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3888

查看

22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alma

97#
发表于 2012-2-27 13:15:0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把阿卡尔多演奏的同样曲目播发(PHILIPS版),他肯定会说阿卡尔多琴声穿透力更强,我想请问诸位如按刘氏理论调声,您会怎么做?此话是针对:声音可以从音乐中抽离出来的理论。

使用道具 TOP

98#
发表于 2012-2-27 13:52:14 | 只看该作者
在上海好听的现场不多,据说苏州那个效果很好?
baiteng 发表于 2012-2-27 12:48


苏州文化中心大剧院的确声学效果不错,介于上海大剧院、音乐厅和东艺三者之间,总体比较平衡饱满

使用道具 TOP

99#
发表于 2012-2-27 13:56:17 | 只看该作者
很可惜,我不是以此为生的,故无意来写。当然,我如果要写的话,那刘这样的东西我是拿不出手的。但如果我要写 ...
Jwang 发表于 2012-2-27 13:11


"很多爱乐者常评这个演奏没有那个演奏好" ,是因为"演奏得更好的"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不知道是否有更好"二十要"呢?

使用道具 TOP

100#
发表于 2012-2-27 13:57:59 | 只看该作者
这不能这样讲,就象很多爱乐者常评这个演奏没有那个演奏好,但你不能因为这些爱乐者认为某些演奏不好而要他们也来演奏下,而且要胜出那些所谓不好的演奏。
Jwang 发表于 2012-2-27 13:11


这个例子不错,不过演奏很多,拿一个好的来比另一个好的,姑且不论到底谁好,至少还有个比较。

说音响二十要不好,那么,什么好?有比较么?

看别人写的很“混乱”,自己就一定写得清晰,拿得出手么?没写过怎么知道?

否定打倒一个事物很简单,一张大字报就够了,要建设一个新事物,谁能拍胸脯说,我就是一只好猫?

点评

有位上海的老先生就行!哈哈....  发表于 2012-2-27 17:35

使用道具 TOP

101#
发表于 2012-2-27 13:58:0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看法是 ,"声音是否可以从音乐中抽离出来" , 对于音响发烧友-可以,对于音乐发烧友-不行.

点评

嗯,资深的音响发烧友也不行  发表于 2012-2-27 14:42

使用道具 TOP

102#
发表于 2012-2-27 14:49:3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看法是 ,"声音是否可以从音乐中抽离出来" , 对于音响发烧友-可以,对于音乐发烧友-不行.
rock 发表于 2012-2-27 13:58


其实R版,音响发烧友和音乐发烧友的区别,本来就没有严格的定义。我的观点,有点类似模拟和数码音源,两者形式上有区别,但最高境界都是相通相近的。

一个不懂音响(其实就是声学、电学知识,也包括了现场音乐会的声学知识)的音乐发烧友,水平再高,哪怕能倒背如流几百个乐曲的总谱,也是无法体会到大师们的真正精妙之处的。一个不通音律、没有音乐知识的音响发烧友,不用多说,注定是听一辈子声音,而不是音乐的命。

我想强调一点:声音当然是可以从音乐中抽离的!

但这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态。或者说是一个工具,是调整音响、欣赏音乐的一个工具。声音的分析不是唯一的工具,而只是工具之一罢了,并且是基础工具。一套调好的音响系统,或者一个良好特性的音乐厅,必然在声音数据上的测量结果是优良的。包括全频段的频响特性和残响特性,这些都是可以客观量化的指标。

还有一些不那么可以量化的指标,比如二十要里提到的密度、音色、音质、透明度、音场,等等,无法用仪器来测量,貌似应该算作主观评价指标。但相对于音乐性范围的主观评价,这些二十要的指标仍然在声音范筹内,我认为还是应该算作客观的评价指标。

以上两块就是从音乐中剥离的声音,为什么要剥离?因为器材重播(还有房间、避震、电源处理等)的原理和音乐厅现场(也包括录音室的“现场”)真声差异太大,不先从电声学角度来分析,你是很难建立相对较正确、高质量的声音还原的,这也是HiFi的本意(High Fidelity)。

然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音乐而不光是声音的还原,所以只有声音的分析是不够的。最终建立相对较正确、高质量的音乐的还原,必须在声音分析的技术上,有自己独立的音乐观点,以符合自己最高音乐观点的标准,来调整和验收音乐的重播。这一点,没有大学可以教(哪怕是朱丽亚音乐学院),只能自己慢慢领悟。早领悟的朋友们,就成了圈中的大师(没有调侃的意思,这样具备良好听力和音响音乐知识的人不叫大师,难道在媒体上把烂音乐会吹成顶级音乐会的枪手算大师么?)。生活中能遇到的大师不多,但总有那么几个良师益友,总能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你,让你豁然开朗。

可惜,音乐观这个环节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取决于你的机遇和悟性。写到纸上,一个节奏感,大家都说好,到底什么才是节奏感好?什么是音乐的律动?什么是流畅?什么又是味道?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音乐观,只能用音乐,或者说以声音形式表达的音乐来传递和交流。

这也是音乐本身的特质,音乐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明的,但声音可以。我们来说声音,要比说音乐靠谱很多,建立好的声音,也是建立好的音乐的基础。

点评

今后某大学要设音响学科的话,文理兼收是必须的.  发表于 2012-2-27 22:04

使用道具 TOP

103#
发表于 2012-2-27 15:01:1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两位讲得很好, "最终建立相对较正确、高质量的音乐的还原" 就是 "资深的音响发烧友"  的终极目标 ,追求音响与音乐的终极融合才最有意义.

使用道具 TOP

104#
发表于 2012-2-27 15:23:19 |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各位烧友都说的不错啊

使用道具 TOP

105#
发表于 2012-2-27 15:35:1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R版,音响发烧友和音乐发烧友的区别,本来就没有严格的定义。我的观点,有点类似模拟和数码音源,两 ...
scfan 发表于 2012-2-27 14:49

scfan逻辑很严密,佩服,说得好。鉴于此,老李,我就不说了。不是我偷懒,是想不起要说啥了。


使用道具 TOP

106#
发表于 2012-2-27 16:06:4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R版,音响发烧友和音乐发烧友的区别,本来就没有严格的定义。我的观点,有点类似模拟和数码音源,两 ...
scfan 发表于 2012-2-27 14:49

此文充分展示了scfan做为交大高材生的能耐

使用道具 TOP

107#
发表于 2012-2-27 16:17:1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R版,音响发烧友和音乐发烧友的区别,本来就没有严格的定义。我的观点,有点类似模拟和数码音源,两 ...
scfan 发表于 2012-2-27 14:49

版主客观、清晰。

使用道具 TOP

108#
发表于 2012-2-27 16:30:28 | 只看该作者
老李咋想起对比这个了。
就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么,不矛盾可共存。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22:43, Processed in 0.041820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