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264542

查看

176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雨中独舞

1165#
发表于 2012-4-6 22:23:10 | 只看该作者
我第一次看《幽灵公主》的时候,压根就没想到那是由一个男人演唱的,后来与在主修日语的表妹聊天时才知道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2-4-6 21:37

德永英明也有些阴阳难辨,呵呵,不过歌倒是非常好听。


使用道具 TOP

1166#
发表于 2012-4-7 01:09:05 | 只看该作者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赤  壁

导演: 吴宇森
主演: 梁朝伟 / 金城武 / 张丰毅 / 赵薇 / 佟大为 / 林志玲 / 张震 / 胡军 / 尤勇 / 中村狮童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横空出世、荡气回肠的独特时代,至今无数的英雄气息还在纵横驰骋、延绵不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可以说《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的《圣经》,可以说是一笔无法估算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军事家在这里看到了胜败,政治家在这里看到了韬略,经济学家在这里看到了管理,艺术家在这里找到了灵感,走卒贩夫、草根一族如我们者从这里看到了激励和向往。

香港导演吴宇森执导的电影《赤壁》(上、下)以其强大的演员阵容、壮阔的战争场景和恢宏的影片气势再现了东汉末年曹操和孙、刘联盟赤壁廖兵的历史事件。影片主线由四个战役构成,上集主要通过新野战役和三江口战役烘托气氛,主要演员悉数登场,并展现出各自的性格特征,好似一出专为下集而设的“暖场秀”。下集才是真正的赤壁之战,包括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

吴氏三国篇选择的是三国最精彩、最有看点、最吸引人的段落,按理说是没有不成功的道理:那么多出众的人物同时汇聚在历史交叉点上“群英会”、那么多如雷贯耳的人物传奇般演绎着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斗智斗勇,火烧新野、长坂坡、当阳桥喝、孤身过江、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借东风、子龙箭射船帆、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华容道、三国从此鼎立……这么多耳熟能详、倒背如流的千古情节,实际已经融化在了我们的血液里,即使拍成影视剧也有最丰富的取舍添加,这么好的情节实际是一个想留传世之作导演的福分。但事实说明吴宇森执导《赤壁》本身或许就是一个错误,对于宏观大场面的驾驭能力火候上还是欠缺了一点,集合亚洲顶尖演员—梁朝伟、金城武、张丰毅、张震、赵薇、胡军、中村狮童、林志玲等的《赤壁》看上去更像一部古装偶像剧,梁朝伟、金城武两大帅哥的搭配怎么看就怎么别扭,哎,即生瑜何生亮呢?

话说回来不可否认的是吴氏三国篇还是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票房的肯定是最有力的证词。况且影片在铁马金戈、刀光剑影的宏大叙事中以现代影视手段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在叙述历史故事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投壶、跳鞠、剑舞、书法、绘画、茶艺、音乐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影片中被一一呈现,作为一部华语国际大片对于传承与弘扬悠久的华夏文化倒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赤壁》虽然引发争议颇多,但影片的配乐却是一大精彩,大气震撼,荡气回肠。这一切美妙的配乐,就是出自日本著名作曲家岩代太郎之手。这位亚洲首屈一指的电影配乐师也曾为韩国电影《杀人的回忆》、日本的《血与骨》、《日本沉没》、《苍狼 -- 直到天涯海角》等多部影片创作原声音乐。《赤壁》的配乐呼应了赤壁之战中小乔夜探曹营、草船借箭、孔明借借东风以及火烧连环船等故事情节及战争浩大场面,国际管弦交响乐元素贯穿中国史诗式主题,气势恢宏。大鼓,大提琴,古琴营造出的苍茫的感觉,配合镜头里远山,云雾,大江,船舶,使音乐与电影的契合达到了完美境界。 上下集的主题曲《心·战》和《赤壁 .大江东去》均由来自西藏、在日本发展的瞩目女新人alan(阿兰)主唱,以悦耳歌声唱出三国英雄美人在翮史洪流中的寂寞悲凉感。 然而创造这些带有明显中国古风气氛的,却并不是中国的音乐人,无疑不是一种遗憾。

然而整部影片的音乐最让人惊艳的还是片中诸葛亮和周瑜斗琴一节的古琴曲,也是整个电影的点晴之作!清雅深沉的古琴竟然能够演绎出如此气吞山河的气势,它的创作者和演译者正是我国著名的古琴家之一赵家珍老师。



《赤壁》古琴片段



琴音最初由周瑜而起,他们家的小马刚刚顺利诞生,为了表现周瑜的欢愉心情,由一个泛音开场,紧接着《广陵散》开头,赵老师以自己独特的演绎让这段旋律变得十分柔美,营造出一片空灵庄严的气氛;当周瑜这边欢快地以琴音邀诸葛亮合奏时,诸葛亮就以《流水》中的“滚、佛”来表现他的明朗与潇洒。周瑜知道诸葛亮此行的目的,于是用琴声表示我愿意与你为盟,但是琴声中又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焦虑,诸葛亮听出来了,便以琴音来安抚他的不安。琴音由缓渐急,变得铿锵有力,到高潮处,风雷隐隐,万马厮杀的恢弘和磅礴大有气吞山河的气势!这是用音乐对真实周瑜的历史还原——不是一个小气量的狭隘的周瑜,而是一个深谋远虑、决胜千里、志在必得、威武洒脱的青年统帅。有了古琴,文字和语言似乎显得多余,因为它比文字和语言更能充分地表达出这一切。赵老师用琴音赋予了《赤壁》一个伟大的灵魂。


《心·战》   赤壁上主题曲



《大江东去》   赤壁下主题曲



历史/时间的长河正如长江东逝,逝者如斯,不捨画夜人类的争夺、骚动、残忍对比大自然的孕育、永恒、包容,面对时流,人是渺小的,英雄美人,是非成败旋生旋灭,唯有自然生生不灭...... alan的声音就像空谷的回音,从天边传来,有时又像是流水,清澈透明,完全洗去了本来可能满布灰尘的历史沉重感: 周瑜、诸葛亮、小乔、赵子龙、曹操都像是我们身边的人。往事历历,如在眼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67#
发表于 2012-4-7 08:57:2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看的一部电影,充满娱乐性,又带有史诗的感觉。
梁朝伟演的周瑜非常潇洒而又英武。

使用道具 TOP

1168#
发表于 2012-4-7 13:28:41 | 只看该作者
赵薇那个角色尽管是虚构的,但演得不错的。

使用道具 TOP

1169#
发表于 2012-4-9 01:25: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4-9 09:45 编辑


面纱   The Painted Veil




片改编自英国作家毛姆小说《华丽的面纱》,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以女主角吉蒂和医学博士沃特·费恩婚姻开篇。来到上海后,费恩不苟言笑专心工作的习惯加上人在异国不可避免的孤独感,使得妻子终于耐不住寂寞红杏出墙。妻子的越轨行径让费恩戴上了一张冷酷无情的“面纱”,并强迫妻子随自己到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疫情重灾区工作。在疫区患难与共的岁月里,费恩逐渐感受到了妻子忏悔的心灵以及对自己的真爱之情,并最终摘去了脸上冷酷的“面纱”和妻子再一次走到了一起……当幸福来临时费恩却不幸染上了霍乱。



电影的同名原著,辛辣地揭去了虚伪华丽的面纱,还原了生活本来的面目 --- 费恩不幸去世,却是因为无法接受妻子怀了别人的孩子,以自己做了病毒试验,至死都没有原谅妻子;妻子虽然为丈夫感动,有所改变,却一生没有爱过这个男人,回到香港重归情人的世界;情人极度自私,自始至终不过逢场作戏,关系败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前途;情人的妻子冷酷无情、工于心计、雄心勃勃,外表却优雅大方,在她眼里,丈夫勾搭的女人不过是三流货色;母亲浅薄无知而且尖酸吝啬,偏偏喜欢左右丈夫的工作和女儿的婚姻,以打入上流社会为终极目标;父亲因为薪俸寒酸无法提供更为奢华的生活而受到家人的蔑视,对母亲的死毫无悲伤......最终,吉蒂在矛盾内疚和濒临崩溃的状态中顿悟,而爱情,只是这个女人磨难中占较多比重的内容。只是这些深刻的人性描写在电影中并没有鲜明地表现出来,而电影淡化的恰恰是毛姆的个人风格。在毛姆的笔下,爱情要么是利益基础上的婚姻,要么是一时的情迷意乱,要么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种不成功的手段。只有人性才是真实永恒的,要么虚伪,要么真诚。毛姆以旁观者的角度,对生活透露不可知的怀疑,对人性抱持讽刺的态度,对女性不加掩饰的刻薄,留下缺乏归属感的深刻孤独。

华丽的面纱一旦撕去,展现的是血淋淋的可怕现实 --- 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面纱》电影版本与小说有较多的改动,侧重表现了主人公之间的曲折深刻的爱情,抹去了小说中男主人公含恨死去的残酷结局,留给大家的是一个较为圆满的梦。电影中的女主人公最终明白了爱情的真谛,也拥抱了男主人公的爱并为之真心付出。但是小说中的女人公则是变得更加成熟,不仅仅是对于爱情的见解,更重要的是懂得什么才是可贵和值得珍惜的,最终明白浮华奢侈和虚荣不过是过眼烟云,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如此渺小,更没有办法长久。

“面纱”本是遮在人的眼前,使人看不清真相,只有去掉“面纱”,才有发现生活真实面目的可能。如此看来,电影《面纱》讲的还是遮避与显露人心。电影中面纱作为一个道具似乎仅出现过一次,费恩和吉蒂赶往病毒横行的乡村,坐在椅子上的吉蒂心不在焉,挂在她面前的面纱宛如一道薄云,不动声色。吉蒂一直戴着面纱来看待生活,她永远以为生活在别处,而不是在当下这个看起来有点发呆的男人热切的眼神里,不是在异国的情调中,同样也不是在她那个压抑不堪的少年时代。与原著不同,电影中的女人最终还是取下了自己的面纱,她说服自己爱上了面前这个男人,这个将她从混乱不堪的家庭中拯救出来的男人,这个带她远渡重洋离开家园的男人,这个在发现了她有外遇仍隐忍不发的男人。让这个女人转变的原因是,她发现了她的男人其实是一个情操多么高尚的男人,是一个多么无私奉献的男人。影片完全颠覆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永恒真理。




电影《面纱》中美合拍,不仅影片全程在中国境内实景拍摄完成,而且片中优美的旋律也是由中国钢琴演奏家郎朗主奏,并由此获得了美国第64届金球奖的最佳原创配乐奖。


The Water Wheel


郎朗曾为电影《夜宴》演绎原声音乐,作曲者是谭盾。谭盾并没有以写《卧虎藏龙》、《英雄》的流行、悲壮的手法写作,而是更多地掺杂了自己擅长的先锋派音乐的特色。这张《面纱》也是一样,很难在里面找到很凄美的旋律,但是就像你现在听到的“The Water Wheel”一样,它更像是现代派的钢琴协奏曲,写的很漂亮,而且扣人心弦。



A la claire fontaine


这首名为《A la claire fontaine在清澈的泉水边》的歌曲里,拥有着天籁般清澈声音的法国香颂歌手Dorothéer,用甜美深情空灵的演绎,升华了爱的圣洁浪漫,与吉蒂心中的无怨无悔的感动。我觉这也是这部片子成功的亮点之一,用甜蜜的回忆代替撕心裂肺的哀嚎,更具重磅震撼。在歌声中,镜头闪现了费恩善后之事:修道院院长坐在长椅上默默吃着圣饼,品味着她与上帝“老夫妇”似的爱情;新进修道院的小孩们在接受着洗礼;费恩工作过的实验室,还有他的同事仍在继续做着试验研制治霍乱的药方;在费恩居住的房里,老佣人将费恩所有遗物收进背兜,准备拿去烧掉。吉蒂冲进来气愤地阻止,并一一拣出来,抚摩端详,当她发现一沓泛黄的费恩留下的信,便如获至宝认真看起来,看着看着便泪如泉涌,痛到无力地跌坐在角落里。直到邻居来,她像一个无助的婴儿扑进邻居张开的手臂中,相拥着痛哭,手里仍紧紧攥着那沓信。那也许费恩生前还没有来得及交给她的情书。“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 我爱你已久,Jamais je ne t'oublierai 永不能忘”动人的歌声恰如其分地轻轻回旋。画面继续流淌:收拾好行李后,吉蒂静坐在她与费恩生活过的屋子,作最后的眷恋,镜头一一扫过那些质朴的家俱、桌椅。继而画面切换到雾气萦绕的江面,吉蒂坐在船头,托着脸忘情地欣赏着美丽的江岸风景,汽船缓缓前行着,从烟囱里排出的滚滚黑烟,弥漫了整个画面。“我爱你已久,永不能忘”歌声越来越小,余音飘飘渺渺分散到天宇间不再返回,整支歌才彻底雨散云收。“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 我爱你已久,Jamais je ne t'oublierai 永不能忘”是歌声中最动人的句子与片断,唱到这两句时,还加入了多个童声的伴唱,有着教堂里唱赞美诗般的美妙。在整支歌里,几乎每一小段都重复了,被反复吟唱了六遍,很好地增加了圣洁爱情的感染力。





《面纱》的中文引进版主题曲由“超女”尚雯婕演唱,译名为《梦之浮桥》。月光、华尔兹、驼云、三月雪……歌词汇聚的美好的辞藻,像是叶芝那首著名的《当你老了》,用略带忧伤和自述的方式,讲述着关于选择,坚持的故事,升华了的爱是纯精神的,无关对方,无关结果,无关方式,只是在梦境中荡漾的时间之流上,搭建了虚幻中最为固化的桥。尚雯婕的发音和咬字都很特殊,随着曲调的平缓来平缓,伴着歌词的优美来优美,有种“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韵味。  




爱是什么呢?
修女说,真的爱是爱情与责任合二为一;
对于男人来说,爱是忘却和宽恕;
而对于女人来说,爱情便是理解与回归。
真爱,一生只揭开一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70#
发表于 2012-4-9 20:58:17 | 只看该作者
面纱   The Painted Veil

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毛姆小说《华丽的面纱》,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2-4-9 01:25



我非常喜欢面纱这部电影,以前也写过写东西,湮没在某论坛了。

电影配乐中,朗朗弹奏的萨蒂的《玄秘曲》第一号,非常好听。这是我疯狂喜欢萨蒂的一个原因之一。我觉得这六首玄秘曲,比萨蒂著名的三首裸体歌舞,更好听。

使用道具 TOP

1171#
发表于 2012-4-10 00:52:00 | 只看该作者
我非常喜欢面纱这部电影,以前也写过写东西,湮没在某论坛了。

电影配乐中,朗朗弹奏的 ...
alma 发表于 2012-4-9 20:58
,一个人发呆的时候会经常听萨蒂的音乐。萨蒂的钢琴音乐中既没有庞大的气势,也没有浓重的激情,婉如一篇简洁而平静的“白话文”,总是以最简单的音符来叙事,多一个音符就成不了文,少一个音符也续不了篇。《裸体歌舞》的旋律,淡雅而幽静,没有任何炫技性的部分。聆听这平静的旋律,第一印象是古朴而雅致,仿佛回到千年前,能独自一人默默思考宇宙的时代,心无旁骛。这种淡然摆脱凡世的气息,从第一个清澈如水的琴音响起,就扑面而来,就像一阵从历史中吹来的风,忽然间就将原本的烦躁都冷却,渐渐的,轻盈中略带伤感的乐曲,仿佛将人带往遥远的爱琴海边,在古老神庙的碎石残垣间彷徨,从爱奥尼亚的柱子中回望过去曾经的瞬间,一刹那......虽然萨蒂以“先锋派”作曲家著称于世,但个人认为像《裸体歌舞》这样的音乐才是他内心真正的精神故乡。

萨蒂、德彪西,后人总喜欢把两位好友放在一起评论,究竟是谁影响了谁。其实两位气质才华超级出众的大师谁又能影响的了谁呢?萨蒂的音乐风格是简约,而德彪西则是复杂和模糊,是完全的印象派的特点。如果用迷宫来做一个并不十分恰当的比喻的话,萨蒂的音乐是从迷宫中出来,而德彪西正好是进去,萨蒂的音乐绝听不到浪漫的情愫,但德彪西却是转换了浪漫的一种表达方式。德彪西是能将意念模糊的高手,他的那首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是来自于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诗歌,而和贝多芬同名的奏鸣曲相左的是,德彪西的音乐就象是毛玻璃上的舞蹈,一种无法言诉的、昏昏然的意念,模糊却意味深远。而萨蒂的《玄秘曲》,那种宛如钟声敲响,又像是孤寂的晚风吹拂的、古怪的风格是那样的清晰和明朗,却又显示了那种纯净的孤独。这或许是所有萨蒂迷们对他的音乐最感兴趣的地方,他打动你的是他那种音乐高古的气质,而不是要向叙说一些什么。萨蒂是人群中的隐者,那种高贵的孤独和轻蔑的冷漠在他的音乐中表现的十分明显。我一直认为古典音乐之所以不被解释不是因为它的高妙深奥,而是因为我们无法去凝结历史和感知之间的距离。古典音乐是以乐谱符号的形式得以流传下来,后人的演绎就像是对着沉寂夕阳的凝视,看到得也许就只是一道想象中的古老的城墙。我的叔叔曾与我开玩笑说:“喜欢萨蒂的人都是内心怪异又匪夷所思的人。”我曾认我就是个内心超级怪异的人。





Ciccolini演奏萨蒂(Eric Satie)钢琴作品,包括裸体歌舞、蔷薇与十字基本思想、格罗苏斯女人、3首烦人的高贵圆舞曲中的选段。

使用道具 TOP

1172#
发表于 2012-4-10 13:38:3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发呆的时候会经常听萨蒂的音乐。萨蒂的钢琴音乐中既没有庞大的气势,也没有浓重的激情,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2-4-10 00:52


这个音乐的前面几首就是玄秘曲,第一首就是第一号玄秘曲。面纱中朗朗弹的就是这首。它与面纱中的怀旧的黄昏是绝配。

你的文字写的太优美了。  我非常喜欢萨蒂的神秘主义:简洁、飘逸、忧郁。套用一句话说就是,萨蒂的一切我都想要!

使用道具 TOP

1173#
发表于 2012-4-10 14:17:23 | 只看该作者
难得啊,有人喜欢萨蒂的钢琴作品,虽然是现代音乐,但一点不难听,就是喜欢的人太少了。

使用道具 TOP

1174#
发表于 2012-4-12 00:4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4-12 00:43 编辑



萨蒂是孤独的,他的音乐也是孤独的,只有走火入魔的人才能将他的音乐演绎的炉火纯青。
他,金基德,那个韩国人,在某种程度上他是个“流氓”,也只有他会想到用萨蒂《裸体歌舞》的音乐去描绘一场人性道德的杀戮。



撒玛利亚女孩   사마리아



编剧: 金基德 (Ki-duk Kim)
导演: 金基德 (Ki-duk Kim)
主演: 李 乌 (Lee Uhl / 康吉敏 (Ji-min Kwak) / 申民军 (Min-jeong Seo)



金基德的电影是痛,是无法言语的那种痛。所有的悲剧,他都撕开让你看血淋淋的真相,只是这次痛过之后觉得还有希望。

未成年少女倚隽和洁蓉为攒钱去欧洲旅行决定去做援交,倚隽负责联系嫖客,洁蓉则负责出卖肉体。眼看着距离欧洲越来越近之时,她们的梦想却被一次警察的搜查行动打破,洁蓉被迫跳楼,目睹惨状的倚隽受到很大刺激,她联系那些曾与洁蓉发生关系的男人,出卖自己的身体,并把之前收来的钱一一归还,以期获得救赎。没想到却被她的父亲无意间发现,父亲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悲痛万分。于是跟踪女儿、殴打嫖客,最后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影片一开始是一个平衡饱满的构图,两台并排的电脑,一边是忙于聊天拉客的洁蓉,一边是留连于巴黎胜景的倚隽,忧伤的音乐奏起,柔和的钢琴、凄美的笛音以及细细的女生吟唱,如同一曲罪孽的哀叹,为这两个花季少女的堕落而悲伤,这一曲在婆须蜜多这一部分里不断重复,只是逐渐变得尖锐起来,直到洁蓉死去,这一曲也完全变得刺耳沉痛起来。



在基督的世界里,偏偏洁蓉自比印度性神婆须蜜多,这里影射着《圣经》里的一个典故,撒玛利亚人背叛基督,转而信奉外邦偶像,自此撒玛利亚人为正统犹太人所鄙弃。因此不管洁蓉的理由如何冠冕堂皇(声称要如婆须蜜多让每个和她做爱的男子成为虔诚的佛教徒一样,让每个男人发现自己的良知),也摆脱不去背叛的宿命,何况她们的目的并非如此单纯,说到底无非是为了圆前去巴黎的梦想。



金基德在此借用佛教和基督教的典故,试图探索人性中原本的善意,却都同时陷入迷茫。欧洲之行在影片中象征人类美好纯洁的理想,却成为海市蜃楼,永远遥不可及。人们在通往理想的过程中被充满欲望、残酷、黑暗的真实世界所羁绊,宗教信仰无法拯救人类的灵魂,最终或如洁蓉走向毁灭,或像倚隽在现实中沦落……女孩说:任何一个和Vasumitra睡过的男子都会变成虔诚的佛教徒。

有时候,我们总是希望一切都能回到原点,可是当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才发现是越走越远。她们越是干净,就越发显得这个世界肮脏。最典型的一幕,莫过于片中洁蓉与音乐家的一段孽缘,一如金基德其他影片,这是一段畸形的情缘,其可悲可怕,与《老男孩》中为了让地位平等,不惜把心慕已久的女大学生变成妓女一般残酷。俗话说,戏子无义,婊子无情。金基德却唱了反调,让洁蓉爱上了这个优雅的音乐家,两人相处不到一个钟头,洁蓉便已如痴如醉,她对满脸不屑的倚隽说:“他(音乐家)为了放好听的音乐,我们之间不仅仅是性。”结束之后,面对愤恨的倚隽,音乐家的自尊让他一次次地则问倚隽:“你觉得我肮脏?”这里让人几欲怀疑此人果真是正人君子,然而很快就证明这家伙也是人面兽心。当洁蓉奄奄一息,要求见音乐家一面时,他百般推搪,最后竟要求倚隽与他发生关系才答应去看洁蓉,最终洁蓉等不到音乐家到来的那一刻,已早早的变成一具冰凉的尸体。与生命比较,什么才是珍贵的,导演以这一细节毫不留情将人性的冰凉暴露在观众面前,让我们触及人性的寒。洁蓉死后的笑容,便成了对这个世界永远凝固的嘲讽。婆须蜜多,只不过是一个如《罗生门》中大家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和地位所编织出来的谎言,美妙的贞洁,竟如落红般脆弱无力。



倚隽的母亲病故了,父亲是个警察,繁忙的工作让他无暇顾忌家里的孩子,此刻,他对倚隽所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导演细致描绘了父亲对孩子的爱,在萨蒂的音乐里,有着阳光般的暖意。当这个父亲知道女儿卖淫后非常痛苦,于是一次次跟踪女儿并及时在暗中破坏她和嫖客的交易,他不敢被女儿发现,更不敢去面对女儿。在一次次阻止和报复的过程中,距离残忍的现场越来越近,父亲的心理也纵然变得越来越濒临失控。终于,一次他的车在跟踪过程中被意外阻挡的情况,致使他突然暴怒而殴打那个司机,也正是这个意外造成另一个不可挽回的败局,那就是他终于有一次没能及时阻止女儿和别人发生关系,这也就导致了他后来的杀人——男人施暴的力度,从来都是和他所能承受的痛苦成正比的。



就是这样一个在人性罪恶中挣扎的故事,金基德给了两个开放式结局,一个是父亲不忍看着女儿继续沉沦,将之毁灭;另一个则是女儿在困顿与迷茫的现实中在父亲的引导下开始成长。父亲把驾车技术教给了女儿,警察赶到,带走了父亲,女儿看到就开车追,这个踉踉跄跄的追赶动作是绝望是心碎。这辆汽车其实就是暗示着女儿还无法驾驭的一种未来的生活,而渐渐远去的父亲,就是一种无法挽回的过往。女儿哭了,父亲却笑了。父亲终于用自己的人格唤回了女儿失落的心境,细细咀嚼,突兀却不惊诧,这就是父爱。 两个结局截然相反,意义也相去甚远,但导演将前一结局放在梦中,后一结局置于现实的手法,金德基显然是想通过电影的洗礼让人们在现实中获得人性的救赎。

从洁蓉的死到倚隽固执的做着一个施于者的角色,影片其实寓意十分明确。它构成了人魂魄的涅磐之浴火再生。从卑微的肉身欲求到对利的割舍,倚隽成就了自己。人性是罪恶与救赎并存的状态,这一主题在金基德的影片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贯用颇具象征意味的物像刻画一种极端的情感,触及人性的底线,揭示了残酷真实的社会现状和人性本质。影片在萨蒂的音乐里结束,在这样干净的音乐里为那个叫倚隽的女孩的成长道路画下了一个省略号......


  
就是这样一部直指人性的题材的影片获得了第5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

萨蒂的音乐,灵魂的漂流。

附:Samaria:撒玛利亚巴勒斯坦中部一古城,位于现今约旦的西北部,该城作为以色列北部王国的首都建于 公元前9世纪,又称撒玛里亚,于721年被二世征服,2世纪时被希律一世大帝推毁并重建,据传说施洗者圣约翰埋葬于此。圣约翰先知是死于希律国王为取悦公主莎乐美的屠刀之下(王尔德《莎乐美》)伟大的圣约翰被葬于此,Samaria城芳名永世。

Vasumitra婆须蜜多。 这位美丽的佛教女神,可以视为高明的诱惑者, 在《华严经》第三十九品〈入法界品〉中,她告诉善财童子,她用与需要她救助的人睡觉这种方式教导所有充满激情来到她那儿的男人,这使得他们得以从情欲中获得解脱。她没有差别地提供他们想要的,来满足他们的欲望,并藉此使他们舍欲除念,有些人一见到她就灭除了热情,有些人仅需要与她说话,或是握著她的手,或待在她的身边,或凝视著她,或拥抱她,或亲吻她, 便能消除他们的情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75#
发表于 2012-4-13 18:32:45 | 只看该作者
雨中MM看过的电影真多,您看过那部获得银熊奖的《小敖德萨》吗?敖德萨这个地方出过很多艺术家。不过这部电影不是讲艺术家的,而是讲一个杀手回到家乡(敖德萨)的经历的。这是90年代的电影,印象一直很深。

使用道具 TOP

1176#
发表于 2012-4-14 00:00:17 | 只看该作者
雨中MM看过的电影真多,您看过那部获得银熊奖的《小敖德萨》吗?敖德萨这个地方出过很多艺术家。不过这部电 ...
shinelb 发表于 2012-4-13 18:32

我是个亦动亦能静的人,但更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呆着,看书、看电影、听音乐或是发呆,所以长久下来还是看了不少电影。S版推荐的《小敖德萨》,我没有看过,有时间一定找来看看。这个星期担任小儿学校家长护卫队,每天早上七点十五分就得穿着红马甲,头戴黄帽子,手拿小旗子站在小儿学校门口指挥交通和协助小朋友过马路,下午放学时也是如此。一星期下来,真是工作、生活连环转,好几次想续贴,但实在是困得很,没写几字就睡着了。现在已经养成习惯了,一天没上极品人生,好像这一天就不是完美的一天。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5 07:18, Processed in 0.029620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