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9718

查看

12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burt5177

97#
发表于 2012-12-29 08:55:16 | 只看该作者
马勒是个什么样的人?
马勒想要什么?
马勒如果再活30年,活到“悟道”的年龄会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
马 ...
burt5177 发表于 2012-12-28 15:58
B老师情感丰富啊。


使用道具 TOP

98#
发表于 2012-12-30 13:56:36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读台湾林衡哲著的马勒传记,里面有很多文字可以彰显马勒的个性。
男低音奥慕兹回忆说,一天我在咖啡馆碰到马勒,他正在陷入思绪中,我同情问他,为什么这么不开心,他告诉我说,刚接到家里的信,知道父亲病重的消息,我安慰他一下就告别了。第二天早上,我从家里走到剧院时,看到一个人在街上奔跑,看似精神错乱,大声哭泣,并用手帕盖住双眼,我好不容易才看出这个人就是马勒,我想起他昨天告诉我他父亲病重的事,于是上前问他:是不是您父亲发生了什么事?他哭喊:更坏,更坏的消息,大师瓦格纳去世了!那天是1883年2月13日,瓦格纳在威尼斯逝世。过后几天,我几乎都无法与马勒交谈,他虽然每天来剧院彩排和演出,但不与任何人交谈,只沉溺在哀伤中。

使用道具 TOP

99#
发表于 2013-1-7 10:47:10 | 只看该作者
有人把马勒的交响曲是一部长篇巨著,每部交响曲是其中的章回。
第一交响曲是关于英雄诞生,第二交响曲是写生活意味着什么?生活又给了我们什么?生命之后还有什么?是关于死后重生的。第三交响曲探讨自然和生命赐予我们什么?花朵、爱情、神和孩子们教会了我们什么?第四是另一次接近神的尝试,第五对比性最强的一首,死亡和对死亡的斗争。第六完全是关于死亡和地死亡的恐惧。第七战争-黑暗-最终又回到光明中。第八是对歌德诗歌里“永恒的女性”的赞颂。《大地之歌》永恒与告别,第九人生最后的告别。

使用道具 TOP

100#
发表于 2013-1-7 10:48:19 | 只看该作者
听马勒的交响曲与古典时期的作曲家不同,我们听贝多芬的音乐感受到的是贝多芬对理想的诠释,而听马勒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现实,他向世人敞开心扉,与大家分享他的感情和痛苦,音乐是马勒用来表达生命现实的一种形式。

使用道具 TOP

101#
发表于 2013-1-7 10:51:50 | 只看该作者
在马勒的音乐里,我们可以看见陷入爱情的马勒与一位暴躁马勒间的挣扎。他的音乐是对生命现实的描绘,寻找生命的意义,To be or not to be。
马勒音乐的曲式结构基本上是古典的,音乐语言是19世纪晚期的,内容是20世纪的。他的音乐包罗万象,有生与死、反讽、爱、恨、挣扎、人性、自然、宇宙,人间百态都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马勒的音乐中或多或少得到共鸣,马勒如此复杂和充满感情的音乐让我欲罢不能,他的音乐能进入我的生活和我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了我内心世界的一部分,每次聆听都变成一个学习的过程,好能让我在下一次聆听中有所进步。

使用道具 TOP

102#
发表于 2013-1-7 10:53:31 | 只看该作者
马勒曾经的三次浪潮:
1、马勒指挥第八交响曲在慕尼黑首演时。
2、1920年阿姆斯特丹马勒音乐节。
3、60年代晚期伯恩斯坦大力推崇马勒的作品。

使用道具 TOP

103#
发表于 2013-1-7 10:57:31 | 只看该作者
马勒:三重无家可归的人
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认为马勒是奥地利人;而在奥地利人心目中,马勒是波希米亚人;在世界范围中,他是一个没有祖国的犹太人。
有人曾问捷克前总统哈维尔(Havel),马勒是否属于捷克,他回答: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才属于捷克,马勒应该属于维也纳。

使用道具 TOP

104#
发表于 2013-1-7 22:07:36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谢b老师!

点评

互相学习。  发表于 2013-1-8 08:03

使用道具 TOP

105#
发表于 2013-1-16 23:14:0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交响曲
经过生(第一)与死(第二)之后,马勒把大自然的诗(第三)奉献给我们。
第三交响曲是马勒最冗长的交响曲,同时也是马勒极具个性化,最丰富的精神产物之一,是马勒对大自然、宇宙万物的神秘遐想。马勒是想通过第三交响曲去反映整个世界,反映马勒多层次、多等级的整个世界。
第一乐章 夏天进行曲
第二乐章 草地上的鲜花告诉我
第三乐章 森林里的动物告诉我
第四乐章 人类告诉我
第五乐章 天使告诉我
第六乐章 爱(上帝)告诉我
马勒第一交响曲四个乐章,第二交响曲五个乐章,第三交响曲六个乐章。
什么是交响曲?马勒说:交响曲就意味着所有的技术手段去构建一个世界。

使用道具 TOP

106#
发表于 2013-1-16 23:4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3-1-17 00:04 编辑

第一乐章 开始的"呼唤"动机由八只圆号齐奏,八只圆号的齐奏不仅拉开了第三交响曲的序幕,也彰显了马勒所有交响曲的开头都很精彩这一特点,这个圆号齐奏的手法也被后人采用。
"呼唤"动机后面紧接着的是马勒最常用的葬礼进行曲在第三交响曲中的第一次进入,同时,这也标志着长大的序奏开始。潘神动机和赞美诗的主题在葬礼进行曲第二次出现之前呈现。接下来的是这个乐章中最主要的主题——《夏天(巴克斯)进行曲》首次出现,这个进行曲的主题是开始时"呼唤动机"的变奏,在这个100小节的进行曲中马勒使用了他最擅长的复调手法——军乐化的号角声。马勒的《巴克斯进行曲》使我想到了瓦格纳《唐豪塞》中歌颂酒神的进行曲。在长达874小节的这一乐章中,马勒把进行曲这种体裁发挥到了极致。

使用道具 TOP

107#
发表于 2013-1-17 08:05:39 | 只看该作者
读着b老师的贴,耳边好像响起了马勒的这些乐段,眼前的是字幕说明。很享受呵。

使用道具 TOP

108#
发表于 2013-1-17 21:05:56 | 只看该作者
马勒其实是个孤独无助的小孩,面对自己内心的迷宫,总是找不到出口。马勒的宏大叙事其实是内心的独白,也算是芥子纳须弥了。马勒即是身份上的三重无家可归,也是时间上的三重无家可归,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马勒向往天堂,但又怀疑天堂。对了,马勒不会游戏,他的生命一直很紧绷。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20:52, Processed in 0.035841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