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264534

查看

176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雨中独舞

1081#
发表于 2012-2-18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昨晚,我和太太一起看了今年第一部DVD,和这部127H相似的电影-----夺命深渊,这部based on a true stor ...可惜,电影的音乐倒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alma 发表于 2012-2-14 00:54

恐怖、惊悚、悬疑等等类型影片,我们往往会太过专注影片的情节走向和故事的内容,而忽略了音乐,呵呵,我经常就是这样。等不经意间再次听到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某某电影里的?这么好听的音乐我在看电影时怎么没印象呢?

使用道具 TOP

1082#
发表于 2012-2-20 00:48: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2-20 00:49 编辑


花火    Hana-bi




导        演:北野武
主        演:北野武  岸本加世子  大杉涟  寺岛进  津田宽治

北野武的深情之作,温情与暴力的完美结合。该片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蒙特利尔影展最佳导演奖。

《花火》是一部主题沉重的电影,故事并不复杂:阿西是个出色的刑警,但命运坎坷,中年丧子后,妻子又得了绝症,为了医治妻子的病,他欠了黑社会的钱。在追捕一名持枪凶犯时,阿西的两个同事一死一残,阿西感到万分的内疚,内心满怀自责。在沉重的思想包袱下,他辞掉了工作。阿西怀着善良将从高利贷借来的钱分给殉职同事的妻子,还买了画笔、颜料和蓓蕾帽送给残疾的同事崛部,鼓励他继续活下去,接着他又在精心策划后抢劫了一家银行,将得来钱还清了高利贷。 阿西的妻子已然时日不多,他决定听从医生的安排,再和妻子做一次旅行,作为人生最后的游历。而黑社会份子却闻风而至,阿西以暴制暴,将恶徒正法。 在波涛汹涌的海边,追捕阿西的同事找到了这对夫妻,阿西拜托同事给他一点时间。在宁静的沙滩,放风筝的少女,妻子说出了电影中唯一的两句台词:“ありがとう(谢谢)”“ごめんね(对不起/有劳了)”。他与妻子相拥,在涛声中,自己动手选择了人生落幕的方式......在无限美景中开枪自尽......

整部影片的台词很少,大段大段的是回忆与沉默的场面,安静中却惊涛骇浪,直指人心。静谧而紧迫的镜头中,都有死亡的阴影浅浅浮现,但北野武以消音慢动作狂暴的血流移开镜头纯就音效表现,来描述这些死的压力。最为伤感的一幕,却是片尾那理所当然、心死的、优雅的、不再遗憾的死亡。在滔滔浪潮中,女孩的风筝在原地绕啊绕,微笑的两人是世上最相爱的伴侣,死亡是一种悲憾,也是一种完全。需要怎样的心境转化,才能演绎这种气质呢?

Hanabi,是日文中烟火的意思,而写作汉字则是“花火”。火所形成的花样容貌,如花美丽的火焰,这样的用词真是美极了。两字拆开来看,花是绚烂的生之礼赞,火是燃烧的终极象徵,又是两极象徵。而无论是花、是火、是花火,皆有顷刻灿烂的意象。电影名称,就象徵了片中的部分意旨。影片没有用愚拙而刻意的手法用过绚烂的花火而落入俗套。只一次,阿西带着妻子做最后旅行。他们的车子停在荒芜的草地,妻子坐在车子旁边。阿西点燃了烟花,只是许久,它都没有反应,阿西疑惑而无奈地走过去。刹那间,火光闪现,天空中如花般绚烂的辉煌。阿西转过头,与妻子对视而笑。而此时的他已经背负抢劫银行,暴力伤人等等罪名。而烟花绽现的这一刻,他与妻子会心而愉快地笑了。

饰演西警官的北野武,当时正好遭遇了一场车祸,那场车祸造成他脸部变形,手部骨折。也就是在被病痛折磨的同时,引发了北野武对生死含义的探询以及对多元的主题思考。在片中他继承一贯急速暴力的血统,以大无畏(甚至是心死)的态度对待所有上身的麻烦。在西警官做决策时,却也有憨直的甘草人物为凝重沉闷的剧情缓和,演出“暴力笑话”或“暴力胁笑”,这是日本艺能界的一大特色。

片中音乐与美术,为影片增色不少。本片的语言即是音乐与画面,贯彻了北野武“交谈戏太浪费篇幅”的美学要求。片中出现的所有画作,则是编导演合一的北野武所绘,其中樱花篇、雪地篇格外让人印象深刻,这部份也带有日本文化延续的意味。久石让的音乐有一种超越言语之外的魔力,诠释你想象中的美好及忧伤的一切。一样是久石让,一样是北野武,却有着不一样的《菊次郎的夏天》,不得不说他们确实是完美的搭档。也许他们都深刻的明白,音乐和电影一样,是一种记忆,铭刻在心中的那些最深的感受,永远不会退色,不会改变。


久石让《花火》 HANA-BI




现实生活是通向彼岸必经的一根独木,生命是撞向夜空的一股股瑰丽的烟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83#
发表于 2012-2-22 00:14:56 | 只看该作者
赤子之心,在书房的玻璃窗上,我重重地写下这四个字。

许是最近有感而发,却也由一时一事多了一些领悟。不是为迷人的孩子气,不是无心的单纯,在我看来,“赤子之心”更像是做人的一种舒服姿态:真诚、坦然、善良地面对自己和他人;开阔宽容,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局限于某种认识、以成见看待身边的人或事,是不能称为赤子之心的”;永远好奇,对世界保持着海绵般的吸收状态,所以很喜欢这句话:时时清理思维,反省自己的接受能力以及对变化的敏感程度,是校验并恢复赤子之心最有效的手段”......正如书中所说,“赤子这心”蕴含着生命轮回的智慧 -- 所谓“赤”,指的正是新生儿身上的嫩红色,而我们身上的婴儿红褪去后很多年,要有足够阅历之后,内心才能再次回归“赤子”状态。

一张《图兰朵》的唱片被放进机器,歌声随之充满了整个房间。“Nes-sun dor-ma!Nes-sun dor-ma!" 尽管已经听过无数遍,仍然觉得沉醉。音乐真的就好像生命中的一位亲密朋友,下雨时听,开车时听,遇到各种挫折更是想要静静地放一张唱片。听着听着,往往高底音起和承转之间忽然将一切看开,人生不就这样有高有低,有快有慢,释然也就容易多了。

记得多年前和好友LU一起看张艾嘉的那部《20、30、40》,那时的LU活得激烈就像电影里的李心洁,看完电影她感叹三十一过的女人是多么的可怜,抓住一切就像救命稻草。我笑问她如果她过了三十会是怎样?她一摆手丢下一句“谁在乎”便离去了。那时的LU刚经历完一场生死恋情,分手和开始一样激烈,失恋的她拉着我听了一夜的《图兰多》。那晚以后,LU就离开了这个城市。

不知是为了怀念和LU在一起的那个晚上,还是为了追寻我们渐渐模糊的友谊身影,我用相框把《图兰多》的唱片封面框了起来。








20 30 40

导演:张艾嘉
主演:李心洁   刘若英   张艾嘉

影片开始于三个女人走下同一班飞机的时刻。李心洁、刘若英、张艾嘉三个女人,谁也不认识谁,但是,三个女人的情感物语却在这座城市上空蔓延......



二十岁,青葱懵懂的岁月。没有山盟海誓,也不说相约永久,只是喜欢上彼此手牵手一起走的感觉。一切都在对视那一瞬间,心是纯的,眼是亮的。世界,就在彼此的呼吸间流动。一天就当一万年。

20岁追逐梦想的女孩,小洁怀着无比的新鲜与好奇从马来西亚到台湾追寻自己的歌星梦。二十岁的年龄,青春、梦想、飞扬,细腻光洁的脸庞,神韵流转的双眸,年轻鲜嫩的身体,带着最初的纯真和诱惑。小洁的存在,就象初春枝头第一枚新叶,青涩、新鲜,挂满晶莹的露珠,看什么都是透明、干净,生机勃勃。两个女孩因友谊而合,又因友谊而分,她们在现实的打拼中渐渐磨圆了初时尖锐的角,初尝的失败、挫折,人情的冷暖,友谊的变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因为人的心总是在变,所以,友谊也会在某些情况下失效,不再是无话不说、亲密得尤如一人的两个女孩,现实的车轮轰隆隆辗过,她们有了疏离和陌生,朦胧的情感也只能到此为止。但是幸好,电影总是在最后留给人以希望和美好,小洁的回归让友谊重新焕发,留在回忆中的必将是永远的纯粹和感动。她们拥抱,笑魇如花。



三十岁。因了那些尘世的俗念,于是彼此有了更直接的思念。谁能料到一种爱,也可以如此热烈缠绵。它会让你流泪心碎,会让你傻傻的发愣,会让你没有理由的把某人的背影当成他(她)来看。心想此生若能相见,便要轰烈地燃烧一次。然而人生是块有缺陷的月饼,希望只是无止尽的守望。也许等的到,也许一生都未曾等到花开结果的那天。因为热烈的情感,来的快去的也快......

30岁的空姐想想在母亲墓前,神情淡然地说:"当初你要我学钢琴,说男人会抛弃女人,那么万一有一天被男人抛弃了,还可以教感情养活自己。"三十岁的她游走在三个不同的男人之间,她喜欢的医生,已经结了婚。爱她爱的死去活来的录音师,却又不够成熟。寂寞时,她还会打电话给远在纽约的昔日恋人。她想要的,不属于她。她不想要的,却总是缠着她。一个空虚而又颓废的都市女人的灵魂,爱情对她而言,只是打发无聊时间的借口。虽然外表光鲜靓丽、成熟妩媚得尤如一只饱满多汁的水蜜桃,但是心早已疲态毕露,虽享受着短暂的欢愉,却掩盖不了愈演愈烈的空洞和虚无,像蚕吞食着仅有的领地。飘浮不定的情感,无法承诺的未来,有种走到哪儿是哪儿的无奈,只能在爱与不爱、承诺与责任之间拼命的维持着自己可怜的自尊,她虽然不温柔,但却吸引人,可惜先前遇到的男人们没有一个能给她长久的未来。爱过、伤过、痛过,兜兜转转间不经意迎来一份爱情,不疯狂、不兴奋、也不会在一天之间变得憔悴不堪,但是却细水长流、令人平静。最终她明白,爱情不是华而不实的东西,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幸福。



四十岁。女人开始认识爱情的年龄是在她们40岁的时候,因为她们真正懂得了爱情应该是双方的。这种感悟不似20岁女人那样自命不凡、孤芳自赏,也不像30岁女人那样不顾一切,一意格守。逝水流年,岁月蹉跎,爱的情缘中有一份神秘的玄机,它并不在自己的牚握之中,正像40岁的心境所言:是你对别人和别人对你生命的相互修炼。

40岁的女人,脸上已有了掩盖不了的眼角纹和唇纹,没有岁的年轻资本,也没有30岁的妩媚性感,40岁的女人风霜雨雪、问题多多。40岁的Lily是一间花店老板,是一个男人的妻子和一个女儿的母亲。她40了。她是一个努力的女人。努力地想要自己不被她的男人抛弃的女人,或者,不如说,是努力地想要自己不被这个世界抛弃的女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忽然发现,她生命里已经和她相守了二十年的男人竟然早已背叛了她。当她失魂落魄地在街上开车,当镜头呈现出电梯摄像头里的她那不知是喜、是泪、是悲的苦笑,当爱情早已经成为习惯,当这个女人被她习惯到了已经进入下意识的生活、家庭、男人忽然之间抛弃,当一切她所习惯的意义全部都于一夜间落了空之后,她才发现,这生活,这爱情,这人生,又有多么的虚无和可笑!这发现,何异于一次地震。她说:"我是个被抛弃的女人",她想到了死。然而,真的地震来了,当面临死亡的恐惧来袭,女人天性中的怯懦让她终于没有理由选择死。在剃刀边缘,她不得不活下去,充满隐忍的勇敢地活着。她对着镜子淡淡一笑。这时候她说:"我就是个被抛弃的女人。"这前后两句台词,只差别一个"就"字。人生本是荒谬,爱情更是虚无,被本无意义的爱情所抛弃,又为这种被抛弃之苦痛而寻死觅活,实在是自寻烦恼。当唱起那一曲《把悲伤留给自己》时,这个年已40的女人,她觉得,她的生命已经没有任何时间可以用来伤感了。地震的第二天清晨,她神清气爽地奔跑在街头,看见路人开心地说一句,Have a nice day!

《20、30、40》其实就是一篇现代女人的心情大杂烩。同居、第三者、偷情、婚外恋、同性之间的朦胧情感,这一个个早已见多不怪的社会现象被统统搬进了故事中,20、30、40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女人各自占着自己的位子尽情的放纵和生活,苦甜难言、冷暖自知。她们在戏中并没有真正的交集,只是在偶尔的擦肩而过中交换了某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很玄妙、很未知,而确信的是,在这世界的许多角角落落,其实正有许多和自己心情同样的女人存在着,她们或许正匆匆滑过街道,或许正流连在某处场所,不一而足。 诚如片名《20、30、40》带给我们的启示,每个年龄都有着自己的苦恼和精彩,如何积极入世、又如何调整好自身心态,才是女人应付世事优雅老去的奥妙。





有的时候想一个人,是真的因为想,还是寂寞。      —  《20、30、40》中梁家辉的一句台词



LU,你远在丹麦还好吗?还记得多年前我问你的那个问题吗?还是我来回答吧,年龄并不可怕,唯有经历岁月的女人才是真正懂得在水底悠游的鱼儿,那放手沉潜的姿态足够撩人心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84#
发表于 2012-2-25 07:5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2-25 12:49 编辑




《战地琴人》  是根据波兰钢琴家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的回忆录改编而成

钢琴家 / 战地琴人
英文名称:The Pianist

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演员:亚德里安·布洛迪,托马斯·克兰特曼恩,弗兰克·芬利

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生于1911年波兰,是一位才华洋溢的犹太裔钢琴家,自幼追随名师学习钢琴,1931年到德国柏林的音乐学院深造,并写下多首著名的钢琴乐曲;1935年回国受聘于波兰国家广播电台;1939年9月,他正在电台现场弹奏萧邦的夜曲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占领波兰,首都华沙遭受轰炸入侵。自此他和一家人与邻居都被赶进在首都的“犹太人居住区”。在这里的居住者,不仅出入受到限制,一举一动也都被监视,并不时遭到纳粹军官的百般羞辱。一小群犹太人的报复行动计划,却遭到整个社区几近毁灭的轰炸与残杀。面对每日生存的威胁,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冒生命危险成功的逃出居住区,躲进满目疮痍的首都公寓废墟。他每天昼伏夜出,躲在天花板的夹层中,一待就是好几个月。直到有天,一位纳粹军官威姆·豪森菲德(Wilm Hosenfeld)进入该公寓,发现这位逃脱的犹太人,此时他惊吓地不知所措,因为长期躲藏不见天日,人也变的病奄奄,面目吓人。他用音乐打动了这位深知大势已去的纳粹,并在他的帮助下获得了食物和衣服,等到波兰解放,重返舞台。六年后战争结束,他还是在电台作同一曲目的演出,而纳粹军官威姆·豪森菲德已死在俄国战俘营。

在德国纳粹战败瓦解后,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一生表演过2500场以上的演奏,并获得多次的世界大奖,2000年7月6日以88岁高龄逝世。影片根据他儿子安德森.斯普尔曼(日本大学现代欧洲史教授)发现父亲日记手稿而发表的畅销书《The Pianist》改编拍摄,真人真事的感动让人心反思战争的残酷,期待世界和平的来临。

本片导演波兰斯基是波兰犹太人和俄国移民的儿子,1933年生于巴黎,3岁时父母带他迁回克拉科夫,这个不明智的决定导致了 1940年德国入侵波兰后全家被送往集中营,幸运的是父亲被捕前想尽办法使年幼的儿子得以逃生。战争岁月里,波兰斯基在乡村流浪,在善良的天主教徒帮助下顽强地逃离了一次次搜捕。他的母亲丧生奥斯维辛集中营,父亲则死里逃生。童年从纳粹的追捕下逃生的经历是波兰斯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整个价值观念。但是长期以来他一直逃避着这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他曾经拒绝了《辛德勒的名单》,因为他认为影片的题材和他的经历过于接近。而十年后波兰斯基终于有了勇气直面那段痛苦的往事并将其通过自己的电影创作表达出来。“这是我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情感上,它不能与我过去的任何作品相比较,因为它把我带回了那个我仍然铭记的时代。” 钢琴家二战期间颠沛流离的生活映射出了他本人的成长体验,所以说这部电影融入了他自己的生命体验。
 
影片开始,一双修长、优雅的艺术家的手,在键盘上潇洒地起伏、流动,肖邦那令人沉醉的小夜曲,随著电波,穿过凝重的波兰上空,抚慰著那些被迫在眉睫的战争而绷紧的心。纳粹德国的飞机、大炮声越来越近,艺术家的手在倔强地飞舞著,音乐在试图压倒隆隆的炮火声……但它终于被一颗炸弹淹没、窒息了。1939年9月纳粹进攻华沙,斯普尔曼弹奏的肖邦小夜曲成为波兰电台播出的最后一支乐曲......

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改编奖的电影,真实地再现了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书中记载的那些他亲眼目睹的人间惨剧:在隔离区中,家家户户都提心吊胆,不知哪一刻会被枪杀。有一天全家正在吃晚饭,突然纳粹的警车来了,手持冲锋枪的盖世太保冲上了隔街的楼房,他们全家挤在窗户前,惊恐地看到,对面一家犹太人也在晚餐,纳粹军官喝令他们站起来,其中一位做轮椅的老人由于病体和惊恐,怎么也站不起来,于是他被连人带椅一起从窗户扔了出去。老人和轮椅在半空中才分开,然后摔落在石头街道上。被带到楼外的十几个犹太人,被喝令沿著警车的光束奔跑,在半途中,突然全部被射杀......



波兰斯基很冷静,他让他的主角钢琴师默默观看,默默承受。即使只剩下一个人,即使在最绝望的废墟边上,还是要活着。活着就是胜利,看大地疮痍而压抑心头悸动;看曾经心动的可人儿而扑灭情感之火。波兰斯基让他被孤绝围困, 一身黑衣行在死城之中。为了活下去,甚至不可以哭泣,肖邦的乐章,只能残留脑海化作太平盛世的回忆。

有无数忠心奉劝,劝导波兰斯基把这一部《战地琴人》拍成黑白影片。可是波兰斯基硬是将其涂上了颜色。那应该是导演心深之地的一线色彩。不可以想象,如果《战地琴人》没有色彩,电影将是多么无光。微微合目,就能想见,钢琴家斯普尔曼端坐钢琴面前,一束淡高光迎空打下,直扑琴键。琴台左手是钢琴家的残破罐头。琴台右手是德军的一领军用大盖帽子。钢琴居中,人物幽暗。斯普尔曼再次端坐,紧张动动手指。相当职业化,并且神精质似的等候着弹奏“命令”。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


熟悉的触感,他轻抚过琴健。一时间不知从何下手,手腕久久悬在琴键上方,“哄”他轻触到键,钢琴的声音在这死寂的城中格外清晰。是他熟悉的声音没错!他激动不已,闭上眼睛,开始了弹奏。斯普尔曼的第一指深深,触在了琴键的低音部分:咚……然后一个小小停顿。敌人肃立,呆在琴侧。唯有一个听者,一个谙熟音乐的听者,一个敌人。



音符是亲人们的音容笑貌流星般滑落,旋律是驶向死亡的车厢缓缓开起,节奏是德兵的鞭打刷刷地落下,音阶是燃烧的革命者从高楼坠下......是死者痛苦的痉挛,是寂寞的枪声,是自己的声音:I`m a pianist。琴声,优美凄楚,盘旋在无人的城市里,回荡在这个地狱之中,那不是梵音,那是骊歌。他不是钢琴师,他是扶蛅者。穿行无疆的乐声,声泪俱下的泣诉,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和所有波兰的亡魂,你们听见了吗?那是安魂曲。

音乐没有国界,音乐没有种族,音乐没有血腥屠杀。音乐飘正在杀戳战场游走。音乐刹那之间化释了敌我的干戈。那位肃穆德军军官,在听过斯普尔曼的琴声之后,回到侵军驻地办公室,在敌军官处理军务的宽绰桌面上,我们霍然看见,桌面上正摆着一张全家福。照片里面,有妻子,有孩子,还有军官自已。于是音乐换来面包。于是德军军官与钢琴家斯普尔曼成为了乐符上的“同谋”。

在德军全线溃败最后撤退之前,军官问钢琴家斯普尔曼:“停战以后,你打算做什么?”乞丐一样的钢琴家斯普尔曼想了一下,诚实并且凄然回答:“继续弹琴,为波兰电台。”德军军官接过钢琴家的这句话:“好,我会听你弹奏的。”然后脱下自已的军呢大衣,送给了冻得瑟瑟发抖的钢琴家,还有几打黑面包......远处传来炮声。

影片结尾,1945年,波兰获得自由,波兰电台播出幸存的斯普尔曼弹奏的6年前被迫中断的同一支乐曲。当斯普尔曼终于又一次坐在音乐厅,指尖又一次滑过琴键,潺潺流水般的琴声仿佛穿透了逝去的一切,穿过了那段曾经伤痕累累的历史。当钢琴家演出完后跟着他的一个朋友去临时战俘营寻找那个最后救他一命的德国军官。却始终没有找到,直到德国人在五十年代死在了苏联的战俘营里后,人们才终于知道他的名字:威姆·豪森菲德上尉。这短短一行字幕,却带出了二战结束后仍然无处不在的冷酷现实:各国各层政府官僚接到报告却不努力寻找,苏军报复性地虐待德国俘虏,等等。

说到那段历史,我们很难忘记斯皮尔伯格当年的《幸德勒的名单》,同是改编是小说同是反映二战时西特勒对波兰人的大屠杀,主题同样说明了波兰人承受的苦难和希望。《辛德勒的名单》是部简单的英雄电影,《战地琴人》是在没有人性的年代寻找人性光芒。《辛德勒的名单》片中好人坏人非常单纯,忠奸分明得好像京剧,但影片节奏清楚,叙事流畅,有喜有悲有扣子,三个主要角色也很鲜明,让人看着津津有味,容易入戏。《战地琴人》则显得有些零乱,象是病人正在呓语。呓语不是梦话。没有一个由头至尾的配角或者副线,完全是靠男主角一个人独角戏这么跑来跑去,不过我想,这种所谓支离破碎,或许正是《战地琴人》所想要的。是钢琴家斯普尔曼对于自己亲身所历梦魇的一次回顾,整整148分钟里面,piano出现的机率远远不到主人公寻找面包土豆还有水果罐头所花费时间的1/10。在那段岁月中,生存方式或许也只是一种选择而已。有一个镜头细节,让我们不但领略到了罗曼.波兰斯基《战地琴人》的电影主髓,而且同时,还观注到了波兰斯基的黯然伤神。这个镜头是,德军官用报纸包给搁楼上钢琴家面包时候,有一份红色果酱,还有一只开罐头的起子。这一只开罐头的起子,已经表明他的心祭。一只开罐头的起子,恐怕也是整部影片的一个撬刀。对着罐头,也对生命。只有钢琴家活着,活着才会有音乐。



本片音乐配乐是由《吸血鬼》、《伴我一世情》等电影的配乐人波兰音乐家Wojciech Kilar担纲,同时选录了70年代于华沙国际肖邦钢琴大赛赢得大奖的波兰钢琴家Janusz Olejniczak演绎八段肖邦的乐章。在原声带专辑中弥足珍贵地收录了故事中主角Szpilman本人在1948年于波兰亲自演奏肖邦的马祖卡舞曲 (Mazurka)第17号第4段乐曲的历史录音。《战地琴人》向我们展现了音乐的巨大力量:绝大部分的配乐只是单纯的采用肖邦钢琴曲独奏,却能起到如绘画中的“白描”一样深刻的效果。哪怕是主人公眼前没有钢琴,没有观众,而只有屋外隆隆的炮火和濒死者的惨叫,背景钢琴独奏仍是那么直透心肺,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那清脆的旋律如同一把可以划破任何窒息而浓怖可憎的事物的利剑,锋利而闪亮。



或许自救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救人,因此这部同样以二战中犹太人的命运为题材的《战地琴人》的确远没有《辛德勒的名单》那样震颤人心,虽然它没有获得当年的奥斯卡大奖,但看了电影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那段岁月中,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波兰斯基不是来塑造一个叫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的钢琴家或者叫任何名字的英雄,甚至最基本的爱国情怀都没有。这里只有一个词汇在反复萦绕,叫做生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85#
发表于 2012-2-28 00:5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2-28 00:55 编辑

第84届奥斯卡各项大奖已经揭晓,《艺术家》包揽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5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梅姨凭《铁娘子》再度封后。仿佛一切都在大家的预料之中。而莱昂纳多再度冲奥失败却不影响我对《胡佛》的喜欢。其实一个月前已经看了这部电影,却因为由于近期人变得越来越懒了,所以就一直没与大家分享。因为感冒发烧在家躺了两天,看了一场奥斯卡的颁奖盛典,感觉还是应该为《胡佛》写点什么吧,说实话,我对小李子并不感冒,对于胡佛这个大人物却是相当地有兴趣,传记题材的电影一直是我的大爱。



胡佛   (2011J. Edgar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艾米·汉莫 娜奥米·沃茨




埃德加·胡佛(J.Edgar Hoover)在美国政坛上是一个传奇人物,出生于1895年1月1日。1924年,当时还是一名司法部年轻律师的胡佛被任命为FBI局长,没有人会想到,他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48年。在那48年里,美国换了8位总统,16位总检察官,但FBI局长却始终名叫J·埃德加·胡佛。他所拥有的权力是之后任何FBI领导所无法超越的。1935年借迪林杰案件的机会(影片《公敌》有所描述)他把调查局改组成为“联邦调查局”,从而开始长达半个世纪的FBI“掌权人”的生涯,直到1972年以77岁高龄去世。胡佛在任的近50年里,美国换了8位总统,没有一个总统敢解雇他,因为胡佛知道很多秘密,这对总统来说是最大的恐吓。尽管被人们称为“犯罪斗士”,胡佛也由于曾不择手段的调查和迫害激进人士而臭名昭著。



48年联邦调查局的总头目,历经七任美国总统不倒。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争议据说也极其肮脏,下至非法窃听、上到谋杀无所不用。按说这么有料的人物,可以拍出多有分量多激动人心的电影啊,可惜影片从头到尾中规中矩,缺乏伟大的气质。剪辑到叙事到节奏,用枯燥混乱来形容也不过份,不仅如此,影片还使用了大量的插叙和闪回。影片主干是老年的胡佛向记者叙述他的一生,而其主要内容就是在胡佛的叙述和闪回中展开。然而《胡佛》叙事上最大的问题也就在于此:电影在老年胡佛和他的回忆之间的切换是在是太过复杂,太过频繁了。在电影中,老年胡佛的故事部分远不止向记者叙述自己的过去这么简单;同时他的故事还在马不停蹄的向未来进发。这就把简单的单方向回忆变成了两个方向——过去和未来——齐头并进。而在这过程中,过于频繁和突然的切换实在是让人感到混乱,感觉有如《盗梦空间》似的“纪录片里套着一个纪录片”一样。



拿窥私、轶事做卖点的传记题材电影,已经和印象中的经典传记电影渐行渐远。《胡佛》也不例外,本来可以体现沧海桑田的历史画卷的一部大片,却居然带着大家一起去窥私去八卦。作为情报局长,胡佛留给世人的个人资料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而又不少与之共事的人都表明胡佛个人有异装癖,而且还是个gay(尽管年轻时他也与不少女星传绯闻,但实际上可能是胡佛搞基的幌子而已),对于这些,影片可以是也做了浓墨重彩的描写,甚至还安排了一场有点笨拙的毫无火花呃但是依然点到为止的小李与艾米汉莫的同性激情戏(两场吻戏),可谓为影片增加了不少话题与噱头;而作为胡佛权力生涯的另一方面,就是胡佛不断收集政治丑闻,搞非法窃听,甚至写威胁信等一些手段积累自己的政治筹码,影片在这些方面也是内容过多,不免让人会把胡佛重组FBI人员,破掉林德伯格绑架案,击毙约翰迪林杰让FBI声名鹊起,建立犯罪资料实验室和指纹库等重大功绩淡化,而是产生一种胡佛是个利欲熏心,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坏印象。撇开电影的渲染手法,对于影片是否贬抑胡佛不能得出定论。但电影过多地聚焦在胡佛的私生活,这就是是戏剧性故事的一部分,这就是“好莱坞”。



托尔森的扮演者艾米·汉莫坦言,在看到剧本时让他不适的不是同性恋,而是不懂为什么克莱德会如此喜欢并甘心委身胡佛阴影下50年。编剧达斯汀·兰斯·布莱克的回答可能会感动无数人:当你喜欢的人只要给你一点点光亮,哪怕是额头上轻轻的一吻,都会让你感到值得留下来。

对于李奥纳多ž迪卡普里奥,作为一位相貌与实力并重的超人气明星,往年《血钻》和《革命之路》的两部佳作表演被各项大奖无视,却也不能否认他的演技在众多的影迷心中已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个问题:他演谁都像他自己 -- 小李子的个人风格,包括口音,动作和皱眉,都实在是太突出,以至于看他表演时观众看到的总是小李,而不是他的角色。无论是在《禁闭岛》里,还是在《盗梦》里都是这样。《胡佛》的开始也是同样的。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尤其是在胡佛和Tolson的感情爆发和胡佛母亲(朱迪ž丹奇饰)死后,我所看到的人物终于变成了J.埃德加ž胡佛,而不再是李奥纳多ž迪卡普里奥。出于小李对角色的完美演绎,胡佛的感情部分成为了影片最大的亮点,也是感动人心的力量的源泉。无论是他的孤独,他对工作的狂热,对自己所代表的正义的坚信不移,他对母亲的依恋,对Tolson的依恋,都令人信服和动容。胡佛和Tolson的每一次对话,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人心。也只有在这一段,我才真正感到融入了电影。然而可惜的是这只是电影的一部分。在更多的时间里,影片显得混乱和找不着重点。

以往我看类似传记题材的电影时,往往会忽视其中的电影配乐,但这次我却特地留心去听了一下,感觉真的有点失望。对于《胡佛》本身这样一部设定宏大的历史传记,片中的配乐未免显得不够恢弘和大气,过于简单。音乐本身的质量并不低,预告片里小提琴着实也让人惊艳了一把。然而到了影片中真正的配乐却变成了普通的钢琴乐——而且还是《断背山》那样的简洁配乐风:冷静,含蓄。绝大多数时间都没有音乐,而少数有配乐的场景也都只是那一段主题音乐。



历史上的胡佛与莱昂纳多对比


总的来说《胡佛》绝对不能算差,要说也只能说是没有期待中的那么令人满意,但基于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绝无仅有的那么具有传奇色彩和争议性的人物,影片还是值得去看一看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86#
发表于 2012-2-28 16:07:55 | 只看该作者
迪卡普里奥在《全蚀狂爱》里饰演的诗人蓝波也是一位同志。

使用道具 TOP

1087#
发表于 2012-2-28 23:4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2-2-28 23:48 编辑

也来顶顶。

   
面对死亡,有生的选择,在生命与生命之间,我们选择谁?是你、是我还是他?
    看完影片《孤独的死亡之所》,对于这样一部开始以为是勇于攀岩的励志片,原来是部惊悚、恐怖的影片,表现了什么呢?如果简单地看故事,就是好看惊险。我认真地想了一下,觉得主要是选择生命,上面的一段话是我的观后感。


     序曲:高山峻岭,两个攀岩者在峭壁上艰难地攀爬,一只秃鹰在上空盘旋。我想,这是: 人为突破险阻而努力,鹰为等待死亡而守候。非常直接的对比,人期待生的征服,鹰等待死的到来。

    故事倒是跌宕起伏:一行5人的登山小组正向苏格兰高地徒步进发,准备到艾格峰攀岩(那里已留下70个死亡记录,从峰上掉下去,要30秒才能落地)。途中,他们在森林里偶然发现,一个地下室里埋着一个木箱,木箱里面关着一个塞尔维亚小女孩,她就靠着一个通往地面的呼吸管道来维持生命。小组决定救她逃出生天。从那一刻开始,整个团队也陷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原来女孩是一名学生,被人绑架,埋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向她的父亲要几百万赎金。他们救出女孩就意味着,绑匪的计划落空,于是绑架女孩的这帮亡命之徒开始追踪,枪杀小组一行人。过程惊心动魄,他们的处境相当危险,想要活命似乎很难,唯一的办法是放弃女孩,但他们选择的是不放弃,最后除一人幸免,其他四名小组成员遇难。
    所以,在生命与生命之间,有选择生的权利时,他们既没有选择我,也没有选择他(小组成员),而是选择了她(女孩)!


    观看时有个感觉,女演员的攀岩动作完成得很好,应该是有一定野外运动基础,在平衡与力量上都能很好地适应角色。查资料,果然如此,女演员梅利莎·乔治曾经是滑板冠军,也曾学过室内攀岩。电影中跑、跳以及躲藏的动作,甚至背着片中的小女孩爬山,动作非常协调。
    还有,那开始的一首歌曲,真是唱得婉转动听,让听者觉得那歌者一定非常美丽,不然不会如此好听。http://coplysh2000.blog.163.com/   



使用道具 TOP

1088#
发表于 2012-3-1 00:4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3-1 10:13 编辑
迪卡普里奥在《全蚀狂爱》里饰演的诗人蓝波也是一位同志。
shinelb 发表于 2012-2-28 16:07

一直以来有一个疑问:好象同志者在个人的某个领域是比较优秀或超乎常人的?他(她)为什么会有异于常规的感情呢?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人物,现实生活中也有遇到。“同志”、“同性恋”,我们是不是把目光只是停留在了“性”字,那所谓的性别上了呢?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一位香港知名广告公司的设计总监,他就是位同志。时间长了也就有了些私交,后来有次问他为什么不喜欢异性,他倒是惊讶于我的直率,因为从来没有人这样直面问过他,有的只是异样的眼光。他的答案让我很意外,但也从此对所谓的同志有了不一样的认知。有谁能对世间的男女之情作一个准确的解释,我想谁也给不了,所以我们又有什么样的资格用不一样的眼光去看待我们所不知内情或我们不认同的感情呢?那个设计总监外表很Man,言行举止也颇有阳刚之气,他说他也有过正常的恋情,也经历过初恋的甜蜜和失恋的痛苦。在他的事业失败、亲友远离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朋友,他在他那里感受到了温暖,(温暖!他重重地加重了温暖这两个字的声调),也被那人的学识所深深地吸引,对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共识使他们俩个经常在一起彻夜长谈,累了就共枕一床,感情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因为他和他在一起感觉很安心。他的恋情与性别无关,因为那个人让他很安心。那我们正常人的感情呢?你有厚实的臂膀让你的爱人安心吗?你有温暖的胸怀让爱你的人安心吗?安心,多么简单的一个词,多么普通的一个词,却能感觉出多么真多么深的一份感情。写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同性恋的代名词 -- “断背山”。




李安的断背山。李安,超喜欢的一位大人物,至少在我心中他是位大人物。他的儒雅,他的不羁,他的沉稳,他的狂野,他的保守,他的敢于颠覆,他的《推手》、他的《喜宴》、他的《饮食男女》、他的《卧虎藏龙》、他的《断背山》,这就是李安,敢于表达自己真性情的李安。

《断背山》根据美国作家安妮・普劳克丝的小说改编,讲述了两个美国牛仔相爱,却迫于社会压力结婚生子前后20多年的经历。情感是人类共有的,爱情也不是稀罕物,同性恋的爱情是有悖于常理的,李安却用自己的独有的视角诠释了这个故事,将两个牛仔的爱情搬上了屏幕并让全世界观众为之动容。

这个故事,发生在美丽的断背山,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李安的指点下,皆成为最美丽的风景。两个男人,分别有妻子孩子,他们的恋情却持续了20多年。从在深山里嬉戏狂打的青年,到行动已经有些滞涩的中年,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来不变。时间和空间都无法阻止他们矢志不渝地“钓鱼”(实为约会),直到其中一个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老子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李安深得个中三昧,尽量只还原现实,把自己的观点深藏不露。但实际上,他用沉默的镜头表达了他的看法, 用唯美的手法表达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两个男人间的爱情故事,在那样的年代,他们要保持那样的关系,需要克服的困难太多了,却也是爱情使他们做到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当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当执着地爱着一个人时,是否就打开了通向幸福的大门,又或者只是拉开了悲剧的序幕?两人经过二十年的感情挣扎而终究不能在一起,爱变成了一种负担,一道枷锁、一块通往各自幸福路上的拦路石。因为那份爱,两人的婚姻都得不到美满。厄尼斯的妻子爱着厄尼斯,当得知厄尼斯和杰克的关系时禁不住泪流满面 。杰克对厄尼斯付出了二十年的等待,其中的寂寞可想而知,但终究等不到爱人。厄尼斯离婚后也没能接受其他的女人,过着落魄孤寂的日子。得知杰克死后,厄尼斯更是离群索居,只珍藏着两人的衬衫和一张断臂山的照片,俨然那就是他的全部。爱在这里以悲剧告终,以无尽的寂寞收尾。



《断背山》只是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而不是一部同性恋电影。《断背山》打破了通常的男同性恋的形象。没有夸张的服饰,没有娘娘腔,杰克和厄尼斯像男人一样走路。当杰克开着卡车离开厄尼斯默默流下眼泪的时候,即使最冷漠的人也不免感到爱的温热。那个瞬间,就像《断背山》中许多个瞬间一样,显示出男人也有跟女人一样对爱的情绪化的感受。谈论两人的关系,而男人总是在困惑中闷闷不乐,像是个受害者那样苦着脸。杰克和厄尼斯都是男人,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没有女人会尖叫哭泣的情况下来解决他们两人关系中的问题。结果是,他们两个都变得情绪化了。两位男人像两个真正的男人那样行动,但是像女人那样爱,但从始至尾李安没有让他们用过一支发蜡,扔过一次枕头(固有男同性恋的形象,油头粉面)。两位主人公身在美国西部,当地存在男子气概及传统价值,因此,他们感受到的每一件事,每一次情动都必须保持秘密。那是一种珍贵、他们无法言喻的特别事物。李安就是拍出了这种特别事物的珍贵感,也使有违于常情的爱情显得格外的唯美和心痛。

曾看过李安先生的自述《十年一觉电影梦》,书中谈起过中国的“伦理”,他说:“我成长在一个保守士大夫家庭,个性也不算太叛逆,所以最能牵动我内心的还是‘伦理’。面对不能尽孝,以及传统与现实间的种种矛盾,我有话想说”。或许《断背山》是李安继《喜宴》以后要“说话”的电影,把东方和西方、理想和现实、压抑和奔放、人性和道德、允许和禁忌、感谢与仇恨融合在了《断背山》中。

正如李安先生所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也许是一个人或是一件事情,总之你倾注了所有感情想挽留他,但是做不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无法放下,也回不去的叫做“从前”的深山。 《断背山》最终诠释得也是最根本的人生状态,似乎是在最基础的人际关系里,默默地忠实于内心自我的情感,不反抗,亦不屈服。 李安先生看重的恰恰是一种可以大力宣扬并万无一失的普世价值理念:“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当爱降临时,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的。”







断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









影片结尾,美国乡村音乐传奇人物Willie Nelson 用饱经沧桑的声音演唱了Bob Dylan 的经典歌曲《He Was A Friend of Mine》,(《他曾经是我的朋友》)。杰克和厄尼斯的故事就从此画上了句号。Willie Nelson 在平淡之间将这无比深遂的情感演绎得惟妙惟肖,He Was A Friend of Mine似乎含盖了所有一切,也为这部深情之作划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89#
发表于 2012-3-1 10:14:3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不能上传图片了呢?

使用道具 TOP

1090#
发表于 2012-3-3 10:29:58 | 只看该作者
《断背山》根据美国作家安妮・普劳克丝的小说改编,讲述了两个美国牛仔相爱,却迫于社会压力结婚生子前后20多年的经历。情感是人类共有的,爱情也不是稀罕物,同性恋的爱情是有悖于常理的,李安却用自己的独有的视角诠释了这个故事,将两个牛仔的爱情搬上了屏幕并让全世界观众为之动容。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2-3-1 10:14
我所在的公司的女同事看了《断背山》,都大赞。


使用道具 TOP

1091#
发表于 2012-3-3 12:06:53 | 只看该作者
我所在的公司的女同事看了《断背山》,都大赞。
shinelb 发表于 2012-3-3 10:29

呵呵,S版,为什么是女同事都大赞?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男同事眼里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呢?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使用道具 TOP

1092#
发表于 2012-3-3 12:49:2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S版,为什么是女同事都大赞?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男同事眼里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呢?能说说你的看法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2-3-3 12:06
不是,我认为女同事是被两位男主角之间的深厚感情所感动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5 04:44, Processed in 0.035306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