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834

查看

12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LJBI4

97#
发表于 2013-5-11 00:2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LJBI4 的帖子
我说的占了大半就是说他们有马勒的录音。
   

点评

确实,Jochum,Bohm,Keilberth都有马勒的录音留下,而且竟然是大名版啊!  发表于 2013-5-11 00:35

使用道具 TOP

98#
发表于 2013-5-11 00:28:2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多少也不总是能说明问题。一个曲目录音多能说明指挥家的重视和喜爱,反之则未必,举例来说,瓦尔特如此钟爱马太受难曲、庄严弥撒、布鲁克纳第五、费德里奥,录音却反映不出来。录音清单是会遮蔽一些东西的。

点评

有点像油画  发表于 2013-5-11 10:52
我倒是很少见到瓦尔特有彩色照片的。  发表于 2013-5-11 00:36

使用道具 TOP

99#
发表于 2013-5-11 01:11:29 | 只看该作者
瓦尔特晚年没录过一出歌剧——我没记错的话,战后根本就没指挥过歌剧——实在是太遗憾了。

点评

瘦马兄,有的,在大都会。最后一两年还要录立体声的费德里奥,只是时间不够了。他应该是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歌剧院。  发表于 2013-5-11 21:39
弄不动了吧?  发表于 2013-5-11 10:51

使用道具 TOP

100#
发表于 2013-5-11 01:5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我说的占了大半就是说他们有马勒的录音。
桂猪 发表于 2013-5-11 00:20



没错。事实上,马勒的联篇歌曲一开始就获得了音乐界较为一致的认可,因此那几部作品被老大师们演录得也比较多。争议性主要是集中体现在他那些交响曲上。

使用道具 TOP

101#
发表于 2013-5-11 02:0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3-5-11 02:23 编辑

毕勤、蒙都、莱纳、克莱伯父子这都是20世纪指挥台上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对马老师也都不感冒。

这里头,蒙都最有意思。他当年还是马勒到巴黎首演时的指挥助理,而他既不喜欢马勒的作品也不喜欢马勒本人,不过他晚年的门生大卫.金曼却对马勒作品很痴迷。按蒙都的说法,后来的所有指挥家中各方面气质和工作状态最象马勒的人是塞尔,但塞尔实际上对马勒交响曲的态度也远谈不上热衷,而且好像后世在管弦乐编配上唯一敢冲马老师直接叫板的还就是塞尔。

使用道具 TOP

102#
发表于 2013-5-11 02:1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我说的占了大半就是说他们有马勒的录音。
桂猪 发表于 2013-5-11 00:20

我前面回复中说得是马勒交响曲录音,不是他那些声乐套曲。这些大师绝对没有录过马勒的任何一部交响曲。我的原本的意思并不是要争论这些细节问题,都有资料可查。

使用道具 TOP

103#
发表于 2013-5-11 02:15:2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多少也不总是能说明问题。一个曲目录音多能说明指挥家的重视和喜爱,反之则未必,举例来说,瓦尔特如此 ...
桂猪 发表于 2013-5-11 00:28

哪您的观点到底是什么呢?

使用道具 TOP

104#
发表于 2013-5-11 02:25:57 | 只看该作者
毕勤、蒙都、莱纳、克莱伯父子这都是20世纪指挥台上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对马老师也都不感冒。这里头,蒙都最 ...
bodyheat 发表于 2013-5-11 02:06

我还感觉到其实这些对马勒不太感冒的大师中,很多都是理查斯特劳斯的推崇者,好像对马勒和理查都花了很多心思的人太少了,貌似只有门盖尔贝格,卡拉扬也只能勉强算一个了。


点评

不是有巴比罗利大师嘛!  发表于 2013-5-11 10:12

使用道具 TOP

105#
发表于 2013-5-11 02:34:28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感觉到其实这些对马勒不太感冒的大师中,很多都是理查斯特劳斯的推崇者,好像对马勒和理查都花了很多 ...
LJBI4 发表于 2013-5-11 02:25


你的观察是对的。海庭克应该算在二者造诣上比较均衡的一位,但他算比较后辈儿了。卡拉扬俺脚着不能算,他就6和9市场反响还可以。

使用道具 TOP

106#
发表于 2013-5-11 02:45: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3-5-11 02:47 编辑
我还感觉到其实这些对马勒不太感冒的大师中,很多都是理查斯特劳斯的推崇者,好像对马勒和理查都花了很多 ...
LJBI4 发表于 2013-5-11 02:25



所以,你现在该理解为啥马老师当年跟家恨恨地冲自己媳妇儿撩下那句壮怀激烈的豪言——
“......,我的时代终将来临!”了吧?

而那前半句恰是“他(理查.斯特劳斯)的时代终将过去,”。
~~~这都是让他们给逼的啊

使用道具 TOP

107#
发表于 2013-5-11 02:55:37 | 只看该作者
[quote]你的观察是对的。海庭克应该算在二者造诣上比较均衡的一位,但他算比较后辈儿了。卡拉扬俺脚着不能算, ...
bodyheat 发表于 2013-5-11 02:34 [/quote
确实是啊,突然想起海庭克和门盖尔贝格都是荷兰人,而且都是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两代当家指挥,看来还是有传承的因素啊。。。

使用道具 TOP

108#
发表于 2013-5-11 03:33:44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七人当中,Krauss和Bohm都是只是指挥了马的艺术歌曲,Knappertsbusch好象指挥了第五。不知道Keilberth指挥了什么。

我认为还是可以看出一定的趋势来的。至于这后面是什么原因,哪又当别论。这需l了解大量的文献。这也不是一个贴子可以完成的。不过有点是可以肯定的。德意志文化中反犹是有其历史的。瓦格纳的歌剧就是这这种现象的反映。当然,在实际中,这种现象又会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做表现为不同强烈程度的看法。但就象我上面讲的,我用姿态一词就是用比较温和的语调来表达这个观点。

尽管马勒对自己的犹太血统耿耿于怀,他也从犹太教转化我天主教。希特勒也曾出席他指挥的瓦格纳的Lohengrin,但他生前也因为他的犹太背景而被攻击。难道当今这种反犹,或者讲某种姿态就不存在?很难令人相信。但是如何在这种姿态和德奥大师指挥很少或不指挥马勒的作品搭上桥不是个轻而易举的课题。这也超出了一个网上贴子的可能完成的题目。

单就这个题目引起大家思考这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这个贴子的目的也达到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8 02:49, Processed in 0.042275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