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5692

查看

12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zwmm

97#
发表于 2013-10-2 17:59:51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听音乐吧,谁都不要设法说服谁,也说服不了谁。想想就基督教或佛教或哲学的流派已经分不清。大家消停点 ...
guran5532 发表于 2013-10-2 15:41

顾兄,不说不热闹,要不坛上就冷清了,反正这也是个新鲜的话题,大家各说各的观点挺好啊。

使用道具 TOP

98#
发表于 2013-10-2 18:04:25 | 只看该作者
咸菜无用论也是一群很好玩的发烧友
gzfs 发表于 2013-10-2 17:54


可能是表达方式不同。
线材肯定是有用的,但应该怎么玩就见仁见智了。
组成系统后线材就成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所有的能量和信号都要经过这些线材,线材的参数必然会影响声音。可见的来说,示波器的表笔和一些精密测试仪器的连线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使用道具 TOP

99#
发表于 2013-10-2 18:23:53 | 只看该作者
当然不是彻底无用。而是说当参数到达一定水准的时候,对于特定的应用的影响就可以认为是没有了。对于音响方面,这个水平的要求是很低的,对于线材,甚至是功放。线材上高频仪器当然需要更多的讲究,这都是可以轻易测量和计算出来的,所以才需要很多讲究。至于音响上的,还没有令人信服的测量数据和研究,迄今为止。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那个功放盲听打赌,打赌只要功放失真够低(好像是小于1%),频响平直,那么只要功放一直工作在这个范围内的听音,没人能听出功放的不同,无论牌子和类型,胆的,石的,数字的,线性的 。。。这个赌已经赌了10好几年了,没人能赢 。  这都超出我这样低烧的感觉了,觉得不可能,可是没人能赢,有1千多人去赌过了。

人的听觉是如此的低劣,远远低于现带测试仪器所能分辨的。其实大脑对于声音的感受,绝不是单纯的听。所以不能说线材无用等等。。因为所有的这些器材从外形到用料到价格都在影响人的视觉和心理,进而总体上影响听音感受。如果要严格一些说,应该说我支持线材听觉无用论。




可能是表达方式不同。
线材肯定是有用的,但应该怎么玩就见仁见智了。
组成系统后线材就成了系统的一 ...
BJMA 发表于 2013-10-2 18:04



使用道具 TOP

100#
发表于 2013-10-2 18:28:25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是我熟悉的系统,盲听自己熟悉的音乐,不同特点的咸菜还是能一耳朵八九不离十地听出来,前提是要科学地组织盲听的过程。

使用道具 TOP

101#
发表于 2013-10-2 20:44:46 | 只看该作者
当然不是彻底无用。而是说当参数到达一定水准的时候,对于特定的应用的影响就可以认为是没有了。对于音响方 ...
linxbaijy 发表于 2013-10-2 18:23


linxbaijy  兄方便的话提供一下这个打赌的链接,要科学盲听的话基础条件确实有很多讲究,我们先研究一下规则和相关器材、环境等再进一步分析。
按照常理来说,这是不现实的,我估计有隐情。





使用道具 TOP

102#
发表于 2013-10-2 22:16:01 | 只看该作者
找了一下,有个这个规矩解释
http://tom-morrow-land.com/tests/ampchall/rcrules.htm
实际上这个挑战1995年就出现了,后来扩展到任何功放,包括汽车功放。只要是失真小于2%,频响平直的就行。不可思议吧,我也这么觉得。意思就是即使是1875集成块,在1-2W的功率上面和几十万的功放盲听是分不出来的。后来渐渐就没人敢挑战了,据说这个挑战现在还有效。

可以google Richard Clark Amp Challenge,很多音响论坛都有大量的帖子讨论过这个,没有见到谁跳出来说赢过这10000美元。

Stereophile也搞过一个类似的东西,有人说他700美元的功放可以搞得和发烧天书里那些金耳朵编辑们自己随便挑的功放听起来一样。这回还不是盲听,结论呢,自己看吧。我的结论是,不愧是发烧天书的编辑,阅历多了,外观和价钱对他们的影响几乎没有了,金耳朵还是可信的。

http://www.stereophile.com/content/carver-challenge

回复 BJMA 的帖子


   

点评

功放无用论没可能吧。柯颂ks88那我也可以高点价出了,升级关氏300b后,发现柯颂起伏感太弱了,很平,没有韵味  发表于 2013-10-4 10:39

使用道具 TOP

103#
发表于 2013-10-2 22:47:59 | 只看该作者
那个什么国外的后级测试先不说,不过就算你能把俩性格完全不同的喇叭的频响搞一致了,我也有信心能一耳朵把他们区别出来。

点评

正确!喇叭是最容易区分,离散型最大的,所以没有人搞什么喇叭的挑战。还有CD和LP的挑战也没人搞,因为这些都是确实在人耳能区分的范围内。  发表于 2013-10-2 22:55

使用道具 TOP

104#
发表于 2013-10-3 00:05:56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我感觉大频宽低瞬态互调失真的高速现代后级也可以轻易和其他风格的后级听出差异。

使用道具 TOP

105#
发表于 2013-10-3 04:53:48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所以在我前面引用的Roger Russell的网站里关于好的功放听起来都一样一节里提出了一些标准: Response is flat 20-20kHz within 1 dB, distortion is less than 0.1%, damping factor is greater than 10 and it is free from ringing or oscillation. This can also be related to transient response.

这个标准对于现代的晶体管功放实在是很容易的事情。Roger作为麦景图实验室的头,也做了很多盲听的实验,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他的网站看他们如何做这样的试验。不管怎样,他就是认为只要满足上述标准,人耳就听不出差别。

换句话说,现代的高速晶体管功放才是最好的器材,如果几十年前的古典胆机听着和合格的石机不同,那就是古董胆机有失真,有振铃,有音染。当然可以说这合某人的口味,就如有人觉得泛黄的照片有味道,但很对不起,那不是高保真。


不过我感觉大频宽低瞬态互调失真的高速现代后级也可以轻易和其他风格的后级听出差异。
gzfs 发表于 2013-10-3 00:05



使用道具 TOP

106#
发表于 2013-10-3 05:0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nxbaijy 于 2013-10-3 05:06 编辑

发烧天书的那个实验就更好玩了。

700美元的功放,一开始听起来明显和天书编辑选择的天价功放不一样。于是那老兄测量一下,自己搞了一个网络用了一堆的电位器调整一下,天书的编辑们惊呆了,最后花了一天的时间,努力想找出不同,结果发现二者一模一样的好,更过分的是金耳朵发现天价功放低频有些糊,还没有700块的功放好。然后更神的是,这老兄再稍微调了一下电路,连低频的糊味也给调出来了。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天价后级在声音是否更保真上并无优越性,仅仅是有所不同,而且这些不同是可以测量可以解释和复制的。


音源和喇叭不在此列。


点评

看来功放厂家忽悠了几十年,什么元件精确配对,纯粹就是骗人,700美元就解决的问题,还说几千个零件里面挑选一个合格的。  发表于 2013-10-3 08:43

使用道具 TOP

107#
发表于 2013-10-3 07:22:02 | 只看该作者
lin兄,没去看什么键接,不过兄有兴趣搞盲听线材的话,可到我的试音室来试听,我相信你自已都可以轻易地分辩出线材的好坏!就听男高音:帕瓦罗帝、波彻利。无他,我这试听室己基本消除了空间对音乐重播所造成的不利干扰和扭曲---这在当下的发烧界是极难得的!!所以可以给盲听者提供一个更纯净更平衡的一个平台。

使用道具 TOP

108#
发表于 2013-10-3 07:27:22 | 只看该作者
不过频宽和回转速率是无法靠外围电路调出来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13:51, Processed in 0.038823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