插曲《匆匆》歌词:
初看春花红,转眼已成冬
匆匆,匆匆
一年容易又到头,韶光逝去无影踪
人生本有尽,宇宙永无穷,匆匆,匆匆
种树为后人乘凉,要学我们老祖宗
人生啊,就像一条路,一会儿西,一会儿东
匆匆,匆匆
我们都是赶路人,珍惜光阴莫放松,匆匆,匆匆
莫等到了尽头,枉叹此行成空
人生啊,就像一条路,一会儿西,一会儿东
匆匆,匆匆
人生啊,就像一条路,一会儿西,一会儿东
匆匆,匆匆

胡德夫的歌声低沉浑厚,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让人不由得感慨人生苦短。对于冯导的《非诚勿扰》系列只有一句话,如果说第一部还能笑中带泪记得葛大爷的几个经典片断,第二部则几乎没有了印象。但是两部影片的插曲都很给力,个人非常喜欢。



《非诚勿扰1》之插曲《一瞬间》法文版     尚雯婕





《非诚勿扰2》之插曲《匆匆》 胡德夫现场









胡德夫还一直致力于为原住民争取权益的民主斗争,是一位民主运动领袖,他的歌声是真正用生命吟唱的声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64#
发表于 2012-2-9 01:04: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2-9 01:09 编辑






冷山    Cold  Mountain



导  演      安东尼·明格拉  Anthony Minghella
主  演      裘德·  Jude Law    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Monroe    芮妮·齐薇格 Renée Zellweger  Thewes


因为《英国病人》,所以喜欢安东尼.明格拉。因为喜欢战争时期的爱情故事,所以喜欢安东尼.明格拉。

美国电影《冷山》根据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著名作家查尔斯·弗雷泽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安东尼.明格拉,2002年拍摄。

美国南北战争末期,在美国南方一个叫冷山镇的地方,木工英曼巧遇传教士的女儿艾达,两人互相吸引产生了爱情的火花,在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爱情的时候英曼不得不按照法律参加战争。临别前艾达向英曼许下诺言一定等他归来。残酷的战争使英曼疲惫不堪身心交瘁。英曼在收到艾达请求他回家的信后带着重伤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家的征程,对艾达的强烈思念和对家园的强烈渴望是他在充满艰险的归乡途中的精神动力,历经生死、寒冷、饥饿的种种考验他没有放弃,而他的情人艾达则在山影交错的乡间忍受孤独,度过了失怙独立的蜕变期,学会了如何与粗砺尖锐的生活抗挣。战争摧毁了一切,而依然兀立的冷山是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也是他们回忆与想望的地方......影片的名字叫冷山,冷山是英曼与艾达相爱的家园。在电影里冷山不再仅仅是一个镇的地名,一个虚构的地名,它是爱情,是家园,是人们拼尽全力要保护的希望。虽然战争摧毁了一切,但冷山作为英曼与艾达之间唯一的纽带始终存在。









好莱坞总少不了以战争为背景的大片,但以南北战争为题材背景的,一部史诗般的《乱世佳人》足以定论。《冷山》,它讲述的也是南北战争,战争的场面不过5分钟,而战争带给人的生离死别和人性的扭曲比战争更惨烈,更阴冷,所有的一切在旖旎大气的冷山景致里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于是,爱情成了电影的主题,“I will be waiting for you.”因为有艾达的这句话,英曼长途跋涉,战胜了饥饿,恐惧,甚至死亡,最终回到了艾达的身边。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是想起《英国病人》,彼刻漫天的黄沙变成了此刻皑皑的白雪,庞大的场景,入微的细节,舒缓的节奏,英伦气质的忧郁,明格拉的电影总是有着一股浓浓的文学气息,让人在看原著的时候,眼前会时不时地出现影片中的相应画面,美伦美奂,欲罢不能。我无法想象已故大师明格拉心中的爱情是怎样的,他让我们在忘却了战争的残酷,充满希望的时候,又无情地打破了这个希望,英曼死了,为救艾达中弹身亡。在皑皑白雪中,艾达依偎在英曼的尸体旁,发出了悲怆的哭喊!





影片整个的色调是灰的,如《冷山》其名,一股子孤高清冷的态度,可是又在暗中流动着暖暖的温情。影片的开始和结尾满眼是青绿一片,生机盎然,似乎昭示着生活原本是美好的,战争的创伤也终会被生命的延续所代替,冷山是无情的,见证这这里发生的一切,而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坚强的,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岁月沧桑的艾达带着一个叫英曼的小女孩在茂密的树底下和朋友饮唱,她忧伤美丽的脸庞,望向万里蓝天白云......


两部影片的爱情主题各有不同,但其中的人文关怀和反战情绪却是共通的,影片《冷山》完全与同名小说的基调相吻合,加上豪华的明星阵容,造就了这个磅礴大气又悲天悯人的经典影片,虽然片中战争场面不多,但因为战争造成的刻骨的痛却更有说服力,使反战的主题得到升华,那是一种对生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论是挣扎在前线的英曼,还是在家乡艰难度日的艾达,抑或片中出现的各种人物。明格拉镜头中那些经得起生死考验的执着的恋情,不由得让人想起《呼啸山庄》: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荒原上的,是生命的强者之爱,是两个异常纯粹的男女的爱。而在当今这个什么都闪都速食的年代,爱情两个字都不知道怎么写了。


明格拉总能把爱情电影拍得异常得大气,而这一切都与电影的配乐密不可分,影片的音乐由T-Bone Burnett操刀,而Alison Krauss富有穿透力的声线更是将电影里的这种悲情发挥到了极致。单从配乐上说,这电影是可以和《英国病人》媲美的。






这首来自电影〈Cold Mountain/冷山〉的“You Will Be My Ain True Love”获得2004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提名,由坐拥11座格莱美奖的女声Alison Krauss献唱 。民谣式的歌曲,在土琴的伴奏下,优美、爽洁、亲切,增加了剧情的生命感染力和人们对朴直生活向往的渲染,使影片更富人文特色,令观者回味久久不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65#
发表于 2012-2-9 08:35:23 | 只看该作者
两位女主角演得非常棒,裘德·洛无论是演技、还是长相都不如汤姆.克鲁斯。

使用道具 TOP

1066#
发表于 2012-2-9 19:58:39 | 只看该作者
两位女主角演得非常棒,裘德·洛无论是演技、还是长相都不如汤姆.克鲁斯。
shinelb 发表于 2012-2-9 08:35

S版,那就不要错过《碟中碟4》哟,那个阿汤哥才叫帅!

使用道具 TOP

1067#
发表于 2012-2-9 20:04:08 | 只看该作者
S版,那就不要错过《碟中碟4》哟,那个阿汤哥才叫帅!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2-2-9 19:58
阿汤哥老了,现在是迪卡普里奥的世界了。
我喜欢《雨人》里的阿汤哥,有点愣头青,不太懂人情世故,但人是很善良的。


使用道具 TOP

1068#
发表于 2012-2-9 20:09:30 | 只看该作者
朱丽叶比诺什的电影我都很喜欢。她有种特殊的魅力,眼光很性感。
路易马勒导演那部《毁灭》是我最喜欢的比诺什的电影,比诺什的演出就是上面的特点。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09:00, Processed in 0.042961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